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民族乐器——拉弦乐器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立言教育美育成长课堂,今天我们分享的知识,是我国四大类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是利用弓与弦的摩擦,使弦振动,进而带动共鸣箱产生共振而发音的。这类乐器表现力丰富,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音色优美、柔和。 拉弦乐器出现的时间较晚,唐代的“轧筝”应是最早的拉弦乐器,后来,北方少数民族“奚琴”传入中原逐渐取代了“轧筝”的地位,宋元已有了用马尾弓拉弦胡琴,明代胡琴基本定型,至清代,随着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蓬勃兴起,拉弦乐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各种变体,胡琴派生出了二胡、京胡、板胡、坠胡等拉弦乐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拉弦乐器家族体系。 二胡,我国流行最广的一种拉弦乐器,又称南胡、胡琴、嗡子等。它是在弹弦乐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过去民间称胡琴、南胡等。前身是唐代出现在我国北方兄弟民族奚部的“奚琴”。 二胡 二胡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弓几个部分制成,采用五度定弦。弓子以细竹缚以马尾制成,夹于两弦之间,通过摩擦琴弦带动蟒皮振动发音,一般说来,内弦音色丰满、优雅,外弦则明亮、刚健。二胡的音色圆润柔和,且发音可持续不断,强弱变化自然,非常接近人声,有很强的表现力。但由于其音量和音域的局限,二胡更适合表现细腻,柔和的抒情性作品。近代,民族民间音乐家刘天华对二胡进行了改良,使它从民间走向专业团体,并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建国后,很多音乐家都对二胡进行了音色及材料方面的改良,大大扩充了它的表现力。它除广泛用于各种伴奏外,它还常用于独奏合奏中,是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 代表作:华彦钧《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刘天华《空山鸟语》黄海怀《赛马》 板胡,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又称梆胡、秦胡、胡呼等,是明末清初随着梆子戏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为多种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板胡形似二胡,音箱用椰壳或硬木制成,呈碗形,不同的是它不是蒙以皮革,而是薄的桐木板,故名“板胡”。琴杆多用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弓杆较粗,弓毛多而坚硬,故其音色高亢明亮、坚实刚劲,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感情。板胡因用途不同又分为高音板胡、中音板胡、次中音板胡。近年来常用于独奏和器乐合奏,是民族乐队弓弦乐器组中的一种特性乐器。 板胡 代表作:刘明源《月牙五更》《大起板》 京胡,传统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似,体积较小。其音箱用竹筒,琴杆、琴弓用竹竿制成。音箱细长,前边蒙蛇皮,后边没有音窗,发音刚劲嘹亮。清代四大徽班进京之后,产生了京剧,京胡遂成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 京胡 代表作:《夜深沉》 坠胡,传统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似,是“河南坠子”(一种曲艺形式)的主要伴秦乐器,形成于清代以后。琴筒用硬木或黄铜制作,一端蒙蛇皮,发音柔和。与其他胡琴不同的是,坠胡有三根弦,弓毛分两股,中间夹一根弦,而且它的琴杆也是指板,是一种有指板的胡琴。近代逐渐发展成为富有表现力的独奏乐器。 坠胡 粤胡,又称高胡、南胡。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将二胡习用的丝弦改用钢丝弦,创制而成。并采用两腿相夹琴筒适当部位的姿势演奏,可减少沙音,也使音色、音量和音域都有所改进。 粤胡 代表作《双声恨》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蒙古族居住地。 马头琴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但是,最初的马头琴琴首的雕饰并不是马头,而是“马特尔”,传说该图像类似古代图腾崇拜时期的“龙马”,该标志以示吉祥和幸福。关于马头琴这件乐器,民间传颂着许多深情的故事,如西部地区传说牧人为了怀念曾与自己朝夕相处,但已死去的心爱的小马,用其马皮蒙琴面,马头骨为音箱,腿骨作琴杆,马尾为琴弦和弓毛,琴杆上端还雕了一个小马头像等等。 目前专业所用马头琴,经桑都冷、张纯华、齐·宝力高等人的改良而基本定型。用双指在两弦的第三、四把位上作双半音下行模仿马群嘶鸣,是马头琴独具一格的奏法。马头琴常用于民歌和说唱音乐的伴奏,现也用于合奏或独奏。著名演奏家有色拉西、桑都冷、齐·宝力高等;代表作:《森吉德玛》《万马奔腾》 文枕琴,又称“枕头琴”“九弦琴”,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等地。 文枕琴 |
|
来自: 公司总裁 > 《音乐库/名曲/歌曲/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