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文化】父亲的老手艺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父亲的老手艺

风中独静

        父亲师承祖父,做得一手好手艺,篾匠。

        我的记忆中,父亲在毛嘴竹器厂上班时是与长篾为伍;退休后回家,也是与篾刀为伴。父亲秉  承“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理念,双手勤劳,日不暇给。没有一天离开过竹、篾和竹器,终其一生也没有抛开过自己的老手艺。

       毛嘴竹器厂坐落在镇中心十字街头的西端, 住宿区和生产车间被马路隔开。生产车间与毛嘴中心小学隔着一个大水塘。这个大水塘长年浸泡着从山里运回来的楠竹,长度都在十米左右。这些大楠竹被扎成排,堆放在水塘里,上面还压上泥土,让它们沉浸在绿绿的水中。

        楠竹要使用时被从水塘中捞出,沥干表面上的水迹后就可以下料了。大楠竹被放在一个竹制的三角马架上,拿尺量好尺寸,用锯从中锯断。这些楠竹被锯成一根扁担的长度,有的或许还更长, 成为一根根粗大的竹筒。

        料下好了,开始剖竹。竹筒一端放在马架上, 一端落地。父亲左手拿篾刀,刀口置于竹筒的横截面上,右手拿一木头棒槌,猛地一下打击在篾刀的背部,这时“啪”的一声篾刀便从中间将竹筒劈开。竹筒破开,里面满灌的积水“哗啦”一声便淌了一地。如果是没有浸泡过的大楠竹这样被劈开后,竹筒里面光洁明亮,会散发出很好闻的、淡淡的竹香。破开的竹筒内壁上还可以揭下来一张小人书大小的竹膜,这张竹膜有时候会被毛嘴中学有文艺爱好的学生讨去做笛膜,用竹膜做笛膜吹出来的笛音格外悦耳。

        楠竹对开后还得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地继续剖下去,每剖开一次,父亲会用篾刀把暴露的竹节剔去。当把竹筒剖成一条条一厘米左右宽度的竹条后,下一道工序就叫做劈篾了。把竹条截面横着用篾刀青、黄撕开,这时候篾的厚度一般控制在二毫米左右。如果是打晒垫用,还得用一种手摇撕篾机把长篾再撕开一层,这时的篾片就只有一毫米左右薄薄的厚度了,最后,还得用瓦刀把长长的篾片刮出弧形,刮光溜才行。

        瓦刀是用一块五毫米左右厚度的钢板折成直角做成,像一块瓦的形状,两端是刀刃。使用时在大板凳一端横着嵌一结实的木块,木块上部开一条五毫米宽度的长口供瓦刀的一面插下去固定。然后把大板凳装有瓦刀这头的两只凳脚稍微垫高,再在这头凳面上压上一块大石头。父亲站立在瓦刀旁,左手食指套上一只细竹筒做成的扳指,大拇指套上一块方寸大小的牛皮,用它们夹住晒垫篾,贴在瓦刀的刃口上,右手向上挥臂抽动长长的竹篾,“嗞啦”一声,瓦刀的刀刃下便盛开出一朵卷曲的绒花。淡黄而又清香的绒花后来变长,蜷曲着拖到地下。幼时的我站在旁边看父亲操作,看着这朵神奇的绒花愈开愈大、愈结愈实,便忍不住好奇,上前去捏一把,它如絮状柔软。做饭时这是很好的引火柴,一点便着。有时候会有人来把这一堆篾瓤子讨去,用开水煮过,晒干,便可以做枕芯用。还可以把这些篾瓤子垫到套鞋底部代替鞋垫,柔软、舒适,还能治疗脚气。

        一厘米左右宽度的长篾准备好以后, 便可以在一块二米见方的木铺板上打晒垫了。父亲两腿下蹲,双手将长长的篾片经纬交织,篾片之间有一把约一米长,近十厘米宽的竹片做成的砍板,在“哐,哐哐”的碰击声中,篾片被砍板挤紧、压实。慢慢地,编实的平面越来越大,成了长方形,两边用铅笔粗细的棕绳绞边。一床晒垫,父亲一般在十天左右就能完成。

