分享

怎么读《易经》?利用《易经》之象集归纳和演绎于一身的特点

 其德文化 2023-01-03 发布于广西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姤》

姤者,遇也,柔遇刚也。阴阳之遇,男女之遇,君臣之遇,民众与有道之主之遇,皆为“遇”境,皆可用《姤》。

事非一事,事有万事,象非一象,象有万象,万象却又归于一象,万境却又视于一境。《易经》之象,集归纳和演绎于一身,既能归纳万象于一象,又能以一象演万象。

《易经》之象,集归纳和演绎于一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一窥圣人之意的途径,那就是当我们怎么也弄不明白卦象、爻象的卦意、爻意时意,可以先通过近在身边的同类之象,试着去窥探、验证圣人之意。

《姤》“遇”之象,阴阳相遇之象,《姤》“遇”之意,阴阳相遇之意,那是个什么“意”呢?近取诸身,不妨先从每个人都会遇见的男女相遇之象开始参起,不妨先从职场中,大多数人都会遇见的君臣相遇之象开始参起。

人生际遇,婚姻、职场。婚姻之遇,男女之遇。职场之遇,君臣之遇,领导部属之遇。男女之遇、君臣之遇,身边之遇,皆可用来参《姤》之“遇”意。

不要一看到《姤卦》卦辞:女壮,勿用取女。就觉得《姤》之“遇”意,没有好意。《姤卦》彖辞把阴阳相遇之意,提升道天地相遇,品物咸章的高度。

没有天地阴阳相遇,就不会有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没有男女婚姻之遇,就不会有人类的生存繁衍。没有君臣上下之遇,就不会迎来工作事业的发展。

但是,假如天地阴阳之遇,遇不以时,遇不以正,遇不以中,那么天地间的万物,将受天地阴阳相遇之害。

同样,假如男女婚姻之遇,遇不以时,遇不以正,遇不以中,那么男女早晚都将承受,不期之遇之害。不信,你去乱遇试试,呵呵。

君臣上下之遇也一样,遇不以时,遇不以正,遇不以中,同样不利于工作事业的发展壮大。

有了身边可以观察到的,天地阴阳相遇,男女婚姻相遇、君臣上下相遇之象,做为《姤》“遇”之象的例证演绎,再来理解《姤卦》彖辞中的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之意,是不是会变得容易一些呢?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遇”必以中,才有《姤》“遇”之用。如男女之遇,遇失其时,遇失其中,轻则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之恨,重则有鸡犬不宁、妻离子散之祸,又怎么能实现品物咸章、繁衍后代、家族壮大的《姤》“遇”之用呢?

“遇”必以正,才有《姤》“遇”之用。如君臣上下之遇,遇失其正。又怎么能实现天下大行的《姤》“遇”之用呢?

刚遇中正,则《姤》“遇”之大用,刚遇中正,则有《姤》“遇”,品物咸章,天下大行之大用。

如果《姤》“遇”不以中正,一阴遇五阳,遇见一个女海王,到处养备胎,《姤卦》卦辞,勿用取女之意,那还用说吗?其有意者,可自行脑补。

卦象、卦辞、卦意,可以用身边之象、身边之事去参,爻象、爻辞、爻意,为什么不能用身边之象、身边之事去参呢?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之象,近则取诸身,远则取诸物。《易经》之象,象中有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读《易经》,观象玩辞取意用意,通过观察近在身旁的日常之象,可参卦意、爻意。得其卦意、爻意而用其意,举一反三,可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

象非一象,象有万象,不可执一。象非一象,象有万象,万象又归于一象。《易经》之“简”象,集归纳和演绎于一身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观察近在身旁之象,参悟卦意、爻意的途径。感谢阅读!!!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