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百练:虎雏再遇记(沈从文)

 一中大语文 2023-01-14 发布于福建

文本一:

虎雏再遇记(节选)

沈从文

四年前我在上海时,曾经做过一次荒唐的打算,想把一个年龄只十四岁,生长在边陲僻壤,小豹子一般的乡下人,用最文明的方法试来造就他。我把那小子放在身边,勒迫他读书,打量改造他的身体,改造他的心,希望他在我的教育下将来成为一个知识界伟人。谁知不到一个月,就出了意外事情。那理想中的伟人,在上海滩生事打坏了一个人,从此便失踪了。一切水得归到海里,小豹子也只宜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他的生命。我明白闹出了乱子以后,他必有他的生路。但每当我想及自己所做的那件傻事时,总不免为自己的傻处发笑。这次湘行到达辰州地方后,我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那只小豹子。除了手脚身个子长大了一些,眉眼还是那么有精神,有野性。见到他时,我真是又惊又喜。当他把我从一间放满了兰草与茉莉的花房里引过,走进我哥哥住的一间大房里去,安置我在火盆边大柚木椅上坐下时,我一开口就说:“祖送,祖送,你还活在这儿,我以为你在上海早被人打死了!”他有点害羞似的微笑了,一面为我倒茶一面却轻轻地说:“打不死的,日晒雨淋吃小米苞谷长大的人,哪会轻易给人打死!”我看看他那双大手以及右手腕上那个夹金表,就明白我如今正是同一个大兵说话,并不是同四年前那个“虎雏”说话了。于是我且学做军官们的气魄向他说:“我问你,你为什么打死人?怎么又逃了回来?不许瞒我一字,全为我好好说出来!”他仍然很害羞似的微笑着,告给我那件事情的一切经过。到我生长的那个石头城苗乡里去,我的路程尚应当有四个日子,两天坐原来那只小船,两天还坐了小而简陋的山轿,走一段长长的山路。路上过关越卡,且得经过几处出过杀人流血案子的地方,若没有熟人,可真有点儿麻烦了。于是第二天这小豹子就同我一起上了路,在船上我得了同他对面谈话的方便,方知道他原来八岁里就用石头从高处砸坏了一个比他大过五岁的敌人。上海那件事发生时,在他面前倒下的,算算已是第三个了。近四年来因为跟随我那上校哥哥驻防溆浦,派归特务连服务,于是在正当决斗情形中,倒在他面前的敌人数目比从前又增加了一倍。他年纪到如今只十八岁,就亲手放翻了六个敌人,而且照他说来,敌人全超过了他一大把年龄。好一个漂亮战士!船上他一切在行,篙桨皆能使用,做事时灵便敏捷,似乎比那个小水手还得力。船搁了浅,弄船人无法可想,各跳入急水中去扛船时,他也就把上下衣服脱得光光的,跳到水中去帮忙。(我得提一句,这是十二月!)当他跳下水去扛船时,我记起四年前他在上海与我同住的情形。当时我曾假想他过四年后能入大学一年级。现在呢,这个人却正同船上水手一样,为了帮水手忙扛船不动,又湿淋淋地攀着船舷爬上了船,捏定篙子向急水中乱打,且笑嘻嘻地大声喊嚷。我在船舱里静静地望着他,我心想:幸好我那荒唐打算有了岔儿,既不曾把他的身体用学校锢定,也不曾把他的性灵用书本锢定。这人一定要这样发展才像个人!他目前一切,比起住在城里大学校的大学生,开运动会时在场子中呐喊吆喝两声,饭后打打球,开学日集合好事同学通力合作折磨折磨新学生,派头可来得大多了。等到船已挪动,水手皆上了船时,我喊他:“祖送,祖送,唉唉,你不冷吗?快穿起你的衣来!”他一面舞动手中那支篙子,一面却说:“冷呀,我们在辰州前些日子还邀人泅过大河!”到应吃午饭时,水手无空闲,船上烧水煮饭的事完全由他做。

(节选自沈从文《湘行散记》)

文本二:

 我生长于凤凰县,十四岁后在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个地方大约住过七年,我的“青年人生教育”恰如在这条水上毕的业。我对于湘西的认识,自然较偏于人事方面。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幼贵贱,生死哀乐种种状况,我因性之所近,注意较多。去乡约十五年,去年回到沅陵看了看,新陈代谢、人事今昔情形不同已很多。然而另外又似乎有些情形还是一成不变。我心想:这些人被历史习惯所范围、所形成的一切,若写它出来,当不是一种徒劳。因为在湘西我大约见过两百左右年青同乡,谈起国家大事、文坛掌故、海上繁华时,他们竟像比我还知道的很多。至于谈起桑梓过去当前情形,却茫然发呆。人人都知道说地方人不长进,老年多保守顽固,青年多虚浮繁华,地方政治不良,苛捐杂税太多,特别是外来人带着一贯偏见,在各县以征服者自居的骄横霸蛮态度,在兵役制度上的种种苛扰。可是都近于人云亦云,不知所谓。大家对于地方坏处缺少真正认识,对于地方好处更不会有何热烈爱好。即从青年知识分子一方面观察,不特知识理性难抬头,情感勇气也日见薄弱。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心情实在很激动,很痛苦。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因此这本书的最好读者,也许应当是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与这个地方荣枯永远不可分的同乡。

(节选自沈从文《湘西》)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回忆“我”强迫虎雏读书失败的教育经历,表明了“小豹子也只宜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他的生命”的观点。

B.虎雏在寒冬里主动去帮助水手扛船的这一细节,突出了他勇敢热情的性格特征,也饱含着作者对他的赞赏之情。

C.“我”与虎雏再次相遇,他与学校里的某些大学生迥然不同,我感受到了他身上保留的性灵美,心中不免庆幸。

D.沈从文创作大量关于湘西的作品,是出于热爱故乡、讴歌美好人性以及批判青年知识分子情感勇气薄弱的目的。

2.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虎雏”“小豹子”都是对主人公祖送的特定称谓,运用比喻突出了他浓厚的野性气息。

B.“最文明的方法”“知识界伟人”均是反语,调侃了“我”曾试图改造虎雏的荒唐想法。

C.“打不死的,日晒雨淋吃小米苞谷长大的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虎雏旺盛的生命力。

D.文章在叙述与虎雏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引入地方民风的介绍,使内容丰富,有地域特色。

3.文本一两次写虎雏“害羞似的微笑”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4.沈从文说在他关于湘西的作品中,有“隐伏的悲痛”,请结合两则文本,概括并分析其“悲痛”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批判青年知识分子不是目的。

2.B 解析 都不是反语。

3.①“害羞”表现虎雏面对长者、尊者的提问时依然有着乡下孩子的腼腆质朴;②“微笑”表现虎雏虽野蛮粗鲁,但有基本的道德修养;③与虎雏勇敢野性的一面形成反差,丰富了人物形象,突显了他的人性美。

4.①为质朴野性的人性美的消失而担忧,从文本一中“我”庆幸虎雏野性的质朴的人性美没有被改造可知。②为湘西的古老文明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破坏而悲伤,如从文本二中作者说“外来人带着一贯偏见,在各县以征服者自居的骄横霸蛮态度”可知。③为青年对故乡缺乏认识,漠视遗忘自己的故乡而痛心,如文本二中作者说大家“对于地方好处更不会有何热烈爱好”“这本书的最好读者,也许应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同乡”等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