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有一块石碑,正文书字: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这块石碑高大醒目,让人一眼都能看得出来,针对这块碑文上的文字的解读,前段时间网上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所谓的正确的读法,说应该这样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我个人认为,这种解读是不准确的,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等分析完了,大家都知道了。 第一,孙文即孙中山的国民党内的职务,是总理。孙文(孙中山)担任的国家职务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担任中华民国的铁路总督办。国民党党内职务和中华民国的国家职务是有区别的。 而碑文上对孙中山先生的职务写的清清楚楚,叫总理。既然是葬的是总理(孙文的国民党内的职务),那么碑文上面正确的读法就应该是: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而不应该是什么“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要知道当时的国民党只是其中的一个党派而已,说它重要吗,也就那么回事儿!说它不重要吗,当时还有这么一号。 因此、如果读成“党葬”的话,这种说法是不伦不类的,是没有“国家含金量”的,而且还令人感觉很乱很无序。一个国民不用“国葬”,而是“党葬”孙文总理,怎么看怎么不那么回事儿。 同时,也暴露出来了国民党人在孙先生死后,个个气量狭小、争权夺利。国民党山头林立、争权夺利,也预示了其后来败退小岛的必然性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二,那就是当时的中华民国的执政权在北洋政府手里,也就是当时的政府叫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具体的是指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执政府原本付诸了实际行动:“国葬”孙文孙中山,即以国家,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名义来进行对国民党这个先总理进行国葬。 但是,国民党这帮误国害民的家伙,就知道内乱,就知道内斗,除了争权夺利,啥事儿都干不成,所以、都这个时候了,国民党也就和政府杠上了,即争夺孙文(孙中山)的葬礼的主导权,没有任何的大局观(必然失败的政党)。 国民党争过来、争过去的,和段祺瑞执政府争夺谁才是孙中山先生葬礼主导权,把本属于政府的权力争到手,后来段祺瑞执政府反而从大局出发,让渡出去孙文(孙中山)葬礼的主导权之后,国民党这个时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 国民党不是合法的政府执政者,所以、这帮子人只能干一些个不伦不类的事儿。如果他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国葬”孙中山先生这样的话,他们知道一定会被别人耻笑和讽刺,会被别人说成“以小充大”、“小个子小脑袋却戴了个大帽子”,很丢人,这点儿脸还是得要的。怎么办呢? 思前想后,他们只能用国民党的名义叫“党葬”总理孙文了,这就是他们的一个来路。但是,“党葬”的规格和格局太小了,不符合孙文(孙中山)的巨大能量。怎么办呢?只能学死去的袁世凯了,以“窃国”的名义,企图“绑架”全体国民来和他们国民党一道,共同“党葬”他们自己的总理了。 想想,国民党的做法是很恶心人的! 国民党和北洋政府段祺瑞执政府之间互相争权斗利,不亦乐乎,尽闹出了一些笑话,所以闹到最后,人家段祺瑞执政府高风亮节,大度地退出了,国民党反而闹腾出来了个“党葬”。不伦不类的,欲盖弥彰,丢人现眼。 因此、今日之国家,绝对不会为国民党丢人现眼的事儿买单的,正确的读法就是“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文于此”,而否定不伦不类的“党葬”之读法。 第三,中国国民党本来就是自己搞的一个葬礼,还想着捞“国葬”的高规格的由头和噱头,但是却捞不着。如果这样,您就老老实实地读就行了,偏偏“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闹出来个国民的“党葬”,明面上“拔高”孙先生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实际上是想拉高自己的历史地位。给谁看呢,谁不懂呀。 如果是“国葬”、那么下面的职务就不应该写总理,而应该写“葬”临时大总统或者前临时大总统,或者铁路总督办孙文于此。所以从字面的意思,和当时的事实来看,中国国民党以一党之力搞什么“国葬”是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为什么在孙文(孙中山)这么重要的葬礼一事上,会出现“党葬”这样的不伦不类的一个表达呢?这是当时的国民党及其的一些后人,自我拔高,进而炫耀式的“自我能耐”的一种不要脸的行为。 要知道,史笔如铁。有些人败退小岛后,必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真不知道他们当时怎么想的,丢不丢人?即使不说这种拔高的嫌疑,但这些狗扯羊皮——扯葫芦的行为实在令人作呕。 所以、中国国民党压根儿就不是人民的政党,也不是能够真正成大事的政党,国民党代表不了人民的利益。孙中山先生活着的时候,还曾经要转变“民族、民权、民生”的旧三民主义为人民服务,而升级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核心的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这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中山先生死过之后,自认为是他的所谓的信徒的继任者们却背叛了他,根本都没有站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所以国共争锋的时候,共产党很容易一脚把他们给踹走了、把他们给送走了,他们跑到台湾岛上去了。 到了现在,国民党在台湾岛上也丢掉了自己所谓的执政权了,自己的中央党部大楼都差一点儿给玩儿没了,所以像国民党这种垃圾政党还真没救了。 最后,一句话:在孙中山先生葬礼一事上,国民党既想捞“国葬”的名义,但是他们捞不着,又心有不甘,于是拉着全体国民做垫背的,甚至陪葬,搞了一个什么“党葬”。目的是标榜孙先生,却提高自己的历史地位,不伦不类的,令人不齿。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