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传奇,从辉煌到迟暮——解读米格-29战斗机

 友里 2023-01-06 发布于江苏

今天继续介绍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米格系作战飞机。上次介绍了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半路出家的米格-27攻击机,本次介绍一下米高扬设计局的技术集大成者——米格-29战斗机。

文章图片1

波兰空军米格-29宣传照,图片来源见水印

文章图片2

波兰空军米格-29宣传照,图片来源见水印

本文约5200字,主要从发展概况、主要特点、基本性能、型号类别、服役状况、实战应用等方面,对米格-29战斗机做一个简要的全景描绘。文章为个人原创,大部分内容源自国外和国内的各种公开信息。

米格-29“支点” Fulcrum

发展概况

米格-29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197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前线战斗机。北约绰号“支点”(Fulcrum)。

1960年代末,为对抗美国的F-X战斗机计划(后来发展为F-15战斗机),苏联提出了发展“未来前线战斗机计划”(PFI)。

1971年,计划细分成两部分,TFPI和LFPI,其中T代表重型,L代表轻型。前者交由苏霍伊设计局负责(后来发展为苏-27重型战斗机),后者交由米高扬设计局负责。苏联空军对LTPI的具体要求是,能代替米格-21、米格-23和苏-15等战斗机,执行中近距离的空战任务,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的轻/重型方案,都是基于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因而米格-29与苏-27都具有大型前缘根部延伸、中央升力体、后掠翼、双垂尾等相似的结构布局,只是前者因为战术要求的不同,体型略小。

苏-27(左)和米格-29(右),气动外形非常像,体型上一大一小

文章图片3

1974年,米高扬设计局开始新型歼击机的研制工作,代号为“产品”9,后获得正式编号米格-29。

米格的制造工厂共生产了4架原型机。1977年10月6日,米格-29第一架原型机901号首次试飞,1978年6月,第2架原型机902号试飞。

米格-29的第一架原型机,蓝色901号

文章图片4

1981年4月28日,第一架双座原型机首次试飞。1982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3月,第一架量产型米格-29A交付苏联空军。1988年6月,米格-29在英国范堡罗航展首次公开亮相,优秀的机动性能引起西方国家的轰动。

米格-29各型号总产量略超过1600架。

苏联空军首批服役的米格-29A

文章图片5

米格-29还是俄罗斯“雨燕”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雨燕”与采用苏-27的“勇士”飞行表演队相得益彰。

▼“雨燕”飞行表演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章图片6

主要特点

文章图片7

米格-29三视图

米格-29采用双发双垂尾,腹部进气,后掠中单翼的气动布局,加上边条翼,翼身融合等气动设计,具有优秀的飞行性能。

主机身和机翼内段呈圆滑过度,机翼内段前端形成大面积边条,后掠角73.5°。翼身融合体产生的升力可占到总升力的40%。垂直尾翼略有外倾,根部向前延伸至机身机翼结合处。

为满足野战机场起降条件,进气道采用了结构复杂的“防异物损伤保护装置”(FOD),当飞机在环境恶劣的跑道上滑行或起飞时,FOD可关闭,由翼根边条前缘根部上表面的辅助进气口进气,防止吸入异物损伤发动机。

一架进气道处于关闭状态的米格-29,可见翼根边条上方的辅助进气口已经打开

文章图片8

楔形进气口位于前缘边条下方,安装有可调斜板,能够在产生超音速激波的情况下调节进气压力,提高进气效率。

米格-29OVT这张照片可以直观地看到机腹和进气道设计,楔形进气口特征明显

文章图片9

机体采用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结构材料主要为铝合金,部分机身加强隔框使用了钛合金,还有少量部件采用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应用很少,比例约占4%。

米格-29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传统的机械操纵,而不是同期西方国家已经普遍使用的线传操纵,但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并针对高敏捷性进行了特殊优化,因而具备比较突出的机动性能。

米格-29首创地采用了以雷达、光电设备和头盔瞄准具三者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具有很强的近距格斗作战能力。

早期的米格-29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诸如航程较短,雷达可靠性差,航空电子设备落后等。在米格-29的后续改进中,逐步得到改善。

东德空军曾装备有米格-29A和米格-29UB,在德国统一后,北约对其进行了大量测试。北约的空战训练表明,在超视距作战中,米格-29因航电设备落后,与F-16对抗时往往处于下风。因为F-16装备有更先进的雷达和AIM-120空空导弹,能够占据较大优势。在视距内空战中,米格-29和F-16将会变得势均力敌,有时米格-29战机可能会占据上风。因为米格-29是世界上最早配备头盔瞄准具的战斗机,同时拥有优秀的机动性能,装备的R-73(AA-11“射手”)空空导弹搭配NWU-2M头盔瞄准具时具备非常强大的近距空战能力,可在近距空战中力压F-16,直到F-16装备JHMCS头盔瞄准具和AIM-9X空空导弹后,米格-29才失去了这种优势。

