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特稿1】荆州美食,有着独特的水乡韵味

 郢都故事 2023-01-06 发布于北京

【春节特稿1】荆州美食,有着独特的水乡韵味

文\图张卫平

       编者按  从一个地方的饮食习俗中,我们大抵能够领略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地理特产等。面对满满一桌有着浓郁楚文化特色的菜肴,视觉的色彩、味蕾的绽放、嗅觉的香味,充盈在空气中,刺激着大脑,抹一抹嘴边的油,不禁一阵快感。千百年来,荆州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饮食习俗,可以用“四无不成席”来概括,即:无鱼不成席、无圆不成席、无蒸不成席、无汤不成席。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正如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一样,纵横交错的江河、星罗棋布的湖泊与水库,已经成为荆州市独特的地理文化符号,孕育出了荆州饮食文化的水乡特色。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楚有江汉川泽之饶……民食鱼稻,果瓜螺蛤,食物常足。在现当代,任何一本地理志说到荆州都会用物产丰富、鱼米之乡来形容。所以,即便二三千年前楚地荆棘密布、沼泽遍地,筚路蓝缕的楚人因地制宜、摘果捞鱼,也能依靠蜿蜒曲折的荆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繁衍生息、称霸一方,并延续至今。

       文史资料证明,楚国正是在建都荆州、以江汉平原为根据地后才得以大的发展的。对此,有学者这样写道,“远古时楚人依托'江、汉、沮、漳’这四条江河求得生存和发展,逐步拓地开疆,建立起雄踞南土的泱泱大国——楚国,在楚文王迁都荆州江陵郢城的400多年的兴盛时期,经济、文化、政治影响了整个中国,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楚文化,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楚人善于学习与创新,通过不断交流和吸收,融合了多个民族的饮食风俗。用楚文化研究学者黄凤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楚国是一个挟南北民族饮食系统之精,携东西烹饪技术之长的美食之乡、精于饮食则又成了楚国之长”。所以《战国策·楚策三》中苏秦说“楚国之食美于玉”,意思是说楚国制作食物的精美已经超过了精雕细刻的美玉了。

     的确,直到今天荆州的饮食习俗和烹调特色,仍然带有非常浓郁的楚乡气息,散发着江汉平原的泥土芳香,有着独特的水乡韵味,其中许多习俗作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弘扬与传承。

       “荆郡多鱼利,而鲫鱼更多,产湖泽中。” 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荆州盛产各种淡水鱼类及水产品,鱼类资源非常为丰富,常见的鱼类有50多种,水乡人农时忙种,闲时捕捞,鱼便成为菜肴中的主菜,而沿江、沿河、沿湖居住的百姓,多以捕鱼为生。 

       俗谚云:“鱼为席上尊”“做席没有鱼,师傅不下厨”。因此,鱼类成为古代荆州人民的重要食材。鱼的烹调方式有着红烧、清蒸、水煮、焦熘等等30多种,鱼类菜肴的品种更是多达上千种。可见,鱼在楚人的筵席上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于是,种繁多的淡水鱼鲜,充盈着湖区人民的餐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楚菜系列和与之相应的饮食习俗。

       仅《楚辞·招魂》中就记录了20多种从主食到菜肴的楚地水鲜名食,被专家认为是今天鱼席的雏形与源头。

       长江大学徐文武教授认为,“制作腊肉和干鱼的民间食俗从楚国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易经》中已提到腊肉。楚简中也有许多关于腊肉的记载。干鱼也称枯鱼,楚国有专门经营干鱼的市场,称为 “枯鱼之肆 ”。

       近些年来,在考古中就发现了楚人吃鱼和制作腊鱼、阳干鱼的证据。1978年,从楚地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个煎盘,盘内就有鲫鱼的骨骸。2014年12月,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从荆州夏家台一座距今约2400年的战国楚墓里出土了13条阳干鱼。

荆州夏家台战国楚墓里出土的阳干鱼

       正如香港城市大学同若华先生所说,“楚地地域广阔,河流遍布,形成了楚人以稻为主食,爱吃鱼鲜和野味的饮食特点。楚菜善于吸收其他菜的特点,多方菜品交融,使楚菜具有了多样性”。

       在屈原的《招魂》和《大招》中,有着许多对楚国贵族宴会饮食的描写。宴会饮食与礼仪密切相关,菜肴、饮品、点心、乐曲、舞蹈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楚地的宴饮文化。特别是用灵动的诗句勾勒出楚王宫廷宴饮中的场景和“我国最早的一份筵席食单”,不仅反映了当时荆州地区的饮食风貌和特色,还说明了楚国饮食在那个时代的发展水平。

       试想一下,当楚庄王在荆州古城北七八公里外的郢都会盟诸侯时,用充满水乡特色的美食招待四方嘉宾,使得楚国饮食扬名四海。

       楚王宴之奢华、味道之鲜美、品种之繁多,令人神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