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我是杨枪枪。 在上一节中,我们了解到阅读与写作对人生的重要作用——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表达心声。两者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共同塑造了我们持续向上的力量。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来说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保持一个最佳的身心状态。 一,早起,让人生变得不一样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习惯论》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了他的习惯,习惯决定着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习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又该如何养成呢?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周岭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个他自己有切身体验的好习惯,那就是“早起”。 在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之前,周岭也曾有过一段日夜颠倒的生活,晚上不舍得睡,早上醒来精神不振,身体状况也不理想。那时的他也想向巴菲特、乔布斯他们一样,过着早起高效的生活,但要做到高度自律的早睡早起,对周岭来说实在太难了。 直到他读完日本作家中岛孝志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才真正开始享受早起的乐趣,因为他在这本书里收获了以下三条人生效率法则: 一是早起的时间规划,看上去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在《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这本书中,作者中岛孝志将一天分成三个8小时时段:第一段是4点到12点,这段时间用来处理之前未完成的任务,或者当天的任务;第二段是12点到20点,这段时间用来铺垫未来的工作安排;第三段是从20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这段时间用来好好休息。这样的时间安排相当于多了一个工作日,而它的代价仅仅是调整了一下睡眠的时间。 二是用生物钟代替闹钟,有利于自然醒来的精神状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入睡,自然醒来。无须设置闹钟,不让突然的噪声惊扰大脑的正常休息,当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我们就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全新的一天。而早睡早起恰好能够实现这种效果。 三是在大脑处于高效的工作时间里,完成最难的任务。人体从黎明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这两种可以让人保持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7点左右,这时,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且,在人体进食后,能量也会在1小时后转变为葡萄糖,输送到大脑,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因此也会提高,大脑的运转速度会迎来峰值,直至4小时后才降到谷底。 所以,早起,让身体顺应规律,抓住效率高峰期,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会冥想,保持情绪稳定 说完早起的习惯后,我们接着来看看保持情绪稳定的修行方式:冥想。 冥想,是让大脑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深度放松与修复。看似闭目养神,调节呼吸,其实是在修炼“元神”。而冥想的修炼难度,则在于能否专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很难做到全神贯注,放松自我。 因此,作者推荐用“七个小球法 ”来唤醒注意力,帮助我们进入冥想的最佳状态。对于大脑来说,在短期内,通常我们只能记住七个左右的信息,再多了也就记不住了。 所以,在冥想过程中,我们仅需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也就是说,让七个小球同时做这一件事,如果其中某个小球“走神”了,把它柔和地拉回来即可。坚持这种练习,你就能养成专注的习惯,并让大脑得到同步的放松。 三,运动,让身体紧跟灵魂的脚步 如果说冥想是放松灵魂的修炼,那么,运动就是唤起身体机能的修行,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好的事物都存在正相关性。意思就是说,假如一个人身体好,那么他也会是一个头脑聪明的人;而一个智商高的人,他的运动细胞也不会太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运动能够调节人体的各种激素,使人达到最佳状态,使身体这个内部生态系统充满能量和活力。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长此以往,一些不愿意运动的人则更容易滋生焦虑、抑郁、消沉、低落等各种不良情绪,并且压力产生的毒素会破坏大脑中几十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逐渐使大脑的部分区域萎缩,这就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 而另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好消息是: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根据脑科学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们运动能够启动“神经新生”,让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同时由于注意力、意识和运动脑区之间有大量重叠,所以运动也可以直接从物理上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自控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运动不仅能使人身材更好、精神更佳,同时能增强大脑功能,提升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让人创造更大的成就,获取更多资源。 所以说,运动不仅会使一个人拥有良好体魄,还能让我们耳聪目明,精力充沛,保持最佳的前进状态。 好了,以上就是本节共读的全部内容。那么说到这里,关于《认知觉醒》这本书的共读,也就接近尾声了。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会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总结。 让我们下节再见。 |
|
来自: 昵称65158185 > 《认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