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亚洲水稻的高产区,水稻产量长期居于世界第一,深刻影响着世界水稻的格局,对中国人来说,粮仓里的粮就是安全感!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国家水稻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个是单位面积水稻的平均亩产,一个是单位面积的最高亩产。 在最高亩产上,我国占据的是绝对的优势。然而,在平均亩产上,却有一个国家骑在我们的头顶——那就是美国,一个以小麦为主食,种种水稻只能算是“副业”的发达国家。 中美的水稻亩产分别是多少?2021年我国公布的水稻产量数据显示,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992.1万公顷,总产量高达2.1亿吨。在2021年10月份,专家对河北邯郸的水稻示范基地进行随机抽测,数据显示亩产量高达2653.54斤,要知道,世界其他国家最高产量达到2000斤的都是凤毛麟角。我国的水稻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杂交水稻的贡献是最大的。 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的成熟要归功于袁隆平爷爷。在杂交水稻之前,我国的水稻产量主要依靠于矮秆品种,尽管具有很好的抗倒伏和增穗耐肥性,但是粮食的产量却并不高。在袁隆平爷爷及科研团队的改良之下,保留了原本水稻的优势,培育出了新的更高产量的水稻品种。 我国目前的水稻品种不管是株型、耐肥抗倒、抗病虫等特性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达到了超级杂交稻的标准。并且,研究团队还根据南北方的差异,针对性的提升栽培技术。 和同样是粮食大国的美国对比的话,2021年,美国的水稻总产量只有974.3万吨,并且数据显示,美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在2001年到2021年之间一直在减少,2010年的种植面积最大,但是也只有1471000公顷,到2021年则下降为了1025000公顷,仅仅是我国的种植面积的3.4%。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中国水稻的总产量是美国的21.56倍,但是在平均亩产量上,美国为1152斤,我国的数字只达到了948斤,这组数据意味着,美国的单产量比我国高了21%,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感到了惊讶。 美国的水稻亩产为什么那么高?实际上,我们无需惊讶于这组数字,美国的水稻单位亩产量如此高,正是其水稻一直以来的显著优势。 2000年时,美国单位面积的亩产量就可以达到940斤左右,2001年便实现了970斤;2004年,美国的单位面积亩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斤,达到了1043斤,而我国的单位面积亩产量却只有841.3斤,这样的差距并非是我国的水稻生产能力不如美国,这和美国水稻种植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耕地面积的国家,美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首先是美国可以种植水稻的中部大平原,面积高达153.6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全国的五分之一,由此成为了美国的“水稻带”。 美国的水稻主要生产区域有4个,其中阿肯色州平原地区是美国的第一大“稻仓”,拥有占据总产量的50%的粮食产量。 平原的地形,使得稻田的光照,水源都分布均匀;充足的光照,便利的灌溉条件,让美国的水稻产区的种植条件相似度高,可满足水稻高产的必要条件。 另外,美国在水稻的种植上使用的是耕种、管理、收割、储藏一体化模式的技术耕种,保证了水稻产量的稳定和高产量。 与之对比的是,我国的水稻种植的地形等自然条件复杂且多变。我国幅员辽阔,水稻种植面积大但分散,不同地区种植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的地形70%是高原、山地和丘陵,平原占比只有12%,这就决定了我国难以规模化种植水稻,也难以使用机械代替人类耕作;在我国,大部分水稻种植都是个体户生产经营,精耕细作,不同种植户的培土、育苗、种植、收割等也因人而异。 种种因素下,我国水稻亩产量具有很大的差异:平原地区的高产稻田亩产可达1000-1300斤,普通的亩产也可以达到800-1000斤,但是在一些丘陵,土地贫瘠的低产区,可能只有500-600斤。 我国水稻种植情况根据不同的纬度和海拔也有不同。比如在东南地带,水稻可以实现一年三收或两收,但是在东北地区,却只能一年一收; 在云贵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光照充足适合种植,但地形崎岖,只能人工栽种,地形也导致无法深耕,这极大地制约了高产;而在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可以实现大规模养殖,但高湿多雾,光照不足,单产量低。 总体来说,我国的水稻田是不均衡的。 因此,我国的水稻种植非常有“中国特色”,依靠的就是稳中求胜。从2015年到2021年,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从916斤增加至948斤,平均每年增加只有5斤。尽管增长缓慢,但是粮食总产量却是一直是大幅度增加,并极少发生减产的情况。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水稻生产大国的生产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对中国来说,我国的总产量和最高产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要提高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我国水稻种植还有路要走。 中国水稻,仍在“向巅峰进发”目前,针对提高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我国培育家们已经探索出了一种“品种培育+配套技术”的模式。 首先,品种培育得益于我国的地大物博。我国目前有25种野生稻,在2021年,我国育种团队提出了四倍体野生水稻的快速驯化技术,使四倍体野生水稻的驯化周期从几千年缩短到数十年,从而使四倍体野生水稻的繁殖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和杂交水稻,超级水稻不同的是,四倍体水稻是一种依靠自然选择来最大化产量的方式,这种新品种更能适合本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也许在未来能够带给我们惊喜! 其次,便是栽培技术的提高。要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必须考虑增加水稻的结穗量。我国培育专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尝试,总结出了一套“三黄三黑”高产技术:人工干预幼苗的种植数量和种植阶段,在稻谷的发棵、壮秆、长穗阶段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实现水稻的高结穗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手段被应用于水稻的种植以实现高产。比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准确掌握水稻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水稻进行实时统计调查处理,以真实反映水稻的播种现状。 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产出了约占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解决了约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在我国,60%以上的人民是以大米作为主食的。水稻生产,不仅是确保我国农业地位的重要体现,也关系着国计民生。 对国家来说,要通过品种和技术的改良和提高实现单产量的增加,从而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掌握更多主动权;对我们来说,要意识到粮食的可贵,“粒粒皆辛苦”依旧适合新时代的我们对粮食的态度。今天的你,有好好吃饭好好珍惜粮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