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 ACC新冠病毒性心肌炎定义和临床表现

 秋月无边1030 2023-01-05 发布于广东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肌钙蛋白增高,这些病人能不能诊断为心肌炎?我国应该有一个诊断标准,在当前缺乏的情况下,美国心脏学院(ACC)有个最新版本,今天将他们的定义发表,供同行们参考。
2022ACC新冠病毒性心肌炎定义和临床表现
1)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抽搐、晕厥;
2)肌钙蛋白cTn升高;
3)心电图异常:如弥漫性T波倒置,ST段抬高,QRS波增宽等;
4)超声心动图:如左心室壁运动异常,通常与冠状动脉分布不匹配(我认为应该加上:心肌水肿,表现为肥厚);
5)磁共振(CMR)典型表现:非缺血性心肌晚期钆增强,延长的T1(纤维化或炎症)和T2(炎症或水肿)弛豫时间;
6)活检或尸检:心肌细胞炎症伴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
进一步分类为:可能(possible)、很可能(probable)和确定(definite)三种类型的心肌炎
  • 可能的心肌炎:包括有以下表现的患者:1)心脏症状;2 肌钙蛋白升高;和3)心电图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异常。但a)活检或磁共振无急性心肌炎表现,或b)既没有活检也没有磁共振检查。理想情况下,50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应排除血流量限制性冠状动脉疾病。
  • 很可能的心肌炎:包括可能的心肌炎1)、2)、3)所有特征,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的活检和/或磁共振显示前述的心肌炎表现。
  • 确定的心肌炎:可能的心肌炎1)、2)、3)所有特征,新冠病毒感染时磁共振和/或活检显示心肌炎表现。

除了心肌炎之外,ACC还建议使用其它两个名称:
心肌受累:这个术语更广泛,包括新冠病毒感染时发生的心肌异常,但是不符合可能、很可能或确定心肌炎的标准。重要的是,受影响的个体可有或可能没有心脏症状,例如,接受磁共振筛查的运动员或尸检时有心肌受累。
心肌损伤:这种情况指肌钙蛋白水平增高,与很多机制有关,原因包括:心肌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儿童或成人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应激性心肌病,细胞因子风暴,肺栓塞或微肺栓塞,慢性疾病造成心肌的损伤等等。无论病因如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有心肌损伤的话预后较差

引自:2022 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on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COVID-19 in Adults.  J A C C 2 0 2 2; 7 9(1 7): 1 7 1 7 – 1 7 5 6

综上所述,ACC是以共识的形式发表,带有指南的性质,需要兼顾学术、证据和政策等等方面。

依我之见,有症状或住院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应该查查肌钙蛋白,如果不高则比较放心,现时则不需要往下查。如果增高了,则应该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心肌炎的相关表现则应该高度重视,必要时做磁共振检查。

治疗方面,肌钙蛋白升高表示至少有心肌损害,多发性炎性综合征也好,心肌炎也罢,让病人卧床休息是最起码和最有效的治疗;其它情况则酌情处理。有的病人本来都好了,洗澡之后却死了。我觉得不是不能洗澡,高度怀疑心肌炎导致的死亡,我们需要注意心肌炎可以有2种表现方式:一种是泵衰竭,一种是心律失常;前者有症状,后者则可能没有预兆。

最后,再强调一遍,心肌炎是极少数,朋友们不要过于恐慌。按照上面的流程检查漏诊的很少;即使是心肌炎,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康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