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戎林作品】《作家教你写作文》(二十五)

 古稀童趣 2023-01-11 发布于安徽

【戎林作品】

作家教你写作文(二十五)

【导读】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独特的角度,用故事手法教你如何写作文,生动幽默,好读好记。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经典、名著,深入浅出地解读作文的秘诀。除了学生,对写作者也很有帮助。全书共分五个部分、50余小节,包括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读后感等。

本文是全书的第二十五集,也是第三部分的第三篇,主要讲述怎样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希望得到小作者以及大朋友们的喜爱。

如果你想阅读其它章节,点击篇首的“合集”标签即可。

目录

第三部分   议论文

35.扼住小猫的脖子

36.你到底有几只口袋

37.对比之后见黄金

.................

37.对比之后见黄金

议论文常用对比法,就是把两种相似或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对比,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就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比较起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就像金子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这就是运用对比法进行论述的典范。文章一开始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接着指出,可有“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伟大,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扬。观点鲜明,令人难忘。

这里有一篇《我看考试》,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学生写的。“从隋唐至明清的,中国一直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进入新中国,中考、高考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作者先立论点,承认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好办法。接下来,作者描述考试过后各种心态,或哭或笑,悲喜交集,家长们也跟着喜怒哀乐。作者不否定上大学是幸运的,但他看到更多的没有消沉的落榜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拼搏。作者举个例子,说有个落榜生进了一个单位,由于工作投入,能力强,创造一定的效益,得到高度评价。文章大声提问,难道一个两门未通过的大学生就被社会抛弃了吗?那些满腹理论的研究生、博士生又怎样呢?有些用人单位只看学位、成绩,到头来被聘的是“一本理论大典”,毫无动手能力。他希望考试体制要更加人性化,更带科学性,为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机遇。

文章用考取的和没考取的进行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上大学固然好,不上大学照样能作出贡献。通过对比,让真理呈现在读者面前,如黄金一般,闪闪发光。

最近,读到一篇小学生作文,题目叫《妈妈有我一个顶两个》,是反对妈妈生双胞胎的。小作者摆出论点后,列举了为他生弟弟带来的坏处,什么给家庭增加负担哪,妈妈岁数不小了呀,要是生下来个小呆瓜怎么办呀等等,结论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反正不生最好。”文章最后振臂一呼:“妈妈,放心吧,有我就够啦,因为我一个顶两个!”这里用的就是对比法。据说,这不是命题作文,是孩子自己写的,先不说他的论点对还是不对,但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喊出的是自己的心声。

进行论证还常用演绎法,就是引用一些经典著作的原话,或用公认的、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和道理推断出新的论点。演绎法又叫引证法,即以理论为依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不知你可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辩论会,甲乙双方各执一辞,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这其实就是一篇篇精彩的议论文,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等十八样兵器都能派上用场。让我们来看看当下流行在高校里的辩论题吧。

爱是放纵还是克制;恋人之间要不要实行AA制;大学军训应不应该被取消;宿管阿姨和饭堂大妈哪个更适合当老婆;自杀是不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中国动漫应该自主创新好还是向日本学习;人生之美在于瞬间还是永恒……

你发现没有,这些题目都紧扣现实,要想赢,必须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加上对生活的感知,辩论起来就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如果肚子空空,理屈辞穷,只能败下阵来。倘若非要硬着头皮上,那也只能是狡辩啦。

这些论证方法,在作者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派上更大用场,那怕你写调动报告,有时也得用这些方法,说明事实和道理,让领导同情你,理解你,问题就好办了。倘若你通过努力,当上了一厂之长,管理一方;或者你一不小心,当上国家总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了,你除了具备一定的素质外,还得运用学到的归纳法、对比法、演绎法来指导工作,实施你的规划,那样你才算是一个称职的总理,才能为社会,为百姓办更多的好事。 

你不是想当科学家吗?科学家得写论文。在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中,运用对比法的文章不胜枚举,工程力学、化学、药物学、生物学等,甚至连混凝土搅拌的论述都用上了对比法。

想要说明的是,这些论证方法用起来也不是单一的,可以综合起来运用,就像孙悟空去龙宫探宝一样,选出你最称手的定海神针,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吞云吐雾,七十二变,一个跟斗十万里,要什么来什么,直到精彩的文章在你笔下诞生出来为止。

【例文】

对比法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

“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变味的善良》的正反论证:2008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奥运,举国欢庆,气氛火热,圣火传递,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但是,不和谐的色彩也玷污了奥运火红的火炬、绿色的橄榄枝。据报道,8岁孩童用55天时间完成抵京“马拉松式”赛跑;10岁孩子捆绑双臂在激流中前行;8岁女孩在父亲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达首都北京……这些行为引起中国甚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其中不乏外国媒体以此对中国奥运的诋毁。不实评论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认,这是“畸形奥运热”。我们举办一个理性的奥运,就需要理性的行为作支撑。热情由火热的激情变为疯狂。

再如《赞牺牲精神》的正反对比: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社会建设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点评: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作者活动剪影

采访九十岁的老采石(右)

者反馈

读者    书法家群  茶博士群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