        打晒垫是父亲的拿手戏,但父亲还有一手绝活,就是在直径一尺左右的小簸子底部和侧缘编出黑体字和花纹。整篾的过程如整理晒垫篾一样, 只是篾片的宽度只有晒垫篾片宽度的一半,约五毫米左右。刮净的细长篾片还要扎成一个厚实的圆圈,先放在食堂蒸锅里的沸水中煮过,然后捞出解散开来,又分别放进红、绿或黑色的颜料里浸煮染色。上色的细篾晾干后在阳光下鲜艳夺目,煞是好看。父亲也是在一块稍小的木铺板上蹲下来,戴上老花眼镜,有如女子绣花,一丝不苟地埋头编织小簸子的皮面。篾长且薄,太娇嫩,父亲得小心翼翼才行。不能使用砍板了,只能在两只手指的指甲部位用力,把着色的薄篾片拤紧、扣实。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双手是宽大、粗糙的,十只手指指甲比别人的都要厚实。父亲能在一尺见方的簸子面皮上编出“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等字样。绿或黑色的四个方块字方正地摆在小簸子底部的正中间,字迹清晰规范,周边是一正方形的红框,如一枚放大了的文人的治印盖压在簸底,光彩夺目。

        父亲编制的嵌有“勤俭节约”、“劳动光荣”字样的小簸子作为竹器工艺品参加了1965 年湖北省轻工业产品大比武,获得了二等奖的殊荣,奖品是两套红、绿色的纯丝绸被面。1973 年,父亲又编出了竹碗等竹器工艺品代表中国民间手工艺精品在日本展销,赢得外国朋友的好评,为国家的民族手工业艺术增添了光彩。

        1982 年我在郑场机械厂上班时的车工师傅关选姣结婚,我给师傅送上的结婚礼物便是父亲亲手编制的一只小簸子。簸底是“天作之合”四个字, 簸缘还饰有红色的祥云图案。父亲把簸子用白桐油漆过两遍,圆圆的小簸子拿在手上光可鉴人。这不光是一只可以装麻叶子、饼干、花生等干茶的小簸子,而是一件足可以传家的精美工艺品。师傅接过徒弟送上的结婚礼物爱不释手,喜不自禁,更增添了新婚的喜悦。

        老家的屋后是一园挺拔的水竹,退休后的父亲便在家打理这一园竹子。水竹比不上山里的大楠竹,只能用来打一些筲箕、簸箕、篮子等竹器品。打筲箕的篾又跟打晒垫的篾不同,截面呈圆形,这就需要用锯齿状的轮刀削篾。长长的竹篾要削到无毛刺,摸在手上有平滑感才行。打篮子的篾截面呈梯形状,用两把三角形的小尖刀钉在大板凳上, 刀刃之间的距离决定篾的宽度,每一根长篾都要在两刀之间削过,达到宽窄统一、无毛刺的要求。父亲做事认真,他郎打出来的篮子四角周正、密实、好看、耐用。好事的堂哥曾做过一次实验,用父亲打的竹篮在河里提一篮子水上岸能走十米远水还漏不完。竹篮打水并非是一场空。光棍滩满湾的人都知道,用父亲打的筲箕漉饭基本上是不漏米汤的,往往还会招来煮妇们的埋怨。父亲打出来的筲箕、篮子还有簸箕,不论在湾子里谁家使用,我都能远远地一眼认出来。大气、结实、与众不同,这就是父亲的杰作。

        祖父去世时叔父只有七岁,叔父的篾匠手艺完全是父亲手把手教的。如今,大量的塑料制品正日益取代昔日的竹器制品, 古老的篾匠手艺也日趋没落。现在我们嫡亲叔伯六兄弟竟没有一人能够继承父辈的衣钵。虽然是社会的变迁使然,但之于我,还是常常会生出一丝难以释怀的遗憾。

        父亲的老手艺养育了我们兄妹。于无奈中父亲又将老手艺带进了天国。

      (作者文必标,1961 年出生,仙桃市人,自由职业者。本文章原刊载于湖北省文氏宗亲总会年刊《正气家声》2017年)

诚征稿件 联系方式

文四海(编辑维护)QQ224263172

微信wen0737

文正超(家谱顾问)QQ602106848

微信wenzhengchao

中华文氏宗亲网

扬正气 传家风 铸族魂

网址:www.wxzqw.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