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 | 关于紧密纺网格圈的几个问题

 奶茶色月季 2023-01-07 发布于江苏

1



网格圈“目数”的知识

“目”作为网格圈的透气性指标,现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可惜它没有体现在网格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中。

“目”这个术语来自筛网国家标准,其定义是每英寸长度内经(纬)线数;同时还规定了线的直径,不同目数有不同的“线径”。

网格圈则是采用了定义的前一半,即:“目”=每英寸所含线数。而不规定“线径”。常用网格圈的丝径主要是0.08毫米,也有高目数的网格圈采用细一点的,否则织造困难(甚至不可能)。

还有一点不同是筛网标准中规定:经、纬线数必须相同,筛网孔必须是正方形的;而网格圈没有这个规定,因为织机上“经密”不能改变(决定与钢筘),而“纬密”改变却很容易,只要改变纬密齿轮就可以了,所以网孔一般不是正方形。这样经、纬方向的“目”是不一样的。因此,现在使用的“目”是指“纬向”密度,即网格圈宽度方向的纬向密度,这在测量中必须强调。

这应该纳入网格圈国家和行业标准中,以体现合法性。

网格圈生产企业都是采用公制度量,密度单位用“根/厘米”,而“目”的相应单位是“根/英寸”,所以需要转换一下,有利于质量检验。

所以有:

“目”=线密度X2.54   或   线密度=“目”/2.54

常用的网格圈规格对应关系:

100“目”=39.37根/厘米;

120“目”=47.24根/厘米;

140“目”=55.11根/厘米。

这样转换以后,就可以在目前常用的显微工具下进行“目”的测量和检验。
 

2



网格圈的强度概念

网格圈用锦纶单丝制造,不能用其他合成材料,因为它的熔点和玻璃化温度低,便于在网格圈制造工艺中的定型和切割锁边。同时在常温下其机械性能与其他类似材料(例如涤纶)相比,拉伸强度相当,杨氏模量小,弯曲刚度小,耐磨性好,很合适网格圈的工作要求。

熔点低在制造工艺上是优点,但是在使用强度上却是弱点。网格圈就怕温度高,使用温度最好不大于60℃,因为锦纶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在80℃左右,进入这个温度尼龙丝的微观结构就开始变化:结晶粗化,分子链开始收缩而且可以相互滑移。宏观表现是软化、塑性变形,强度和耐磨性降低,而且不可逆转(即使马上冷却下来)。

尼龙丝强化处理称为“热牵伸”,就是在玻璃化温度的环境下,对尼龙丝实施紧张拉伸,使微观结构长分子链充分伸直,排列规则(取向一致),然后急速冷却,使强化的微观结构固定下来。强度提高,伸长率减小,耐磨性好。

网格圈制造商目前采购的都是涂炭牵伸丝,这是经过热牵伸强化过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网格圈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热处理,强度必然要受损失。因此热处理工艺(定型和切割)不要太高温(100℃左右),尽可能减少损失。

一些制造商对网格圈进行了“强化处理”,例如施加“热压熔点”(丰田网格圈);熔切边增加1毫米以上的“熔合边”等等。但是这些措施非但不会增加强度,反而使网格圈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受到很大损失。

这就需要理解网格圈的工作原理:网格圈在负压管上运行,“梨形状”的负压管曲率处处不同,在工作区(集聚区)曲率很小(半径很大),在前罗拉附近,曲率很大(半径很小)。从小曲率(甚至直线)区进入大曲率区(负压管尖角)又进入小曲率的集聚工作区的全过程中,由于相邻两根经丝(网格圈宽度方向)之间的纬丝(网格圈圆周方向)夹角和长度的变化,纬丝和经丝交织点上有相对滑移现象,见图1。
Image 

