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可夫元帅早年入伍艰苦训练的历程

 James5291 2023-01-13 发布于北京

朱可夫家境贫寒,所以1907年只有11岁的他就被送进莫斯科的一家毛皮作坊当学徒。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毛皮作坊老板的儿子別利欣踊跃参军,并劝说朱可夫也一起去。

朱可夫就找好友伊万诺维奇商量。伊万诺维奇说,有钱的儿子当兵是为了保护家中的财产,你为了什么打仗?是为了被赶出莫斯科的父亲还是被饿肿了的母亲?

朱可夫被说服了就决定不去当兵。别利欣因此把朱可夫臭骂一顿就走了。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战线吃紧,1915年沙皇政府决定提前征召1896年出生的人。朱可夫不得已入伍了。

朱可夫离开莫斯科,一路看见从前线运回来的伤病,又看见阔少爷们花天酒地的生活很是迷茫。但他认定只要我入伍了就要忠诚地为俄罗斯打仗。

1915年世界大战正酣。德奥联军队对俄军发动进攻,俄军损失惨重。沙皇政府不得已征召俄罗斯40%的男子入伍,这就导致了许多工厂停工,大片农田荒芜,人民生活极其困困,不满和反抗的浪潮也是此起彼伏。

前线士兵普遍厌战,开小差很多,并且1915年10月还发生了“干古特号”水兵起义事件。这些都为1917年列宁领导的10月革命打下了基础。

到了部队后,朱可夫被编入预备骑兵第189营。这个营主要是为预备营骑兵部队培养新兵。朱可夫感到很庆幸,他一向喜欢骑兵。

朱可夫和新兵们领到了教练步枪,开始学习各项内务制度和士兵的职责。

俄军等级森严,新兵总是受老兵的欺负。朱可夫他们一到,他们带的香烟和零花钱都被老兵“保管”起来,还吓唬说,除了厕所哪都不能走,否则要送到惩戒营。

第一次列队训练,新兵很紧张。一个新兵走顺拐了挨了排长一脚;另一个新兵踏错步就罚全排重做,害得大家饭都吃晚了。

好不容易到睡觉的时候了。排长又偏偏集合全排唱国歌《上帝啊,保护沙皇》弄到半夜才睡。许多新兵累得只哼哼。这就是朱可夫他们新兵入伍训练的第一天。

终于等到礼拜天,大家都想休息洗澡。可一大清早就被叫去清理操场、擦枪、打扫卫生,给长官擦皮鞋,一直忙乎到夕阳西下。大家满是牢骚,想坐下来写封信发泄一番。但班长猜透了大家心思警告说不要在信里发泄不满,否则信会被扣下,弄得大伙目瞪口呆。

1915年9月朱可夫被派到乌克兰预备骑兵第五团。

骑兵被分为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三种。朱可夫被分到枪骑兵连。到了连里,领到了军服和一匹马“洽谢齐娜姬”。这匹马起先看不起朱可夫,重重地摔了他几次,但越摔这个 年轻人越骑,终于“洽谢 齐娜姬”被驯服了。

在这里朱可夫遇到了两个性格相反的军士。一个是上士杜拉科夫,俄语是傻瓜的意思。但是杜拉科夫一点都不傻,他是一个正派,外表严肃心地善良的人。

他对下级要求很严格,有时士兵会因为一个动作做得不规范受到指责,但他从不冤枉一个士兵,处理问题总是十分谨慎,尽可能做到公道。而且他很关心每个士兵的前途。

训练结束后按照惯例要从训练成绩优秀的士兵中选拔一些进教导队准备培养。但朱可夫很矛盾,他要急着去前线作战。杜拉科夫极力说服朱可夫,叫他不要急着到前线去。

他说我在前线呆过,感到很困惑,我们许多人都糊里糊涂的死去,这到底为什么?杜拉科夫流露出对沙皇政府的厌倦。他语重心长地对朱可夫说,前线你早晚会去的,但现在一定要多学习军事,这对你将来的成长会大有好处。

朱可夫被说服了。杜拉科夫这种带兵方法对朱可夫有影响。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朱可夫始终认为军官必须替士兵着想,要把士兵当成自己的亲人。这样士兵才会把命运放心的交给军官。这种相互信任的官兵关系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与杜拉科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军士是博罗达夫科。他是下士,性格暴躁。 朱可夫听老兵们说,这家伙曾经打掉过好几个士兵的牙齿。不久朱可夫就领略到了这家伙的残暴。白天操练时他违背条例,想方设法折腾大家。大家累得爬不起来,他却得意地哈哈大笑。晚上查岗遇见打瞌睡,就不问青红皂白狠揍一顿。而且他很嫉妒那些读过书的人,认为那些人太聪明了;因此他特别爱整入伍前在莫斯科住过和工作过的人。

朱可夫十分气愤,并和几名同伴商量好要教训一下他。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晚上他们悄悄埋伏在下士必经之路。他刚一走进朱可夫就用雨布蒙住了他的头。几个人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

当时朱可夫做好了可能要上军事法庭的心理准备。这时杜拉科夫打了个圆场把事情搪塞过去。并请求上级把波罗达夫科调到别的骑兵连。

可是,朱可夫的运气不佳,到教导队以后,他又碰上比波罗达夫科更坏教官。朱可夫在他手下经受了百般的刁难和挑剔受到常人难以忍受的严格训练。这倒是促进了朱可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因为这家伙右手食指短了半截士兵们都叫他“四指半”。他对士兵动不动就动拳头,但看到朱可夫身体结实,性格刚强便收起了拳头。进而千方百计使用各种各样的惩罚。为此多次责令朱可夫穿戴全副战斗装备头顶马刀罚站。朱可夫很多时候背着沙袋行军,别人休息他却要在节假日值班。朱可夫没有屈服却把工作做得更好。

后来“四指半”实在挑不出朱可夫的毛病,便改变策略准备拉拢朱可夫。有一天“四指半”十分客气地把朱可夫叫到他帐篷中,先赞扬朱可夫是个有个性有文化的青年,天资聪明学什么都不费劲;随后提出朱可夫可以不参加操练,不用吃苦流汗了,要朱可夫帮他统计报表干私活。

朱可夫拒绝了,并坚定地说他到教导队来,不是为了当一名抄写员,而是为了要认真地学习军事。“四指半”恼羞成怒,让朱可夫等着瞧。

按照当时沙俄军队的规定,教导队中学习成绩第一名毕业时要被授予下士军衔,其余的学员只是授予准军士军衔。同学们都公认朱可夫学习最好,认为他肯定会被授予下士。

“四指半”报复开始了。说朱可夫违反纪律冒犯长官,朱可夫被开除教导队。

朱可夫认为没有办法挽救了,一切都成了泡影。他很失望但不后悔。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朱可夫同排有个士兵的哥哥和教导队长是战友。这个士兵也是“四指半”的受害者。他很替朱可夫鸣不平。于是教导队队长找到了朱可夫了解了情况,撤销了开除朱可夫的决定。

朱可夫参加了毕业考试,让人感到可惜的,是由于这一折腾影响了朱可夫的功课毕业考试。朱可夫没有取得第一名,因而成为一名准军士。

1916年8月朱可夫和14名同伴结束了新兵训练,被直接分配到了前线的骑兵第10师。迎接他的是真正的战斗。

朱可夫之所以在军事生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和他早年这段新兵艰苦训练取得的扎实军事基本技能和如何处理好官兵关系提高战斗力的体会是分不开的。

纵观杰出的军事家,每个人在刚入伍时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他们在以后的军旅生活中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