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卑的形成:首先是父母、养育者、周围人对我的不认可,让我自卑。 因为在我们小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自主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所有的需求都需要通过外界来获取,我们也只能被动接受外界授于我们的一切。如果外界给我们的反馈是积极的一面,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接纳、被允许的,自己是值得拥有这一切的,就会产生配得感;如果我们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食物<物质层面>、认可<精神层面>),外界授予我们的是负面的体验,就会觉得我是不值得的,就会产生不配得感。 幼小的我们心灵是敞开的,所以只会被动、全盘接收了外界授予我们的一切。由于我们小,不懂事,由于我们不会做很多事,所以我们接收的负面体验往往要多于积极体验,而幼小的我们又没有很好的解读分辨这些信息的能力,导致外界对于我们的伤害是彻底的,结果就造成了自卑的我们。 接着带着这种自卑的我们走向了学校、走向了社会,因为我们是自卑的,是缺乏安全感的,所以我们在向外界索取认可:努力学习、尽力做事,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周围人的认可,但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我们又很难取得成功,当然也就得不到认可。当这一切都得不到的时候,我们会更自卑,从而导致了我们低起点的人生。 无耐的我们带着自卑,带着不配得感,我们只会去选择跟我们平级和不如我们的对象,走向婚姻,完后就是各种的争吵,因为对象是不如我们,所以就应该无条件的对我们好(这是在索取安全感的表现),但在婚姻中,双方是平等的,谁又会一直无条件的对你好呢!所以我们就愤怒、指责对方,但老公也是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他也需要关心和爱,于是不会表达的两个人,都想要索取爱和关心的人,就会火星撞地球,导致了家庭战争的爆发和感情的失败,这又一次加重了自己的自卑和不配得感。 不幸的是在这种混乱中我们有了孩子,自卑的我们,没有安全感的我们,因为从老公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认同和安全感,所以我们开始抓住孩子这颗救命稻草,向弱小的孩子索取我们的价值,于是就对孩子各种的挑剔和不认可,对孩子各种的严格要求,想在孩子的身上实现我们的价值,我没有拥有的,我的孩子一定要拥有;再有孩子培养好了,也会彰显了我们的价值。 由于我们的高要求,孩子做什么我们都看着不顺眼、不满意,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孩子还可以更高更好,于是自卑的我们成功的把孩子也弄自卑、甚至抑郁和精神分裂。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休学和厌学的孩子,看似突然,实至必然。 而孩子的问题,又一次加重了自己的自卑。所以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己,是自己的问题,才导致或加重了孩子的问题。 要想走出这一怪圈,就要增强自己和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及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简单的说就是自己要认为“我行”“我可以”,不断对自己和孩子进行正向强化,当被爱的信念不断得到正常化,就可以有效的解除不配的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