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之首—“粟” 粟即谷子,脱壳后为小米,曾长期位居五谷之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早作农业起源与沿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构成了中国农业起源中心,从而中国成为世界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我国谷子从早期驯化种植到历代发展变迁,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从占统治地位的主粮作物逐步演变为现在的杂粮作物,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围绕谷子的起源驯化、传播路径、良种繁育、栽培耕作、收获加工、饮食以及衍生出的营养保健功能、实物货币功能、实物地租功能、生态环保功能、环境友好功能、度量衡、节气、税收、民俗、传说、典故、诗歌文学、语言文字、红色精神等形成了我国传统粟作文化。 尽管目前谷子已成为杂粮作物,但由于谷子具有耗水少、抗旱耐瘠、营养丰富均衡、粮饲兼用、农耕文明深厚等特点,在老少边贫地区谷子仍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季节性休耕和压采地下水等区域,由于谷子抗旱性突出,成为这些区域的比较优势作物和极具发展潜力作物;谷子所具备的营养属性与文化属性,使其成为主产区特色优势产业,敖汉小米、武安小米、沁州黄小米等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迅速,同时,谷子产业在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中也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为此,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跟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李顺国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一起了解下谷子在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与近现代农业时期的粮食地位变迁。 原始农业时期谷子的驯化栽培 1.史前原始粟作的产生和发展 谷子驯化时间起始于距今一万年前后,河北徐水南庄头、北京东胡林遗址的粟类淀粉距今11 000~9 000年。从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粟粒虽然形态上已具备栽培粟的基本特征,但尺寸较小,或属于由狗尾草向栽培粟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距今8000年前后是农业起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代表性遗址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和沙窝李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兴隆沟遗址。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灰坑),据测算贮存炭化粟达70 吨左右,贮存粮食规模之大举世罕见。遗存含有粟和黍两种小米,但以黍为主,主要原因是黍比谷子更加耐旱、耐寒。出土遗存证明这一时期谷子在中国北方完成了驯化并开始种植,以种植黍为主,粟为辅。 2.史前原始粟作的兴盛 从距今 5000~2000 年的我国考古遗存可看出,出土粟逐步增多、黍逐步减少,也表明从距今5000年左右,我国北方粟种植呈上升趋势,并逐步成为主粮作物。史前遗址地域分布更加广泛,涉及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如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出土的粟明显多于黍,周原王家嘴遗址龙山时代遗存中浮选出粟5826粒,黍160粒,粟占绝对多数。原始粟作栽培工具的发展带来粟作农业的蓬勃发展,粟作栽培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并达到史前时期的顶峰。 古代粟作农业地位演变 1.传统农业萌芽期粟作发展 随着金属农具的出现和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人类社会也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约2000年之后,相继建立了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农业发展进入传统农业萌芽期。通过考古学证据,夏商西周时期黍的考古发现很少,而粟的考古遗传发现较多,表明粟已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遍布黄河流域。商周时期,粟的种植已经传播到南方地区,如云南剑川县海门口,出土了公元前1150年的成把谷子,粟在商朝是栽培最广、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2.传统粟作起步、发展和兴盛 到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北方黄河流域,大豆上升为与粟并列的主粮作物,麦也得到较快发展,黍的地位则相对下降。这一时期粟作栽培取得突出进步,一是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总结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多粪肥田、实施灌溉等精耕细作栽培技术。到秦汉时期,谷子的种植区域相继扩大,南方在实行垦荒制中开始种植谷子,在江苏邢江、湖北光化、湖南长沙、广西贵县和四川城都等地西汉墓中常发现有谷子随葬,谷子也传播到遥远的边疆地区。这一时期谷子产量有很大提高,常规亩产在 50~60千克 之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谷子种植得到空前发展,小米甚至成为江南人民的主食之一,改变人民饮食习惯,传统粟作也达到繁盛阶段。北方人口的南迁促进粟作南移。东汉末年至南朝初期,受长久战乱和政治中心南迁的影响,北方人口出现大迁移,不仅带去北方文化,还带去粮食品种及栽培技术。东晋南朝时期,由于政权以及大量人口南移,形成以长江下游建康为都城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必须要解决粮食问题,仅靠原先单一的稻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大力发展水旱并举增加粮食生产。 3.隋唐以后传统粟作的衰退 进入隋唐时期,稻、麦地位逐步上升,逐步取代粟的传统地位,但在传统黄河流域种植区,谷子仍然占据主粮地位。虽然谷子种植面积受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种植扩大有所下降,但生产总量仍然不低,并且品种也较以前增多,是百姓向朝廷纳完赋税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粟、稻、麦成为当时三大主粮。中唐以后稻逐渐代替谷子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首要地位,麦也紧紧跟上与谷子处于同等地位,这是传统粟作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元宋时期,麦向南方传播、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地位逐步超过谷子,这样原来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结构,被稻、麦为主的粮食结构所替代,粟作开始落后于稻、麦并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但这一时期,谷子仍具有特殊的农业经济地位,在北方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对耕作技术和水分需求都比较高,而谷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耐旱、耐瘠、稳产的特性致使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优势明显。明清时期,我国种植结构再次发生重大调整,为满足急剧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得到广泛栽培,在明清两代两百年间迅速传遍二十多个省份,低产作物退到次要位置,但谷子依旧是北方重要粮食作物。谷子在西北地区是主导粮食作物,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种植比例高于麦类作物,在开荒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因其营养全面的特性而成为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的廉价营养食品。 近代谷子的种植情况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史,是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清代末期,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开始受到重视,农桑学校、农业试验场和农业推广机构等开始在中国兴办,农学研究逐渐走上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近代中国,受战争、自然灾害以及新作物引进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小麦、玉米已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黄河流域干旱的自然条件,使谷子保持重要粮食作物类型的地位,并向旱薄地扩展。 除南方少量种植外,谷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谷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谷草可作为主要的牲畜饲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历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生产中畜力提供良好的饲草,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中,谷子起到民族哺育的作用。直至解放前夕,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省的谷子播种面积仍处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重要地位。1938年全国谷子面积达到1000万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7%,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排在粮食作物的第四位,而在北方地区则位居第三位,种植面积达到最高时期。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