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临近新年佳节之际,去寺庙烧香祈福已经成了许多国人的节日习俗。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而言,寺庙似乎仅仅承载着佛学文化的内涵,是佛教的重要载体。 但只要翻开中华文明厚重的史册,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寺庙其实并非仅仅代表着佛家文化。 如果再仔细一点,将寺与庙分开研究的话,其实二者之间更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寺的由来在古籍《说文解字》当中,寺的解释形象且准确“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短短几句话,就阐释清楚了寺的含义。 《说文解字》之所以给寺字有“廷也”的解释标注,因为寺的由来正与“廷”字密切相关。 在古文中,“廷”具有官府的意思,而寺最早出现之时,正是一种官方政府机构的名称。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与此同时,秦朝也对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 在秦朝之前,周朝古官制中设立有“三公九卿”,秦朝建立后并未彻底废除这一身份标识,而寺在最初时,就是“九卿”工作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朝也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消失灭亡,取而代之的汉朝在秦制基础上,又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此时,寺变为了更加官方的称呼,代替了此前九卿的地位,比如,在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大理寺,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掌管案件裁定,行使“最高法院”职责的大理寺之外,类似的机构还有负责外交接待、礼节制定的鸿胪寺。 这些机构由国家政府设立,同时也行使着具体的行政职责,而并非是如今的宗教场所。 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外交部”“公安部”一样,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人们看到寺字,首先想到便是政府机关。 寺字之所以逐渐被人们赋予宗教的含义,其实与东汉时期的外事活动息息相关。 在史学界,人们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时间,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大家都承认,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 从西域跋山涉水而来的僧人,需要经过官方的允许才能传教游历,因此,在鸿胪寺中,经常可以看到僧人出现的身影。 这些僧人往往结伴而行,并且随行带着大量佛教典籍,在造纸术和印刷术还未普及的年代,典籍的携带离不开马匹与社畜。 每当西域传教僧人到来之际,鸿胪寺内就会有许多匹白马暂住,随着双方来往日益密切,中央也开始重视僧人的接待问题。 相传,在东汉孝明皇帝刘庄在任时期,佛教与中原文化的来往日益密切,在一天夜里,刘庄就梦到了一个巨大的金人绕梁而飞。 梦醒后,刘庄与众大臣讨论自己的梦境,但当时大家对于佛像并没有足够的认知,也不敢妄加评论。 后来,孝明皇帝梦到金身巨人的事情越传越广,鸿胪寺中的僧人也得知了这一趣闻,并且他们向高官表明,皇帝梦到的正是佛像。 借由此事,佛教僧人与帝王皇室的关系越发亲密,刘庄也开始相信自己与佛有缘,需要为广大僧人信众谋福利。 在东汉孝明皇帝刘庄的主导下,东汉决定在鸿胪寺旁边修建一个专门接待僧人的场所,而这个地方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白马寺。 佛家教义中的诸多信条,都在劝导百姓隐忍与适应,这显然很符合皇家统治者的利益诉求,因此,佛教很快便在官方默许下传播开来。 随着信众的发展壮大,白马寺作为僧人的聚集地,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在信众的参拜中,白马寺彻底成为了大众宗教场所。 斗转星移间,中国王朝不断发生更迭,政治体制也在相应的调整变动,寺逐渐不再作为主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它身上的政治色彩也开始褪去。 与之相对的是,自白马寺修建后,各地开始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佛寺,在南北朝时期,甚至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宏伟场景。 就算在唐朝时期,官方几次发起“灭佛运动”,也依旧没有熄灭虔诚信众的热情,寺也在口口相传中成了佛教的象征与代表。 二、 庙的由来比起寺的出现,庙出现的时间就要早得多,因为庙在最初之际,承载的便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家族情怀与祖先崇拜。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我们对祖先的尊崇,这种尊崇和重视,就体现在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的上坟与祭奠。 不同地方的人,在祭奠中有着不同的习俗与要求,而这些习俗往往就脱胎于古代的祭祀仪式以及礼仪规则。 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祭祀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并且普遍发生在各个民族之中,这背后既有原始崇拜的迷信,也有更深刻的内涵。 以中华民族为例,自商周时期开始,祭祀就不仅仅代表着宗教崇拜,其背后暗藏着社会等级的差别以及统治秩序的严格。 在《礼记》当中,就明确写着“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对于不同身份的人,在祭祀中会使用不同规格的庙。 如果只是一个平民家族,那他根本没有资格立庙来祭奠,只能在自己家中祭祀祖先,由此可见,秦汉之前,庙就被赋予了祭祀祖先的色彩。 像“太庙”“祖庙”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体现了庙在最初时所承担的功能和含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庙的内涵也开始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的发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此以前,庙多为家庙,仅可供本家族使用,但随着神鬼之说地传播,庙的职能也得到了引申。 具体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和宗族势力,开始在当地修建祭奠神鬼的庙宇。