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庸之役是楚庄王上台以来第一次在春秋江湖上崭露头角,强大的庸国居然就这样被一个才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给灭了,这事哄动了整个江湖,也哄动了整个楚国。 在灭庸之役过程中,楚庄王从谏如'流,听取蒍贾的意见,坚决不迁都,对庸军予以迎头痛击。因为军粮短缺,开启各地粮仓,既咨军需,又供百姓,迅速赢得了人心。而且楚庄王在军队里充分尊重将领意见,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还倡导了官军平等,做到大家在同一个灶吃饭,体恤士兵,迅速赢得了军心。再加上他整顿吏治,迅速赢得了朝中各级官吏的拥护。那位荒淫无道了三年的纨绔子弟不见了,一颗春秋江湖上最眩目诸侯明星正在冉冉升起! 楚国内乱结束了,楚庄王政权也稳固了。有人却如坐针毡,那当然是晋国。整个春秋争霸,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就是晋楚争霸。看着楚国恢复了元气,晋国很郁闷。 晋国自取得城濮大战胜利后,一下子成了春秋江湖绝对的盟主。晋文公薨后,晋襄公延续了这个霸主地位。但公元前620年,晋灵公上台了,这是一个喜好声色、不行君道、荒淫无道的家伙,在他领导下的晋国,可谓是民不聊生,晋国的国际地位迅速降低。 更可惜的是,晋国老一代贵族阶级革命家,尤其是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的那一批牛人先后卒了,第二代政治权力核心派搞起了内讧。围绕着中军元帅这个执政地位,晋国开始搞派系斗争。而最后强大的晋国的没落,就是派系斗争的结果。 楚庄王这只大鸟开始鸣叫时,晋国正是赵衰的儿子赵盾当政,而晋国的狐家已经完蛋了,是被赵家给整完蛋的。由于晋灵公的荒淫无道,晋国上层也开始腐败了,并且将这种腐败带到了处理国际问题上。 公元前610年,晋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对郑国表示了严厉的批评,郑国非常不服。郑国本就是楚国的铁杆兄弟,城濮之战后才跟了晋国。十多年来,郑国对晋国一直是小心翼翼的侍候着,但晋国就是对郑国横鼻子竖脸的,这让郑国真的很失望。 晋国当然是郁闷的,本来,晋国可以趁楚穆王崩后兴兵来犯,也可以趁着庸国反叛来给楚国一下子,但他们都失去了机会。机会的失去,原因当然仍旧是晋国自身的政治斗争太激烈了有关。楚庄王现在把目光移向北方,那里,晋国正在做什么呢? 同年,宋国发生了大事,国君宋昭公被杀了。由于晋国是江湖盟主,这种弑君的事件是肯定要管的,于是晋国纠合各国诸侯讨伐宋国。宋国人很聪明,他们给赵盾送去了很多宝贝,赵盾便找了个理由,解散了讨伐大军。明着收受贿赂,这让整个中原各国非常不满。 看到贿赂可以达到目的,齐国也搞起小动作了。齐国与鲁国素有矛盾,于是便出兵征讨鲁国,抢占地盘和人口。鲁国人无奈,便向晋国告状。晋国召集诸侯开会调解,本想为鲁国讨个公道,结果齐国送了一大笔财富给赵盾。结果可想而知,晋国不再管了。 这样的盟主算什么东西?终于,第一个向晋国表示“老子不跟你混了”的诸侯国跳出来了,那正是春秋江湖上最抗打的小强--郑国。公元前608年,郑国宣布背弃晋国,投向楚国的怀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