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白居易

 蚂蚁景观 2023-01-09 发布于陕西

前两期的连接在这里:

私家园林起源于什么时候?

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山居风和田园风

之前我们已经聊过东汉和魏晋的私家园林,按照朝代我们应该讲隋唐才对,但在这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人,理解了他,你才能更好的理解隋唐时期的文人造园。

而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出生于中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私家造园已经相当普遍,原因有两点:

1、唐朝的国力全面强盛,社会也相对稳定,这使得各种文化也都能够充分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私家园林。

2、科举制的确立,打通了民间的晋升通道,也剥夺了官僚的世袭制,这样一来让广大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了进身之阶,也拥有了造园的经济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不用再避世于深山了,按部就班的考试即可,即便是隐居也是一种另类晋升的渠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终南捷径”。

但做官哪有一帆风顺的,宦海无常,即便考上了官职也无法世袭,所以文人其实是很矛盾的,既要在官场尔虞我诈,也要考虑退休时是否能够平安降落,难免心力交瘁,于是纷纷开始了造园活动,因为园林在得意时可以“显达”,而在失意时也可以“穷通”。它就像是文人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块心田。

而白居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仕途。

白居易的仕途

白居易34岁开始当官,从县尉起步,一年后就做了进士考官、翰林学士,又一年后升任左拾遗,两年后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其中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回长安后成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后来担任司马、刺史、太子少傅,70岁那年官至刑部尚书。

对比前辈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最高官职为正三品,是几人之间最高的,即便白居易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数次降职外放,也数次拒绝朝廷任命,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

履道坊

履道坊场景还原

所以你会发现白居易去哪,就在哪里造园,洛阳的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长安的新昌坊宅园还有渭水旁的别墅。

做官让白居易有了造园的经济基础。而久入官场也让白居易悟出了“中隐”思想。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文人需要在士与隐的夹缝中找到一条平衡两者关系的路径。在唐朝前期以王维为代表的士人选择在皇城附近的山林定居,既能享受自然之趣,又能在朝为官,但这个时候只是少数士人的选择,并没有形成风气。直到唐朝晚期,白居易提出了“中隐”的概念。

大和三年,58岁的白居易写了一首《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这首诗可以说是士人的人生指南,诗中盘点了大隐、中隐和小隐。并说大隐隐于城市,小隐隐于乡村,隐于城市太过于喧嚣,隐于乡村太过于冷落,最后得出结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中隐,也就是担任闲适无权的官职。既可以用朝廷的俸禄生活,又有大把的时间追寻精神生活。可以说中隐是一种人生中庸的智慧,它既不像陶渊明那样避世隐居,又不像杜甫那样漂泊流离,而是稳定在一个地方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

所以在城市住宅中建造园林,用壶中天地填补自己精神世界的做法开始兴盛,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城市山林。简单来说就是在喧闹的城市空间中缔造一个远离世俗并且近似自然山林的小环境,用一系列的空间处理手法将城郭和内园的空间分隔开来,这在康熙时期退休的宰相顾汧写的《凤池园集》中有,明确的记载。

所以隋唐时期的文人园林才算是真正的私家园林的完全体。因为此时的文人园林已经从一种生活的享受,变为了“以泉石养心,培养道德情操“的场所,也就是白居易标榜的“中隐”思想的物化结果。在他看来园林已经是文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白居易对于园林的贡献

白居易对于私家园林的各个元素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我们从建筑、植物和置石三个方面来说:

建筑

白居易虽然拥有诸多宅园,但大多非常简朴,这并非出于经济的原因,而是审美的考虑。

比如他的履道坊宅园“非庄非宅非若兰,竹树池十余亩亭”很明显他已经放弃了宅园的生产功能,单纯地通过营造审美空间。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

他在《自题小草亭》中写道“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新建一个茅草屋顶,规模节俭并且卑微。土阶全垒块,山上的树木一半留皮。可见白居易建园的节俭程度。

图为杜甫草堂的茅草亭

这样的建筑既可以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也能表达出园主个人的审美情趣。

植物

白居易除了重视园林植物的配置,还开始将植物和人格联系在一起,开启了园林植物的“比德”式审美,比如对于他最喜欢的竹子,就有颇多诗句。

《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大致意思是: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你看,诗中将竹子的各个部分都和君子的德行相类比,这也让日后的文人园林中竹子成了必备的元素。

置石

白居易还是最早肯定“置石”美学意义的人,在白居易之前,文人园林中多以土山居多,顶多是土石相间,单纯用石头叠山尚不多见。他有一篇《太湖石记》至今还是玩石爱好者的传世宝典。

“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

大致意思是:又有像龙的有像凤的,有像蹲伏有像欲动的,有像要飞翔有像要跳跃的,有像鬼怪的有像兽类的,有像在行走的有像在奔跑的,有像攖取的有像争斗的。当风雨晦暗的晚上,洞穴张开了大口,像吞纳乌云喷射雷电,卓异挺立,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当雨晴景丽的早晨,岩石山崖结满露珠,像云雾轻轻擦过,黛色直冲而来,有和善可亲堪可赏玩的。黄昏与早晨,石头呈现的形态千变万化,无法描述。

这也是文人第一次把石头当做一个单独的元素来审美,他还把石头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太湖石是第一等的园林石材,罗浮石和天竺石次之。

可以说白居易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不仅通过诗文不断的总结提炼,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园林要素,还在不断地造园实践,融入儒释道等宗教思想。

所以从这时起,造园不仅是匠人们手中的活,而是文人表达自我的作品,“匠”与“意”融合在一起才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那么至于白居易所在的时代还有那些私家园林,除了白居易倡导的素雅天然的园林风格,还有那些值得一提,我们下期的隋唐私家园林和大家一一分享。

清_王云_休园图

关注我,了解更多园林知识,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我们下期见吧~

前两期的连接在这里:

私家园林起源于什么时候?

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山居风和田园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