波兰空军同时装备有米格-29和F-16两种机型

文章图片10

德国空军米格-29A与美国F-15共同飞行,这样的场景不多见

文章图片11

型号类别

米格-29家族型号繁多,性能差异较大,想区分它们并不容易,后期改进型的性能相比早期型号有质的提高。

米格-29一些主要型号的侧视线图,可放大看

文章图片12

米格-29A:“支点”-A,标准生产型,部分后期生产批次采用重新设计的机头整流罩。米格-29A包括很多子型号,例如“产品”9.12,9.12A,两者差别不大。米格-29A是米格-29家族中的早期型号。

德国空军的米格-29A

文章图片13

米格-29B:“产品”9.12B,北约代号同为“支点”-A,标准生产型号的出口型,主要面向华约国家,航电和武器被简化,作战性能降低。

米格-29UB:“支点”-B,米格-29的双座教练型,1981年4月首次试飞,机身加长了0.1米,取消了火控雷达,不具备使用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

米格-29UB教练机,座舱上方的“帽子”是后座的潜望镜,方便后座飞行教官观察

文章图片14

米格-29S:“产品”9.13,北约代号“支点”-C,第一种改进型,1984年首次试飞。在米格-29A的基础上对机体结构做了改进,机背增大以容纳更多燃油,换装了新型雷达和航空电子设备,最大起飞重量增至19700千克,机动性能下降。

米格-29SE:“支点”-C,面向出口的改进型,性能类似米格-29S,可选装的西方制式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设备,最大起飞重量增至20000千克。

米格-29N:“支点”-C,以米格-29SE为基础的出口型号,使用RD-33-45发动机,换装了新型雷达,加装了空中加油设备。1994年向马来西亚出口16架单座型和4架双座教练型。

马来西亚空军的米格-29N

文章图片15

米格-29SD:“支点”-C,米格-29的低成本版本,以替换早期的米格-29A,体积、重量和载油量进一步增大。

秘鲁空军的米格-29SD

文章图片16

米格-29SM:“产品”9.13M,北约代号“支点”-C,米格-29SE的改进型,换装了NO19MP雷达,可以使用更多的精确对地攻击武器,首次具备真正的对地攻击能力,载弹量增至4000千克。

米格-29M:“产品”9.15,北约代号“支点”-E,重大改进型,1986年4月首次试飞,曾使用编号米格-33。1994年在英国范堡罗航空展首次公开展示。主要改进包括:换装新型RD-33K发动机(加力推力86.3千牛);机体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取消了复杂的防异物损伤保护装置(FOD),改用可收放防护网,在边条内增加油箱;脊背加大,机内燃油量增加,比早期型增加约1200升;部分骨架、垂直尾翼、襟翼、发动机整流罩等使用复合材料;副翼和襟翼尺寸加大,提高低速大迎角时的机动性;首次采用全面的线传操纵系统和放宽静稳定度设计,机动性能进一步增强;换装了新型N-010“甲虫”M雷达和新型航空电子设备,座舱内安装了3个多用途显示器。由于苏联解体后,未能获得俄罗斯和国外的订单,米格-29M项目到1990年代中期被迫终止。

米格-29M的三视图

文章图片17

米格-29UBM:“支点”-E,米格-29M的双座型。

米格-29ME:“支点”-E,米格-29M的出口型。

米格-29K:“产品”9.31,北约代号“支点”-D,米格-29的舰载型,机翼面积增至42平方米,机翼可折叠,内部燃油增至4560千克,起落架结构加强。1988年7月23日首次试飞,1989年11月1日,首次降落在“第比利斯”号(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最终选择了苏-27K(后来的苏-33)舰载机,米格-29K项目被搁置。

米格-29K:“产品”9.41,北约代号“支点”-D,印度航母采购计划配套的舰载机,为印度海军研制的新版米格-29K,2007年1月20日首次试飞,首批于2011年交付完毕,印度又再之后订购了第二批。在原米格-29K的基础上,换装了RD-33MK发动机(加力推力86.3千牛),具有大型后缘襟翼、前缘襟翼和和圆形翼尖,用全新的线传飞控取代了早期机械控制系统,采用了新的航空电子设备,达到米格-29SMT的水平。

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迪特亚”号航母上搭载的米格-29K单座型和双座型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米格-29KR:米格-29K基础上研制的俄罗斯海军使用的改进型,配备俄罗斯国产的全套航空电子设备。俄罗斯海军采购了20架米格-29KR单座型和4架米格-29KUBR双座型,2015年交付完毕,装备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以替换老旧的苏-33舰载机。2013 年11月进行试飞,2016年8月10日首次降落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

