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1)

 莫负烟霞 2023-01-15 发布于广东

谨以此笔记向已故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致敬!

厥阴病之乌梅丸

338.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一。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对现代人而言,蛔虫病已经很少见到了。记得我小时候的农村,还经常见到小孩子得蛔虫病。当然那个时候大家都吃“宝塔糖”,并没听说过乌梅丸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的主要方剂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并非仅仅治蛔虫病。

乌梅丸证的核心病机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乌梅丸这个方子的组成充分体现了寒热并用的特点,干姜、细辛、附子、蜀椒、桂枝都是辛温药(其中蜀椒和细辛有杀虫作用),黄连、黄柏是苦寒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乌梅酸收,能保肝阴、敛肝气。

所以,只要存在上热下寒的核心病机,不管什么病,都可能用到乌梅丸。如果死扣字眼,把乌梅丸局限在蛔虫病的治疗,那就等于把医圣留下的一颗宝珠给扔了。所以胡希恕老先生反复叮嘱,读《伤寒论》千万不能死于句下(《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冯世纶主编)。

可惜的是,高等中医学院校教材《方剂学》亦将乌梅丸立于“驱虫剂”条目下,将该方功效定位于驱虫治蛔,大大局限了该方的临床应用。

当然,理解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并非易事,需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其他资料综合研判。

从上下文看,厥阴病的提纲(326条)首先给出了一些提示。

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这些都是明显的上热表现。由于上热的同时还有下寒,所以还有“食则吐蛔”和“下之利不止”。

消渴”未必是糖尿病,就是老想喝水,饮不解渴。主要喝热的,偶尔可能也想喝凉的,但真喝了凉的又不舒服。

也有些人是既怕冷又怕热,比如睡觉时总想把手脚伸到被子外面,但真伸出去了又怕凉不舒服。这也是寒热错杂的表现。

气上撞心”,咳喘就是这种感觉,干咳,少痰,空空地咳,觉得气憋不住,喉咙深处一阵发痒,有一股气冲上来就咳喘。

心中疼热”,有时候莫名地感觉到胸腔内一阵疼热,好似热水咽下去太快把胸腔里面烫到了那种感觉。

饥而不欲食”,因为有上热,知道饿,想吃东西,但真吃了又不舒服,吃得不多。

除了“(上)热”,同时还有“(下)寒”。比如胃怕吃凉的,经常拉肚子,小腹冷,腿脚冰冷等等。

但上述只是厥阴病的典型症状,不是全部症状。死记硬背这几个症状是远远不够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只有抓住“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这个核心病机,才能够应变无穷。

比如,我得乌梅丸证(详情见后),一个明显症状是右耳朵里面隐隐作痛,是那种上火的痛。但不是肿痛,外面摸上去没有异常,就感觉里面的神经在抽痛。原本我以为是少阳证,那时正好在服用柴胡类方剂,以为很快能好。后来才发现不对劲,柴胡剂喝了根本没用,那里继续隐痛。最后诸证合参,确定是乌梅丸证,才知道这种上火的隐痛其实是“上热”的表现。

我的这段经历恰好说明,识别乌梅丸证,光靠典型症状是很难的。还得从别的地方找证据。

比如328条,关于厥阴病欲解时。

328.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伤寒论》对六经之病,都给出了疾病向愈的“欲解时”。厥阴病的欲解时是从丑(1-3点)至卯(5-7点)。

我刚学《伤寒论》的时候,从不把这个“欲解时”当回事。很对前辈大家也说,这个“欲解时”只是一个说法,临床价值十分有限。

但是后来,我接触了一些道医的内容,对经络循行产生了兴趣(可参考祝华英道长写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我逐渐意识到,经络循行对于我们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比较好的参考作用(但不要理解为机械的对应关系)。

就以厥阴病为例,足厥阴肝经的循行时间是丑时如果病人的症状常常在凌晨一点以后表现明显或激烈,就可以考虑厥阴病。如果还有上热下寒的表现,就可以考虑乌梅丸。

这里讲到了经络循行的时间,顺便再说一下经络循行的路线,有时候对于准确判断疾病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看一下《灵枢》记载的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看看下面这张示意图,可以得到更直观的印象:

图片

在足厥阴肝经循行的路线,如果出现明显症状,再结合前面所说的信息,可以更有把握确定乌梅丸证。

当然还有脉法。乌梅丸证的脉像通常是寸关部浮弦、尺部沉无力,或者浮取弦有力、沉取无力。简单说就是上盛下虚或外盛内虚。

总结一下厥阴病的乌梅丸证:

1. 核心病机是上热下寒,找到上热和下寒同时存在的证据。

2. 病情往往在凌晨1点以后加重。

3. 足厥阴肝经循行的地方可出现明显症状。

4. 脉像为上盛下虚或外盛内虚。

只要符合以上病机,甭管什么病,都有使用乌梅丸的机会。比如慢性腹泻(“久利”)、长期偏头痛等,只要符合以上病机,用乌梅丸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下面讲我自己的一段相关经历。

