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病逝后,王位传给了儿子曹丕,曹丕也没惯着汉献帝,在一帮朝臣的操作下,顺利完成了禅位,魏国诞生了,曹丕也就成了魏文帝,追封父亲曹操做了魏武帝。 不过很可惜,41岁的曹丕只做了不到六年皇帝就驾崩了,皇位传给了21岁的曹叡,据史书记载,曹叡跟祖父曹操非常像,自小在深宫长大的他,耳濡目染全是阴谋诡计,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所以从登基开始,就善于使用帝王之术, 对王亲贵族和世族大家制衡术玩到起飞,要让他们有对手,让他们争,让他们斗,让他们对皇帝的一点恩惠都感恩戴德。 而曹丕留给曹叡的四位辅政大臣正好也分为两派:曹真(曹操养子),曹休(曹操侄子)是皇族派, 陈群,司马懿是世族派。 在这个组合里,司马懿是排名最后的,因为从曹操时代,就一直有种说法,司马懿“鹰视狼顾”有反相 所以,曹氏对于司马家族的防备心一直都有,曹操在的时候,一直是压着一头,而且司马懿对曹操有种本能的恐惧,所以曹操时代,司马懿基本是中规中矩,以文官身份自保。 但加入曹丕阵营后,两人成了少有的知己,这既和彼此的政治诉求有关,更和当时的曹丕的处境有关,因为曹丕从来都不是曹操王位的传承首选,自然老大不喜欢,群臣更是会墙头草,很多人偏向了曹植和曹彰,备受冷落的曹丕竟然在司马懿这得到了慰藉。 时间就到了曹叡执政,作为四大辅臣最末,司马懿一直被压制,不过命运的捉弄,在一次次地抵御吴国,蜀国犯边的战斗中,他是做副手,主角死(曹真做大都督战败被诸葛亮气死),做主角,副手死(木门道,一直是曹叡心腹的张郃被司马懿借追击蜀国退兵,借诸葛亮之手射死), 不过,一直不被信任的司马懿还是迎来了一次人生考验,确切地说是命悬一线。 诸葛亮因为身体原因,在第六次北伐中原时,不得不开始采取有别于之前稳扎稳打的策略,开始急功冒进,而司马懿也深知道诸葛亮的用兵习惯,所以就是打算消耗战,击败远道而来又要求速战的蜀军,但百密一疏,最后还是中了诸葛亮的计谋,被包围在上方谷,而之所以中计,是因为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诸葛亮的轻视,撺掇副都督郭淮急功冒进的结果,当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赶紧率部队救援,最终一起陷到了葫芦形的上方谷里,诸葛亮采取了火攻,一时间,烈焰飞天,眼见得魏军就要全军覆没,没想到一场大雨从天而降,这场雨不仅浇灭了这场大火,更是彻底浇灭了蜀国兴兵北伐的决心,这一战后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虽然收拾残兵败将返回了军营,但这个处理方式就非常有意思,前边这么多铺垫,其实想说一个问题,就是司马懿虽然手握军权,但时时处处还在魏国的监视之下,况且那时候的司马懿虽然权力大,但并不是只手遮天,相对于还实力雄厚的皇族派,他还只能做到人臣的本分,但毕竟“冢虎”不是“卧龙”,为了愚忠而愚忠,他为的是保全自己家族,所以当初诸葛亮可以为了正军心,挥泪斩马谡,司马懿不可能为了一个处处对自己心有芥蒂的朝廷,亲手杀掉自己的儿子,要知道,家族对于司马懿来说,那是他存世的动力和奋斗的起因。 那面对朝廷的狐疑,众将的愤怒,怎么才能既保住儿子,又给朝廷一个交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