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在一开始总是弱小的,那么如何“以弱胜强”呢?比如我们曾遇到过特别美好的异性,可惜没敢追或者没追上或者最终分开了,比如我们打算创业当老板,而这个行业已经成红海了,我们如何横空出世?《论持久战》给了千古第一的答案。 《论持久战》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是毛主席于1938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论持久战》不仅让党内全体同志、国民党高层(尤其白崇禧)和各界人士产生发自内心的赞许和佩服,更让敌人三笠宫(日本昭和天皇亲弟弟)对侵华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让日本中将远藤三郎(好战分子)在战后变成了中日友好和平大使,并且在1956年访华期间把祖传的宝刀赠与了毛主席。为何《论持久战》如此厉害?归根到底,是因为主席坚持并科学应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面对一切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而应该带客观性、全面性和矛盾性。(该方法论解读详见上一篇《《矛盾论》教会我一分钟看透事物的本质》) 19世纪的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国力日益强大起来,并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道路。面对未尝一败的日本,有些人害怕失去财产,相信日本的欺骗手段,主张投降或“亡国论”,而有些人在几场胜利之后盲目乐观起来,主张与日本决战或“速胜论”,还有些人认为是“持久战”,但说不清楚理由。那么到底是哪种呢?毛主席首先分析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日本地主资产阶级日益法西斯化,只能把战争支持到自己崩溃的一天,而资产阶级中和派已做了地主和金融寡头的俘虏。中日战争不可避免,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侵略中国)和海洋政策(占领菲律宾、越南等)已经确定和实施。”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主席接着对日本方面和中国方面的四个特点分别做了客观的、全面的、矛盾的分析。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世界前列。这是基本条件,决定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对于组织性强的原因,教员特别强调有以下几点:1)没有打败仗而形成的自信心;2)对天皇和对鬼神的迷信;3)骄慢自尊;4)对中国人的轻视。想必稍微了解日本人或者看过相关纪录片和电影的,对这些都感触良多,比如这个短片(电影故事很长,这是其中一小片段)。第二,由于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野蛮性的表现有:1)在物质上,掠夺普通人民的衣食,使广大人民啼饥号寒;掠夺生产工具,使中国民族工业归于毁灭和奴役化。2)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太阳旗下,每个中国人只能当顺民,做牛马,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中国气。这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第三,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例如,日本当前企图攻占广州、武汉和兰州三点,并把三点联系起来,但是欲达到此目的,至少出五十个师团,约一百五十万兵员,时间一年半至两年,用费将在一百亿日元以上。最后第四,日本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是一个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还不如敌人。然而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锻炼了中国人民,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这些因素具体包括:1)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3)有了共产党和进步的中国红军;4)有了数十年革命的传统经验,尤其是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十七年的经验。在这种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产生出国际的广大援助。 总体来看,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正处于大崩溃的前夜。中国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主席分析的这些特点都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亡国论者看重了强弱一个矛盾,把它夸大起来作为全部问题的论据,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然而速胜论者也是不对的。他们或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单单记起了其他矛盾;或则对于中国的长处,夸大得离开了真实情况,变成另一种样子;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和主观的。毛主席强调:“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上是以弱胜强的“心法“”的分析,难道这样就结束了吗?NO!主席更是细致的把战争的战略方针的“招式”一一拆解并分析之。 首先对于自己和敌人的性质要有明确的认识,然后从力量的维度分析强和弱、大和小、进步和退步、多助和寡助这四个特点,基于对特点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态度,再根据彼此力量的对比和发展趋势,制定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制定出不同的、正确的、恰当的战略战术方针,并坚决执行必会带来好的结果。而如果对于这些特点的认识不充分、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对策和态度,由此带来坏的结果。因此,不管面对何等强大的敌人,敌人内部一定是矛盾着的,要善于避开敌人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劣势,补足自己的劣势,发扬自己的优势,以小胜积大胜,以空间换时间,遵循如此发展逻辑,战胜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古话常说“门当户对”,如果哪天我们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异性,以至于我们内心觉得可能配不上,从而产生退却的想法,那么请赶快学习毛选思维,尤其是《论持久战》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事情。心动的异性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较强,比如家庭较富裕,物质条件充足,又或者名校毕业学历高,素质涵养也高,又或者工作能力突出所在单位大名鼎鼎,又或者性格善良、坚强勇毅或温柔体贴等,当然不可能一个人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那么彼之不足之处,就是我们可努力变强吸引对方的突破点以及提升自信心的不二法门,当然最重要是“持久战”,用时间好好打磨自己,一时的缺点不会是一世的不足,通过努力练习,甚至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只要采用客观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看待双方的事情,正确的处理它们,那么一定会取得我们想要的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