2020年初,我生了场病。刚开始喉咙肿痛,后来就一直咳嗽。并没有发热头痛等症。这个咳嗽差不多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各种方法我都试过,也请教过一些中医朋友,消炎止咳的西药也吃过,都没用。

主要是干咳,空空地咳,痰很少,能咳出痰就觉得很舒服。咳中带喘,总觉得气憋不住。感觉胸腔深处中脘位置有块粘痰,每过几分钟就一阵发痒,气就往上冲(“气上撞心”),然后就一阵空咳。但是那块粘痰的位置太深,咳嗽所牵动的肌肉根本作用不到那里,所以就白白地干咳一阵。

后来我就放弃了,不再吃药。前后折腾了两个月,慢慢好了。但那段经历之痛苦,是我自己成年以后的生病经历中绝无仅有的。

康复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直在寻找答案。

直到最近,整整两年之后,我才找到答案。

前段时间新冠感染,后期还有些许咳嗽,我服用橘枳姜汤后咳嗽已去十之七八(相关经历前文已述)。后一天正好家里有事,我忙了一下午,衣服汗湿了好几次。到晚上发现身体不太舒服,头胀痛,咳嗽又起来了(干咳,空空地咳)。但没有发烧怕冷等症。我想可能是累着了,歇一天就好,不准备吃药。

谁知,歇了一天,头胀痛没有任何缓解,咳嗽也更厉害了。到第二天晚上,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否则会越拖越重。

这时候我还注意到一个症状,右肋骨下边缘靠侧面的位置(章门穴)明显拘紧,甚至有点往里抽的感觉。又发现头痛主要偏右边,也就是厥阴肝经经过的位置。而且,咳喘厉害的时候,常常半夜两三点醒一次。还有这段时间右耳朵里面仍时不时隐痛,加上平时就容易腹泻,典型的上热下寒。再给自己摸了摸脉,寸关浮弦,尺沉弱,右尺尤甚

诸证合参,确定是乌梅丸证无疑了。

虽然《伤寒论》没有一个字说乌梅丸可以治头痛、咳嗽,但只要核心病机对上,用就是了。

另外我搜了下网络,看到顾植山教授用乌梅丸治久咳的一个医案(链接:https://www./read/f14e874f651749b1.html)。这下心里更有底了,晚上11点多,我爬起来给自己弄药:

乌梅30克,黄连9,黄柏10,炮附子6,干姜9,细辛5,桂枝6,当归12,党参15,百部10,紫苑15,白芍15,炙甘草10,生姜3片,大枣5枚。

12点多煮好药,本来准备等第二天早上再喝。但是咳得实在受不了,就先喝了一杯(一共煮了四杯)。药喝下去没十分钟,浑身一阵细汗,头疼就明显减轻了。还是咳嗽,但隐约觉得咳得畅快些,不全是干咳,有一两口痰了

等了个把小时,又喝了一杯。这杯喝下去没多久,咳嗽频率就明显降低了,气憋不住的感觉大为缓解,咳到痰的次数好像越来越多。大概半个多小时,不知不觉睡着了。

次日早晨起来,一阵猛烈咳嗽,居然咳出来好几口极粘滑的痰涎。咳完觉得舒畅很多,原来胸腔深处那块粘痰堵着的位置感觉基本通畅了,那块粘痰似乎也消解了大半。真没想到,治蛔虫病的乌梅丸,化痰的力量竟然这么大。

我突然想到了两年前的那段咳嗽经历。那种空空地咳喘的感觉和这次是一样的,而且病机也对得上。两年前是从喉咙肿痛开始,那明显就是上热嘛;下寒自不必说—我素体虚寒,而且发病前曾陪家人去北方旅游,主要在室外玩冰雪,保暖不够。另外我还记得,那时候咳嗽最厉害的也是后半夜,凌晨一两点以后,常常因憋喘而咳醒。

但两年前,我对厥阴病乌梅丸的认识十分肤浅,不知道从厥阴病的核心病机、发病和欲解时间、肝经循行等方面综合判断。加上那时候还不太会把脉,所以根本没想到过用乌梅丸。好在身体的自愈能力尚可,痛苦地咳了两个月以后,阴极阳生,最后好了。如果我当时就懂得乌梅丸的适用证,原本两三副药就可以解除自己的痛苦。

《伤寒论》就是这么难读,你把每个字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在那些简短的条文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病机。只有读懂了简短条文背后的病机,并且能够将表现各异的病症准确地归结到对应的病机上,才能发现《伤寒论》的巨大价值和无限魅力。

有人想当然地以为,《伤寒论》是两千年前的书,不能治现代人的病。实际上,《伤寒论》不仅能治,而且效如桴鼓。

所以真正该问的是:这本两千年前的书,有几个人真的读懂了?

张仲景在两千年前写下了《伤寒论》这本伟大医学著作,至今仍有无数国人从中汲取无尽的灵感。《伤寒论》的存在,不仅让张仲景的名字永远光耀中华史册,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感到由衷自豪。

最后,必须说明:我不是也无意成为职业中医,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我只是将我的学习所得分享给大家参考。您觉得有用,那是最好;您觉得没用,不看就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请务必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第一时间寻找合格的合适的医疗资源进行对症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