米格-29KUBR:米格-29KUB基础上研制的俄罗斯海军双座教练型。

俄罗斯海军的米格-29K双座教练型,特征是可折叠的机翼和尾钩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米格-29SMT:“产品”9.17,北约代号“支点”-E,米格-29M的改进型,换装了新型RD-43发动机(加力推力增至98.1千牛),最大起飞重量增至21000千克。表面涂敷隐形涂层,号称具备有限的隐形能力,载油量比A型增加1450千克,换装了改进型雷达和航空电子设备,具备使用R-27,R-73,R-77等多种空空导弹的能力。

俄罗斯空军编号777的米格-29SMT

文章图片22

俄罗斯空军米格-29SMT机队

文章图片23

米格-29UBT:米格-29SMT 的双座教练型,在米格-29UB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换装了新型航空电子设备。

米格-29OVT:技术验证机,2003年8月首次试飞,使用RD-33OVT推力矢量发动机和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具有精准的操纵性能和超机动性能。

飞行表演的米格-29OVT,矢量发动机尾喷口与其他型号有明显不同

文章图片24

米格-35:“支点”-F,改装自米格-29M2的双座预产机,2007年首次试飞。通过对米格-29M各个部分的放大来实现更高的性能。空机重量增至11000千克,最大航程增至2000千米。

▼全新出场的米格-35,下一篇文章将会重点介绍

文章图片25

米格-29(上图)与米格-35(下图)存在一些明显不同

文章图片26

基本性能(米格-29A)

尺寸数据

翼展:11.36米

机长:17.32米(含空速管)

机高:4.73米

机翼面积:35.2平方米

机翼后掠角:42°

机翼展弦比:3.67

机翼下反角:2°

重量数据

空机重量:11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52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8500千克

最大机内油量:4365升

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

飞行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 M1.2/1500千米/小时(海平面)

M2.3/2440千米/小时(12000米高度)

实用升限:17000米

限制过载:9g

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作战半径:574千米(空战任务)

最大航程:1500千米

转场航程:千米

动力装置

2台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的RD-33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9.4千牛,加力推力81.4千牛。

机载设备

NO19E脉冲多普勒雷达,OEPS29光电瞄准导航系统,SAU-451-04自动控制系统,E502-20/04空地数据链路,SN-29导航系统,Ts100.02-02计算机,SUV-29M2武器控制系统,SYel-31E2数据显示系统和头盔瞄准具等。

武器

机炮:

一门GSh-301型30毫米机炮,备弹150发。

导弹:

共7个挂架,每侧翼下3个,机身中线1个,可挂载R-27R1,R-27E,R-73空空导弹,S-8(80 mm)、S-24B(240 mm)火箭弹和航空炸弹等。

米格-29K挂载空对舰导弹

文章图片27

实战应用

米格-29战斗机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首次投入实战,1987年8月,苏联空军的米格-29击落了4架阿富汗反政府武装的苏-22战斗机。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与多国部队空军多种作战飞机交战。其中,1月17日和18日,美国空军的F-15C先后击落伊拉克空军4架米格-29,另有数架被摧毁于机场。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伊军米格-29曾使用R-27空空导弹击落一架美国空军B-52G轰炸机和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狂风”战术侦察机,但被美军和英军否认。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出动米格-29进行还击,由于没有任何体系支撑,在在与北约战机的空战中损失了6架,还有2架单座机和2架双座机在地面上被摧毁,却没有击落任何一架敌机。

1999至2000年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中,厄立特里亚的米格-29与埃塞俄比亚的苏-27进行了多次空战,米格-29没有取得战绩,但被埃塞俄比亚的苏-27击落了3架。

在目前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中,仅乌克兰官方证实的消息,在最初的一个月,有8架乌军米格-29被俄军击落,其中至少4架参加了空战,维亚切斯拉夫·耶尔科中校、亚历山大·布林扎尔少校、斯捷潘·塔拉尔卡少校和德米特里·楚马琴科上尉阵亡。

服役状况

目前俄罗斯空军目前还有不到200架米格-29在役,俄罗斯海军还装备有一批米格-29K舰载机,另有220余架封存。

米格-29大量出口,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古巴、捷克、东德、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前捷克斯洛伐克、叙利亚、土库曼斯坦、乌兰克、也门、索马里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从正规或非正规渠道得到了米格-29。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东欧国家全面倒向西方,原东德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米格-29归入了北约。因此米格-29也成为北约国家中唯一的苏制战斗机,但逐渐被西方战斗机取代。

目前东欧多个国家仍装备少量的米格-29,但一线出勤率通常都在50%以下,而其中整体状况最好的是波兰空军的米格-29。

保加利亚空军的米格-29,数量很少

文章图片28

波兰空军的米格-29,保持了比较好的状态

文章图片29

论航空摄影,还是看波兰,拍出了米格-29的气势和美颜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一代传奇,即将迟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