Image

图1

这个现象人们是看不到的,但是在网格圈显微图像可以证明其存在:图2是涂炭网格圈的下照光的显微图像,左侧是新的网格圈,右侧是用过一段时间的网格圈。用过的网格圈在经、纬交织点上明显是透光的,而涂炭层应该是不透光的,说明在交织点上内外涂炭层都被磨损了,证明了交织点上经、纬之间有摩擦存在。
Image 

Image

图2

这种滑移现象很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网格圈运行中的内应力,降低网格圈的周向抗弯刚度,减小传动阻力,延长使用寿命。

如果像丰田网格圈那样布满了许多“熔接点”,将这里的经、纬线都粘接住,那么在弯曲过程中,存在滑移趋向而不能滑移,必然产生内应力,增加弯曲抗力。同时经过热熔的熔接点处的尼龙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大大降低,会发生起毛现象,这已经有实践证明了的。

所以网格圈除了熔切边为了锁住纬丝不脱散,必须有熔接以外,其他部位不应有任何熔接现象存在。熔接边也不应该大于0.5毫米宽度,有2-3根纬丝被熔接住,强度就足够了。

某些制造企业为了“好看”,熨烫了宽度超过1毫米的宽边。这是不可取的,使用中容易发生“龟裂”影响寿命,水洗也会加大变形。
 

3



网格圈的清洗

最初,绪森公司规定网格圈只能用压缩空气“吹洗”,不能碰水。这个紧箍咒一直维持到今天。其原因是初期(2006年前),绪森网格圈采用“热熔切割”,高温熔化又冷凝的“锁边”和机体材料(尼龙)微观结构相差太大,在水中由于膨胀率不同引起网格圈严重变形。

我国制造网格圈采用超声波“冷压切割”,锁边宽度很小(不大于0.5毫米),而且没有高温熔化过程,尼龙材料微观结构变化不大,水洗基本不会发生变形。因此,提倡采用水洗,尤其是超声波水洗。

水洗用的水,采用常温水就可以,不需要加温或其他处理。


4



网格圈的使用寿命

网格圈使用寿命体现在“起毛”和“变形”两个方面。反映了制造质量,尤其是其处理工艺。
网格圈在使用过程中,和负压管有高速摩擦,导致发热,会有一定温度(比环境常温高)。温度、张力和摩擦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环境,使尼龙材料会发生“蠕变”——缓慢的塑性变形,主要形式有塑性伸长和磨损起毛,它们都会影响使用寿命。

塑性伸长对周长的变化不是主要问题,尼龙丝伸长不均匀引起的网格圈扭曲变形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这与制造质量有关。

起毛的原因是由于网格圈由尼龙丝织造结构,它和负压管接触不是面接触,而是无数的“点接触”。

接触点小,尼龙导热不良,接触点摩擦发热不易扩散,造成过热熔化。细小的熔化物质已离开摩擦面右迅速冷却凝固,成为球状(或纤维状)的“绒毛”。

图4表示了几种起毛情况:左侧是初期国产网格圈使用不到一个月就发生起毛,呈纤维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根植于尼龙丝的长纤维状的起毛(中间图)。

Image

图3

图4是现代涂炭丝网格圈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显微图像,起毛呈短绒毛状,属于正常情况,短绒毛数量愈来愈多,影响透气性能。

网格圈的扭曲变形,是由于网格圈各部位尼龙丝微观结构不一致、导致塑性伸长不一样所造成。
Image 

Image图4


5



网格圈摩擦系数


专家都提到:我们的网格圈特点之一是外摩擦大,内摩擦小。

这句话用在网格圈工作情况下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网格圈外部是和橡胶压辊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很大,传动可靠;内部是和负压管金属光滑表面滑动摩擦,摩擦系数小,运行阻力小。

讨论摩擦问题的必要条件是:两个物体(材料)之间的摩擦。网格圈自己和自己摩擦,是没有意义的。初期盛行的“网格圈摩擦手感内外不同”的“检验方法”是一种“假象”,这是斜纹组织的特点,每一个斜纹组织(不管什么原材料)都是一样的。这不是网格圈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