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物致知之桂枝》

 潘若军 2023-01-10 发布于山东

桂枝入药,为春夏采收之嫩条。桂花秋开,冲破秋金之肃杀,须枝条持久大力之供养,故而桂枝升拔之木气殊盛。供养需于水土中汲取,以其甘温化解水土之冻,继以木气之升拔而成。能破金肃杀,其味又辛,辛开。采于未开花前,取精华蓄而未泄之时。

桂枝,木气盛,为刚,合胆木。甘温,合脾土。辛,合肺金。桂枝内在条理纵横,色赤,合心火。是知其功在于:升拔少阳胆木为主,善撅肾水。次温脾土、资心火,辛开肺金。

因桂枝升拔力强大,过用则大量汲取肾水土精,导致元虚。资心火过旺,从而耗损上气。是故,“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说见立。另有其证:桂枝辛香浓郁,嗅其味不足三分钟,则有人胸烦头晕。为其气味引诱心脾之气出,心脾之气骤然消耗,上气不足所致。本人临床用之,三五克足矣。以重剂桂枝愈疾,是以“撅取肾精”所换取,类似“激素”,其代价是缩短寿命。

桂枝,何当为用?当诊脏腑需不需要。水湿停聚不化,此“土曰敦阜”,比如心下水饮、胃肠留饮、多囊卵巢、子宫内膜肥厚、盆腔积液等等,用之温化疏泄脾土,使脾土“备化”如常。心中洒洒然,欲独处,喜暗牖,此“心曰伏明”,用之以资心火“升明”如常。欲行无力,欲卧不得平榻而蜷曲,欲食而食入烦闷,欲发火而火气不得出,此“肝曰委和”,用之以助木气于“敷和”如常。暗火胶着于水土之中,既不得下、又不得上,以致身削、烦冤、骨痛、或衄血、或脑鸣,此“肾曰涸流”,用之以开“膀胱”之气,使津液出,而归肾水于“顺静”如常。

2022-02-28 潘若军,授业恩师医心匠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