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带着漂亮的未婚妻上街卖菜,谁料,未婚妻遇上了人贩子,一年后,女人回来,哭着对男人说......

 心流小铺 2023-01-08 发布于广东

男人带着漂亮的未婚妻上街卖菜,谁料,未婚妻遇上了人贩子,一年后,女人回来,哭着对男人说:“我被人糟蹋了,我们分手吧!” 男人说:我不介意!女人紧接着又说:可我已经怀孕了。

事情发生在90年代初,左石和耳朵从小青梅竹马,原本都已经定好了结婚的日子,为了多赚些钱置办婚礼,这天两人拖了一板车的土豆去城里卖。

耳朵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为人又热情,大方,不一会儿他们的摊子上就围满了人,两人忙个不停,这时一个男人挤在他们面前说道:“我要40斤土豆,麻烦帮我送到对面羊肉馆旁边的小巷子里。”

耳朵很麻利地称好了土豆,直接扛在了肩上就往那个方向走去,谁想她刚走到巷子里,就被一个人用麻袋套住了头,直接把她推进了早就准备好的面包车里。

另一边左石左等右等也不见未婚妻回来,他很是着急,他去那个方向找,可是寻遍了也没耳朵的踪迹。

当时他还抱有一丝侥幸,说不定耳朵已经在家里等他呢? 可是等他赶回家中,耳朵的父亲称女儿并没有回来。

一个大活人怎么就不见了呢? 耳朵的父亲生气地质问左石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后,气得老人直跺脚,最后他们到警局报了案。

可是警方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在哪里,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左石因为把未婚妻弄丢了,心里自责不已,对生活再提不起兴趣,过着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他也从没有放弃过寻找耳朵,某天,县里突然通知他们,耳朵被解救回来了,让他们赶紧去领人。

左石激动不已,见到耳朵的那一刻,他又喜又悲,昔日漂亮的耳朵变得憔悴不堪,想必是受不少罪,两人久别重逢相拥而泣。

回路的路上,耳朵突然跳下车,她说:“我如今是一个不干净的人,我配不上你了,我之所以选择活下来,就是为了能再见你一面,现在我的心愿已经完成了,我再没有遗憾了。”

左石拉住耳朵的手,坚定地说:“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不介意,都是因为我没有把你照顾好,你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耳朵欲言又止,最后苦笑着说:我怀了那个禽兽的孩子,再没有资格做你的妻子。

左石: 你能回来我已经很高兴了,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在乎。

望着这么深明大义的未婚夫,耳朵感动落泪,这才跟着他一起回去了,村民们得知耳朵解救回来的,都纷纷来看望她。

父亲得知女儿的遭遇后,他嘴里喃喃地说:“这婚还能结吗?”

左石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拍着胸脯保证:“这辈子我都会对耳朵好,你们就放心吧!”

可是左石自己的父母,得知儿子“喜当爹”,对这门婚事表示反对,如果没有怀孕怎么样都好说,但是将来要是生下孩子,这日子还怎么过呀,这不就像是一根刺一样,看着难受吗?

耳朵不想让左石为难,主动提出去把孩子打掉,可是到了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胎儿已经成型了,怕是有一定的风险,左石为了耳朵的安全考虑,最终还是于心不忍。

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左石说将来孩子生下来,他们就会选一户好人家把孩子送走,让两人忘记那些不愉快,过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但左石父母还是接受不了,于是提出让他们分开过,就连他们举办婚礼,父母都没有来参加,但善良的老人还是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钱。

婚后,左石对耳朵细心又周到,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耳朵顺利生了个男孩,孩子出生不久后,就按之间的约定送人了。

初为人母的耳朵其实内心很喜欢这个孩子,但是为了不让左石为难,她只能忍痛割爱,她的心思又怎么能逃得过左石的法眼呢?

见妻子经常坐着发呆,还有时偷偷地抹眼泪,却总是在自己面前强颜欢笑,左石不忍看妻子这么难过,于是又托人把孩子要回来。

孩子抱回来之后,耳朵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是左石心里那道坎却还是迈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和这个孩子相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善良的左石慢慢地还是接受了这个无辜的孩子,后来还将他视为己出。

最后甚至连他的父母,也都慢慢地接受了现实,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有了感情。

一家人过着愉快融洽的生活,皆是因为他们都很善良,有足够的包容心,对于一些悲剧既然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不如试着去接受,毕竟耳朵也是受害者。

结语
耳朵虽然遭遇了不测,但相比很多人她还是幸运的,至少有宽容,善良的家人陪在她身边,对她不离不弃。

其实这世上还有很多女人并没有那 么幸运,被人贩子拐跑之后,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即便回来了,也可能无法回到曾经的生活,反而还会被旁人指指点点,爱人也可能会出于现实的考虑,碍于世俗的眼光,会选择逃避。

像左石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真的值得敬佩,其实很多时候,做人就该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为自己而活着。

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冯唐
最美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 - -素材来源于2008年上映的电影《丢失的耳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