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子抱鲤绞胎瓷

 荣纳堂 2023-01-05 发布于天津

       我们对宋代瓷器上童子的形象,并不陌生。比如娃娃枕、童子嬉戏纹饰等。这些都是宋代时期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但是,像童子抱鲤鱼这样的瓷塑器物,我们见到的就很少。我们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人们,或许留心会发现有一件泥陶的童子抱鲤泥塑藏品。

      其他地方的博物馆,我们就很难见到过类似的童子抱鲤鱼的藏品了。

      也因为这样的器物,我们很少见到。没有标本对比,就不相信宋代历史上,会有瓷塑的童子抱鲤鱼的器物出现。

       今天就为读者介绍两款罕见的绞胎瓷塑童子抱鲤作品,让我们开阔眼界。

    我们平时对这种题材的童子并不陌生。比如,在春节的门画上,就经常见到。

       这是中国民间喜庆、祝福的题材。自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她代表多子多福,是对连年有余的期盼。

       说这两件绞胎童子异常罕见,是因为这两件童子的形象,一件是男孩,一件是女孩的一对。

       这男孩头上头发设计为“一撮毛“的可爱。这女孩的头发就多了,从头的中间将头发分开,梳向两边。显得就款款大方了。

       我们留心这两件东西,就会发现,宋代对小孩是很爱护和喜欢的。比如,小孩手上、脚脖子上,都有一串小珠子系着。

       这两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也是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宋代小孩的形象一致的。虎头虎脑,胖嘟嘟的。

       仔细观察,这两件绞胎制作过程很复杂。不仅仅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泥胎相合。对人物的制作上,也是很费事的。我们发现,头部与身子是分别制作好以后,又粘接起来的。

     不仅仅感觉出这两个小孩的神态可爱。就是怀里抱着的鲤鱼也好像在挣扎、乱动的感觉。

       为了表现形象的逼真,头部用一种泥料,而没有用绞胎料相混合。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部分绞胎瓷的制作特征了。

       绞胎瓷的制作有全绞胎,部分绞胎,也有贴片绞胎。这两件东西都是部分绞胎制作的。

       我们从工艺上,人物形象设计上,从细节刻画上观察,各个地方的特征,都符合宋代瓷器的特征。

      因此,像类似这些罕见的老东西,我们要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见多识广,我们才能慧眼识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