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的使用方法

 经方人生 2023-01-12 发布于四川

经方,虽然有多种含义,但现一般多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为经方。

在讲经方的使用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医案。作为住院医师,值班时经常会遇见发热的病人,而这则医案呢,就是我去年值班时处理过的众多发热案例之一。

具体诊断和其他症状就不讲了,我值班那天,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发热,体温38.3℃,结合患者那几天反复发热的特点,稍做思考后便果断予2袋小柴胡颗粒一次性冲服,告知患者服药后体温有可能还会再升高,然后汗出热退。服药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体温逐渐下降,后恢复正常。

图片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结合本人的学习体会和临床经验,简单讲讲经方的使用方法:

一、对症选用经方

对症选用经方,要求我们要熟读《伤寒杂病论》,如果能全文背诵就更好了。然后,临床时根据《伤寒杂病论》条文对症选用经方。比如: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那么,我们临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有使用桂枝汤的机会;

又如《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那么,我们临证见“呕吐,发热”并见者,便有使用小柴胡汤的机会。

对症选用经方,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同为“呕吐”“发热”并见,若其人舌苔黄厚腻者,使用小柴胡汤虽有一些疗效,但依旧会反复出现发热。原因就是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少阳郁火,胆热犯胃”,而后者则可能是“少阳郁火,湿热犯胃”,所以,湿不除则热不退。

二、辨证选用经方
​为了弥补“对症选用经方”的局限性,便有了“辨证选用经方”的方法。仍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例,如果该患者脉象偏浮或浮弱,病在太阳,为太阳表虚证,当选用桂枝汤;如果该患者脉象洪大,或伴口渴饮冷,二便调,病在阳明,为阳明经证,当选用白虎加人参汤。又如症见“发热,呕吐”,若脉象弦者,病在少阳,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当选小柴胡汤;若脉象微弱,病在三阴,为阳虚阴盛,浊阴上犯之证,当选四逆汤;若大便干结,或腹部胀满疼痛,病在少阳阳明,当选大柴胡汤;若口苦,舌红苔黄厚腻,病在少阳,为痰热犯胃之证,当选用蒿芩清胆汤治疗。

三、抓主症+辨病机选用经方
​比如同为小便不利,根据病机的不同,选方也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五苓散、猪苓汤、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四逆散、茵陈蒿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方的不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为内有水饮;小青龙汤是外有太阳伤寒,内有水饮;猪苓汤为水热互结+阴虚;真武汤为内有水饮+少阴阳虚;四逆散为阳气郁结;茵陈蒿汤为湿热内结;金匮肾气丸为肾气虚弱+内有停饮;五苓散为表证未解+内有水饮(膀胱蓄水)。

四、辨病机选用经方
​比如同样是腿抽筋,阴血不足者,选芍药甘草汤;阳明里实者,选大承气汤;肝苦急者,选甘麦大枣汤。又如运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即取其上焦有郁热的病机,等等。

五、辨时间选用经方
​辨时间选用经方,即根据疾病加重或缓解的时间选用经方。比如早上八九点发作者,属于少阳病,以小柴胡汤类方治之;又如失眠患者夜间亥时至丑时(21:00~03:00)难以入睡者,辨为太阴病,以理中丸、四逆汤、半夏桂枝汤类方治疗。(点击下方链接,学习该类医案)

半夏桂枝汤治疗不寐案

六、根据体质学说选用经方

具体参照黄煌教授相关著作。此不赘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体质是可变的,需要注意动态辨体质选方,这是其一;其二,同一个人,体质相对固定,但疾病的病机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在体质辨证的同时,也要注意辨别病机,不可拘泥于体质辨证而忽略了疾病动态变化的病机。

七、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选用经方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用经方,不是用现代药理学理论指导中医药临床,而是在某方符合中医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选用相应的经方。具体可参考下方的医案。

真武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水肿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