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神薛岳活了103岁,临死前大喊: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勇敢的芯2 2023-01-11 发布于湖南

穿过历史的烽火狼烟,揭开这位传奇英雄的一生,有无数的辉煌,也有满腔热血无处可撒的无奈。在这位抗日英雄的一生中,可谓是“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薛岳,一代“战神”,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的一员大将。幼时,父亲觉得岳飞是常人榜样,便给他取名薛仰岳,再后来,单名一个岳字。不得不说,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也和岳飞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也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万千。

为什么最后这位战神却落得个,含恨而终,说出来了“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的愤慨之言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传奇人物如此失望。

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少时显才能

在年少时候,薛岳一直发奋学习。努力终将会有回报,1907年,薛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北保定的一所军校。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年幼的孩子,然而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

1910年,薛岳以优异的成绩从保定第一军事学院毕业。因为有军事学校的基础,在1918年加入了由孙中山率领的革命军,任职上尉参谋。后来,他在攻占漳州附近20多个县城中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军事领导才能。

英雄不问出处,一腔热血的薛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军队。1922年,陈炯明叛变,薛岳守护着孙中山以及孙夫人登上永丰舰。在北伐战争中薛岳作为北伐军队的主力,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坚持对抗,最后薛岳被称为北伐军队的模范代表。

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薛岳在东征期间,创立了自己风格的军事作战方法,他通过仔细研习地图,军事要塞的地形,制定特有的战术,在战场上很多时候都能够以少胜多,攻其不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戎马半生,热血难凉

穿过几个历史的时间线,让我们慢慢揭开这个将军的一生,去体会他在历史长河中做出的贡献。

在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南下驻扎在广东一带。在自己人叛变的情况下,薛岳抓住时机与援军一同携手作战。最终因为红军人数较少,部队物资不够充足,被迫撤退。

当然薛岳也不是完全大公无私,在汤坑会战结束以后,他把所占城市的重要职位都交给其亲信占据,自己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后来广东政变,薛岳开始投靠张发奎,所在部队也改为国民革命军四军教导第一师,自此,他担任师长一职。

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时国共党人也发动了起义,在这种交汇状态下,薛岳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后来在支援下,薛岳才占领了起义部队。

1928年,薛岳初露头角,开始投靠蒋介石。然而,让薛岳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投靠令他后来的结局是如此的窘迫。原来,自从薛岳不被蒋介石待见后,就开始隐退生涯:九龙的闲居,后来的反蒋,直到最后以失败告终。

两年以后,中原大战一触即发。薛岳所在部队被截,后路被断。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薛岳主张移兵东南,开始向南京发起总攻,以此让蒋介石腹背受敌,只不过薛岳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因此次战略决策失误,所在部队损失惨重,桂军几乎面临解体的状态。再后来,薛岳被调任柳州,此次调任,薛岳感觉不受重用,国民党内政治斗争风起云涌,难以把控,不得已之下,薛岳开始回九龙闲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