这些庙宇所侍奉的角色,往往也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各地都会看到的“土地庙”,就是平民百姓祈福的一种保护神,类似的还有祈求风调雨顺的“龙王庙”等等。 除了祭祀抽象的神鬼之外,人们后来在祭奠有名望的离世之人时,也开始采取修建庙宇的方法。 例如,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甚至直到今天都依旧无比重要。 中央政府和平民百姓为了纪念孔子,将原本为孔氏家族的家庙,逐渐升格为了国家官方的国庙,时至今日,全国各地孔庙的香火依旧旺盛。 除了代表学业进步的文庙孔子庙之外,另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庙宇,一定是武庙,武庙最早出现时,全称为武成王庙。 唐朝时期,唐玄宗主持修建了武庙,在武庙当中,专门祭祀着姜太公以及历朝历代能征善战的将领,例如张良、孙武等绝世之才。 在之后的朝代中,武庙供奉的牌位几经增加,一度曾有七十二名将的说法。不过,在明朝洪武年间,随着姜太公入帝王庙,武庙也被官方废除。 直到满清入关后,民间又重新开始修建武庙,不过这时武庙中供奉的不再是姜子牙,而是代表着忠义精神的关云长。 到了民国时期,武庙的含义再度得到延伸。除了武圣关羽之外,精忠报国的岳飞也获得了配享武庙香火的资格。 从文庙、武庙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庙是极具中华文明色彩的地方,其祭祀的功能始终没有消失。 庙宇除了自身原有的祭祀职能之外,在文人墨客的笔触、文章中,也有许多引申的含义。 例如,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描述中,庙堂就代表了朝廷,这主要也是源自国庙以及皇家庙宇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庙之所以在今天与佛教关系紧密,其实主要是因为佛教传入我国后,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与我国传统宗教信仰产生了关联。 例如,在四大名著《西游记》当中,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人物本身源自道教的神话体系,但却和如来佛祖等佛教人物同时出现。 对于中国的平民百姓而言,神佛本就是祈求顺遂的心理寄托,来自哪个教派并不重要。因此,这样的“混搭”也变得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的文化融合后,大部分人不再纠结于道观、佛寺、宗庙的差别,只要能够上香祈愿,就都以寺庙一词来一一概括。 三、 寺庙差别的背后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寺和庙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总结来看,寺与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首先,从职能来看,寺是由政府机构逐渐变为了宗教场所;庙则始终都保持着祭祀的功能,只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更多含义。 从发展时间来看,寺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在东汉之后,与佛教的发展休戚与共;庙的出现相对更早,并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 从供奉对象来看,寺中供奉的一般都为佛教中的宗教人物,是单纯的抽象信仰;庙中供奉往往是家族的祖先以及故去的名人,具有现实参照。 除此之外,如果再将寺和庙继续细化分类的话,佛教不同宗派的寺,也有不同的名称特色。庙也有家庙、国庙之分,先祖庙、神鬼庙之别。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寺庙已经成为了大家普遍使用的词语。无论是寺还是庙,只要是烧香参拜的地方,都可以用这个词来概括。 表面上看,这种使用方法似乎方便了书写和生活。但如果仔细思考的话,其实我们应当对这些文字更加“斤斤计较”一些。 纵观古今,博览中外,语言和文字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忽略的文化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文明的兴衰。 中华文化在千年变迁中,依旧历久弥新,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力量。从传说的仓颉造字再到之后的白话文改革,中文的底色始终没有变化。 在造纸术与印刷术尚未普及之前,人们想要记录历史,就必须用竹简等沉重的物品作为载体,这就要求古人用最少的字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因此,当我们今天翻看古代文言文,会发现古人在描述历史、记录人物时,仅用简短的文字就讲述清楚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感情立场。 譬如今天我们所讲的“寺”与“庙”,对于古人来说,这两个字明确地代表了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文化指代以及不同的祭拜对象。 这种语言的简练和文字背后的深远意义,应当是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诚然,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文字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在学习文字深刻内涵的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作茧自缚。 譬如,有些人固执地认为,今天简体汉字的使用,是中华文字发展的“倒退”,应当再度重拾文言文的古体。 这种说法就具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自白话文推广之后,百姓学习知识、记录生活明显更加方便,语言学习的门槛也大大降低。 归根到底,我们在研究中华语言文字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推动中华语言文明的进步,盲目崇古显然并不理性。 结语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网络的普及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 从频繁出现又快速被人们遗忘的网络热词之中,我们能感受到语言文字想要长时间被人们所使用,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弄清“寺”与“庙”的差别,不仅仅能够让我们快速了解诸多名胜古刹出现的部分渊源,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汉字文化普及,能够让更多的华夏儿女了解中华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在生活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
来自: 上善若水604fin >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