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那些暴力的家庭事件会出现在公众的嘴里,而不是法律机构

 自欺紫七 2023-01-09 发布于湖南

忍气吞声是一种不敢的面对生活的方式,一种不敢对新事物接受的状态,一种无法重新开始的无能。

在一些人的嘴里,总是能听到,这个人被家庭暴力,在闹着要离婚,但那个人说完之后,却又说到,这样的事情很多次了,离不成的,过两天就又好了,这是现象听了很多次,身边的人发生了很多次,但最后却只是拉出周围的人来指责施暴者,在周围人的拉扯中阻止了施暴的继续,甚至不惜名声如何,只想把暂时的不好受的天天度过去,在时间里面却又渐渐消退了往日的记忆,然后再一幕幕重演。

而不是寻找第三方的法律机构,来保护权益,维护自己的利益,连名声都不怕的人了,竟然怕第三方来为你主持正义,竟然还想着施暴者的名声,又开始了一次次的忍受,可能在穷人的骨子里,尊严是不值一提的东西,是最廉价的东西,因为曾经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又怎么会想到这些。

传统的农耕文明里,那些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的东西,竟在现代这个时代流传了下来,在这个不配谈尊严的骨子,是那些曾生活在黑暗中不敢触碰的问题,所以它只能流传于嘴中,不适合谈尊严。更是一种奴性的象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