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否也患有购买重疾险的纠结症?

 蓝小烈 2023-01-04 发布于云南

很多人购买重疾险时,都很犹豫纠结。

一方面是每年要交的钱多,几千上万的,不知道最终能不能用得上,觉得亏。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 重疾险理赔严苛,常听人说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害怕花了一大笔钱,最后赔不了。

这次分享一下重疾险理赔的这些事儿。

01



 重疾险的“理想照进现实”

我们经常都会听到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疾病亦是如此。意外和疾病都是我们没办法预知和控制的。

也许有人会回避与忌讳谈生老病死,但我们可能都无法选择的,要去面对疾病/生死的问题,或早或晚,或轻或重,谁又敢说自己一生无病无患?

本号文我为什么建议你做家庭风险保障规划时先考虑这个?请给我5分钟说服你。提到现在各种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少则十几万,多则四五十万,发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55岁这个区间段。而且这些只是治疗费用,还没完全包括收入损失和康复费用,以及家庭负担责任。


如果加上这些,这将是一笔不可忽视,甚至让我们返贫的巨额支出。

另外,这只是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统计,而保险公司能统计到的只是已购买重疾险的人群数据,那么没有购买的其他人呢?如果再加上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种疾病众筹的呢?这个数据将会更让人担忧。


重大疾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医疗及康复费用,重大疾病带来的是更多更深层次的困扰,比如:财务损失,更有甚者是一种道德捆绑、人性无奈和家庭悲剧。

回到我们之前的疑问:每年要交的钱多,几千上万的,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用得上。

如果从做投资就奔着盈利的目的来看,买保险肯定是亏的。

买重疾后无非两种可能,出险or不出险。

从心理层面讲,如果出险,人受疾病痛苦折磨,可能带来死亡,真的是宁可不要赔款。
但是不出险,感觉钱是白交的,觉着也是亏的。所以从来没有赚的时候。

但是,保险就是一个风险转移的投资工具,用自己的未来健康/生死概率去和保险公司做一个对赌,工具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不想亏,是人的本性,但是运用好这个工具,是人的一种能力以及责任的传递。

所以说用一定的保费做杠杆,换未来如果发生疾病,就能获得确定的保额做疾病治疗康复费用,从而减少自身财务损失,避免那些道德捆绑甚至家庭悲剧的话,这每年几千上万的保费杠杆,其实是划算的人生投资。

所以从风险责任上看,我们买保险其实并不亏。

02



重疾险的:“现实难于理想”
我们再聊聊第二个重疾险顾虑: 重疾险理赔严苛,经常听有人说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就是害怕花了一大笔钱,最后赔不了。

这个可以拆分成两个点来看:

第一我们对于保险的想象过于理想化,觉得买了一份重疾险,就能什么都赔,这个理想化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

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不了解保险,不懂各类保险的保障责任,误认为重疾险能保百病,无论是啥大病都能保。这是完全错误的,每个保险都有自己保障的功能和范围,哪些保,哪些不保,重疾险保障什么?各类保险保障什么,我们一定要弄懂。
有人看到这可能会说,保险种类和功能那么多,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会懂?其实这里我更想反问下您:保险都是白纸黑字的合同,具体保障都明确地写在合同条款里,您不去看看了解下,您真的对得起您的人民币么?实在看不明白,您可以找个专业的保险经纪人给您解读下。

原因二:是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前一些从业人员为了业绩,故意夸大保险保障责任。

我们曾经可能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只要你生病住院就能赔,哪怕宫外孕也能。”但是这些都是真的么?

回家找出我们的保险合同好好看看吧,看看条款,看看免责,很多时候,看完你就真的会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了?不对,其实不是保险骗人,而是某个做保险的人,用好听的话骗了你。

在这里我也引申出另外一个对能否理赔更为关键的问题:有没有如实告知,隐瞒健康状态。

投保时如果没有按照健康告知上的内容进行告知,对保险公司隐瞒疾病,按保险法规定,即使保险公司当时没有发现,但是理赔的时候也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别听那些说辞只要没有住院就不需要告知,这病没事不需要告知,或者健康告知都填否。

真的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能轻松的查到我们的各种体检/住院信息。

所以朋友们,一定要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体情况,别听忽悠不告知,更不要存侥幸心理,如果到最后被拒赔了,那我们真的是花了钱,更后悔。

所以买保险,还是找个专业靠谱的人吧。

第二,赔与不赔,那就是重疾险疾病定义和条款本身的问题。

我们常说的的:得了重疾就能赔,或者是确诊就能赔,其实这个是很不严谨的,重疾险在理赔时,会按照严格的条款标准进行赔付。有些的确是确诊即赔,有些是要求实施某种手术,有些要求达到某种状态。按照现行行业规定的25种重疾的理赔标准,具体我们可以看看。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马上就会有新的问题,就是到底这些疾病最后能不能赔到钱,简单说就是理赔宽不宽松。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子卿把一些专业的条款术语,说人话列成表格给大家。

估计有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又要“生气”地说:你看,你这还不叫理赔严格,根本就赔不到嘛。朋友,请您别着急生气,听我好好给你讲讲。

我也是一名保险客户,自己也投保有5张重大疾病保险,从我进入保险行业以来,也认为目前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条件比较苛刻, 这与我们老百姓的住院给赔钱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如果有病就给赔保额,这不能叫做重大疾病的保障。

永远记得,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也不会做这种生意。

个人认为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其实是一种”对赌“,赌自己在未来罹患指定疾病的可能性,并在初期花钱购买筹码。这里指定疾病就是边界问题。

这问题的关键在于,筹码需要多少钱?赌博也需要一定的边界和游戏规则?否则赌场也不干。


回归需求原点


最后是我们再回到逻辑的原点:

重疾险的大多数疾病定义确实严格,但疾病发生率跟保费是直接挂钩的,放宽重疾险疾病定义,当然能更容易获得理赔,但也要相应的支付更多甚至翻几倍保费,你是否愿意?

我们买重疾险本身就是为了保障特别严重疾病的,像不严重的心梗、脑梗等疾病不能获得赔付才是合理的。

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从来都不傻,根据保费与风险成本成正比的一般原理,为什么重疾险卖那么贵,这是不是恰恰也正好说明我们患重大疾病的风险更大。

统计学的规率,有时候对于个体、单个生命和健康来讲意义不大。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真的发生了癌症,或发生了苛刻的病种,我们能不能凑购50万或更多的救命钱呢?

如果不能,就不能估计生大病的概率,还是要购买保险的。与保险公司赌一下,最多损失的是每年保费,一定不要手无寸铁地去与大病和命运对赌。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曾对紫霞仙子说过:有些东西,直到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

健康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首先应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降低罹患疾病概率,做足安全垫,做好人生的风险规划,才更安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