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源流浅谈

 weimiao 2023-01-09 发布于安徽

作者:殷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9期

在东方神州这块辽阔美丽的土地上,汉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而汉字则是汉族文化的根基和典籍的载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显示出特殊的魅力。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见《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第202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法国诗人米修这样赞美汉字:“汉字具有宇宙精神,靠近源头,接近自然。立于其旁,如傍一石、一树、一源,人更简朴,暗通广阔空间。汉字中充满了景象,充满了新生,充满了原始的惊奇。笔划缤纷,百门大开,从中飞出诱惑,泌出芳香,吐出黎明。”(见1996年9月25日《光明日报》)。

方块汉字是世界各民族中仅存的象形表意体系文字,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调整、变革,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中各种事物的深沉思考和正确认识,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巨大的现实作用。她富于哲理,变化莫测,是东方文明的智慧之光,中国人的第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没有设计拼音文字,作出了方块形式表意体系的明智选择,使后代儿孙面对记载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古老典籍能够看懂,不仅可以看到祖先们前进的足迹,并且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清泉。

笔者先以正、安、出、去、乘五字为例,简说汉字的发展变化及其中蕴含的智慧。 正

正字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一个常用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部分对“正”字作了如下解释:①不偏,不斜。②正直,公正。③纠正。④正,与“副”相对。⑤恰好,正好。⑥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⑦箭靶中心。⑧阴历每年第一个月叫“正月”(读zhēng)。现代汉语字典、词典对“正”字的解释与上述解释没有什么不同。

一个“正”字有这么多义项,彼此大多又好象没有关联,茫无头绪,自是难懂难记。硬记硬背,实又兴味索然。

其实,“正”字这么多义项,同样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是在本义之根蒂上派生出来的枝丫;也是同根同族的关系。了解其根脉,就能理顺其枝丫。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不会把这些义项看成是孤立的、散乱的堆积物;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 ,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 ,古文正从

一、足,足者亦止也。”把正解释为是。对此,饶炯部首订作了这样的解释:“ 正 下云 是也 。 是 下说 直也 ,义即相当无偏之谓……《书》云: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亦是意也。”《说文》对“正”的解释,不是“正”的本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