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虽然有多种含义,但现一般多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为经方。 在讲经方的使用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医案。作为住院医师,值班时经常会遇见发热的病人,而这则医案呢,就是我去年值班时处理过的众多发热案例之一。 具体诊断和其他症状就不讲了,我值班那天,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发热,体温38.3℃,结合患者那几天反复发热的特点,稍做思考后便果断予2袋小柴胡颗粒一次性冲服,告知患者服药后体温有可能还会再升高,然后汗出热退。服药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体温逐渐下降,后恢复正常。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结合本人的学习体会和临床经验,简单讲讲经方的使用方法: 一、对症选用经方 对症选用经方,要求我们要熟读《伤寒杂病论》,如果能全文背诵就更好了。然后,临床时根据《伤寒杂病论》条文对症选用经方。比如: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那么,我们临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有使用桂枝汤的机会; 又如《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那么,我们临证见“呕吐,发热”并见者,便有使用小柴胡汤的机会。 对症选用经方,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同为“呕吐”“发热”并见,若其人舌苔黄厚腻者,使用小柴胡汤虽有一些疗效,但依旧会反复出现发热。原因就是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少阳郁火,胆热犯胃”,而后者则可能是“少阳郁火,湿热犯胃”,所以,湿不除则热不退。 二、辨证选用经方 三、抓主症+辨病机选用经方 四、辨病机选用经方 五、辨时间选用经方 六、根据体质学说选用经方。 具体参照黄煌教授相关著作。此不赘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体质是可变的,需要注意动态辨体质选方,这是其一;其二,同一个人,体质相对固定,但疾病的病机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在体质辨证的同时,也要注意辨别病机,不可拘泥于体质辨证而忽略了疾病动态变化的病机。 七、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选用经方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用经方,不是用现代药理学理论指导中医药临床,而是在某方符合中医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选用相应的经方。具体可参考下方的医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