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干旱:鄱阳湖变“干湖”,水利建设大争议,到底该不该建?

 云语禅心 2023-01-07 发布于湖北

2022年长江干旱之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再次成为了“焦点”,这一个工程到底要不要建设?似乎已经争议了。

但是,对于长江来说,的确2022年的气候变化有点让这个项目“推动”的情况。然而在一次新的辩论会上,大家的热议焦点并没有改变。

文章图片1

所以,到底要不要建设,我们下面来看看,这似乎是一个“矛与盾”的消息,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2022年干旱:鄱阳湖变“干湖”

没错,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出现“干湖”的局面,的确让很多人没有想到,并且水位是“一低再低”的状态,以至于鄱阳湖的很多生物都面临到了生存困难,无论是鱼类,还是我们说的江豚生物种群,都是一样的。

文章图片2

在最为严峻的时候,很多鄱阳湖的鱼类都搁浅,之前也还有很多人去捡鱼,捕鱼。虽然这种行为很危险,但是也难以阻止。

当然,对于这个事件,很多人也是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说不去捡鱼,捕鱼,也会被干死。有人说,这是破坏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将其救助才对等等。反正大家的看法不一样,这里面我们也就不争议了。

文章图片3

但是,2022年鄱阳湖的干旱的确出现了,这个没有什么争议点。鄱阳湖水位急剧降低,水面迅速萎缩,刷新了一个又一个最低纪录,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然而,按照预计的情况来看,鄱阳湖的水位可能还会保不住,因为预计在我们说的冬季,明年春季时段,还是我国的枯水期时段。所以,大家对鄱阳湖的干旱问题,也在持续的担心之中。

文章图片4

不过,从鄱阳湖的特点来看,由于它是属于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在水源较多的时候,必然是水丰富,在枯水时段,必然也就少了。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争议鄱阳湖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一个点。

鄱阳湖水利建设“大争议”,到底该不该建?

没错,上面我们也说了,2022年鄱阳湖的干旱,的确是“极端性”的状态。

文章图片5

当然,如果要从根本上来讲,鄱阳湖的干旱,整体还是归咎于我们说的气候问题。而且,在2022年之中,全球多个国家都遭遇了这样的气候模式,我国长江只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如果单纯地依照2022年的气候模式,来进行对鄱阳湖的水利建设的问题,这个可能有点不太行。

文章图片6

这不!在第四届长江江豚保护日暨第三届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论坛上,鄱阳湖水利建设又成为了“大争议”。到底该不该建?

没错,进行对水坝——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多次评估,各个方面的了解才行。就如我们的三峡大坝的建设,也是经过了很多年评估得出的结果,并不是说在什么地方建设,就在什么地方建设。

文章图片7

而这次鄱阳湖水利建设又成为了“大争议”,也是在江豚的争议上最大。江豚是我国稀缺性物种,并且在我国也并不多了。

虽然近些年,我们看到长江生态系统恢复,看到了江豚生物种群在恢复。

文章图片8

在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初步观测数据之中,也是明确指出了——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较之2017年的1012头有所恢复,并且也明显看到了母子豚的数量也显著增加,这就是江豚的增长模式。所以,这对保护江豚来说,完全是好事情。

而鄱阳湖作为我国江豚主要栖息区域,通过了解的情况来看,江豚的季节性变化尚未完全弄清,现在仅是大致了解到“江豚的季节分布有一定规律,江湖之间的移动有一定规律,而更具体的细节仍亟待进一步研究,这就是大争议点。

文章图片9

这算是一个不支持建设水利工程的因素,并且,根据中科院王克雄研究员认为,江豚保护与航运和水利的矛盾加剧,与航运发展相关的建设对江豚近岸栖息地造成破坏等问题。

所以,从鄱阳湖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对江豚生存肯定是不利的。而且,江豚的发展,还需要依靠鱼类资源等问题。

文章图片10

如果水利将其分开了,也会带来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很多迁徙鱼类也将出现问题。所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讲,是不好的。

而支持、主张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王浩院士和胡振鹏教授两位专家,试图从生态水利“江湖两利”的角度来论证工程建设可以为江豚带来一定的“好处”,试图弥补打破江湖联通对江豚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图片11

但由于自身并不是江豚研究专家,他们给出的意见并没有公众说服力(中国发展绿会)。所以,导致这个问题争议很大。

当然,到底鄱阳湖该不该建设水利工程,这个最终的决定并不是在与专家,院士,而是在与国家的最终决策。并且,大家应该也知道,鄱阳湖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争议几十年了。

文章图片12

而主要的争论点就是在生态系统问题上。同时,如果从地势条件等方面来讲,要是未来建立水利工程,在丰水时段不能够得到调节,对鄱阳湖周边地区来说,也是大问题。所以,还需要更多地考察才行。

总结

整体上来说,鄱阳湖的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大争议点”,没错,过来过去似乎都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如果真的修建了,那影响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

文章图片13

这个需要看最终的“利弊问题”,并不是说建设了就一定是坏事情,不建设也不一定是好事情。这个就看最后的衡量了。如果站在生态系统上来讲,那肯定是不支持建设的。

如果站在利用,同时面对同样2022年的问题,那建设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无法左右这个结果是什么,一切最终的决定,还得看国家的衡量,这就是结局。

文章图片14

所以,我们争论归争论,国家批准与不批准只有自己的标准。这几十年之中无论是提交之后被打压回来,还是最终直接批准,这个都是决定鄱阳湖未来变化的根本,大家只能继续等待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