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2015年孙子带借条讨要,结果怎样?

 laoyu2012 2023-01-14 发布于云南

上世纪20年代,正是国内形势混乱之际。本来互为合作伙伴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产生矛盾,最后分崩离析。国民党开启了剿共活动,大量共产党同志遭到迫害。这是红军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没有钱、没有粮、没有高级军火,有的只是一颗火红的赤子之心。

图片
然而,就算是面对这么苦难的局面,红军同志们依旧恪守不拿民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从未向老百姓要求过什么。这种朴实的革命精神打动了湖北孝感的一位村民,他的祖上有些积蓄,在村子里算是富裕人士,于是老人慷慨解囊,拿四百大洋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
图片
当时的领队队长涂杏觉得不该白收这笔钱,于是就给村民留了张欠条,表明红军有借必还的态度。时至今日,拿出四百大洋的村民早已去世,而他的孙子从老人的遗物中找到了这张欠条。因为家中有一些困难,他在2015年拿着这张凭据向有关部门反映,他能要到这笔还款吗?

01 军民鱼水情

1927年,中共合作彻底崩塌,国民党方面发动剿共计划,致使无数共产党统治受到压迫和伤害。共产党人痛定思痛,决定独自完成革命大业,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全国各地频繁爆发大规模起义,其中就包括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
图片
如此高调的反抗活动,让老百姓们看到了红军反压迫、闹革命的决心,可是这也让红军成了国民党阵营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仗着自己势力庞大,想尽一切办法封锁红军的物资路线和粮草途径。这一招真是太黑了,导致红军战友们一度过得十分困难。
其中的红一军团在调整战略路线时路过了湖北孝感一个小村庄。当时的红一团几乎走到穷途末路,没钱、没军火、没物资……可是就算是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红一团也没有向当地老百姓们伸过手。就怕村民们看见士兵害怕,稀里糊涂地就把东西交出来了,这对红军的口碑不好。
图片
当时孝感有一位老地主家庭,主事的刘长银听说了红军对革命精神的坚持,一下子很感动。他见了当时红一团团长涂杏一面,两人相谈甚欢。随着对涂杏的了解加深。刘长银注意到红军此时真的很困难。
刘家祖上是富裕人家,攒下了有不少家底。刘长银就想捐一笔钱给红军,支持他们闹革命。那可是在1929年,刘长银出售阔绰,一捐就是四百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当时国内的普通家庭一个月收入也就几块大洋而已。
图片
涂杏可不敢收这笔善款,直叫刘长银收回去。可是刘长银却说:都拿出来了,哪有收回去的道理?经不住对方的劝告和坚持,加上队伍确实很需要补给,涂杏就把大洋收下了。但这钱只能算是红军借的,不是白拿。为了表示红军有借必还的态度,涂杏给刘长银写下一张欠条。

02 多年后的缘分

红一团在孝感停留的时间不长,身上的作战任务实在很重,准备好补给后红军就离开了。他们是去支援苏区的反围剿对抗战。可惜的是,这次战斗并没能成功,红军只好暂时放下苏区这块根据地。同时因为和国民党军队兵力相差太大,红军不能硬碰硬,而是选择走上长征道路。
图片
而刘长银也就和涂杏断了联系,在他的一生中也只有1929年跟红军人士有过具体接触。那张手写欠条,被刘长银当作一份特殊的纪念品珍藏在铁盒中。很显然,他并不打算向红军讨回那四百大洋,而只是将这次捐献当作一次善行。
十几年过去,刘长银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见证了国家的危难、疾病和阵痛,最终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宣布成立的那天,刘长银打心眼里高兴,时隔多年,他又一次见到了红军这支热血澎湃、不甘服输的顽强军队。
图片
杨长银还拿出当年涂杏写给自己的欠条,跟儿子讲起了自己和红军的故事。儿子没想到父亲和解放军有这么深的渊源,他郑重其事从刘长银手中接过欠条,小心保存起来。时光荏苒,刘长银和他的儿子都相继过世了,欠条流传到孙辈杨明荣的手里。
杨明荣也知道爷爷和红一团之间的故事,他十分看重这张传家宝,小心翼翼的将他装在盒子里,又把盒子藏在衣柜深处。为了防止发霉受潮,还要放上一块崭新的香皂。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困难。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变迁,刘家家境不复往日风光,甚至显得窘迫起来。
图片
老祖宗有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可见财富的传承向来不是个容易的事情。曾经祖上富裕、一出手就是四百大洋的刘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十一世纪的杨明荣生活很困顿。尤其实在工作和成家后遭到很多打击,一度连温饱线都要守不住。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衣柜深处那张泛黄的欠条,可不可以将这笔钱要回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呢?说干就干,杨明荣带着欠条回来老家,将欠条的来历解释一番。杨明荣的情况一下子引起当地部门的高度注意,工作人员提出先给欠条做一次鉴定。

图片
03 结语
毕竟经过几十年时光的风风雨雨,这张欠条也称得上很有价值的时代文物了。最后经过专家评定,这张欠条确实是1929年的产物。又等待了一段时间,2015年时杨明荣最终收到了“还款”四万元整。
一张小小的欠条,不仅仅是刘长银和红一团之间的情谊纪念,还是一个世纪时间内中国奋斗史的证明。这令我们又一次对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感到动容,当初的改革和斗争是多么不容易。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