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泄泻』脾中积热型小儿泄泻

 zd山笑 2023-01-15 发布于江苏

脾中积热型小儿泄泻

证候表现:汤氏云: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此证当以小便赤少,口干烦躁为验。

病因病机:乃脏中有积,或因乳母好饮酒,或嗜热物,或生下伤湿蕴热

处方:治法当用钱氏白术散渴去木香用之,五苓散(惊(去桂亦可服。其热甚者四逆散,大柴胡汤(俱伤寒)去大黄,服之殊验也。更用黄连丸(疳)等剂,亦佳。调中汤(痢)去大黄,加黄连枳壳

病因病机:大抵始病而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真气夺则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久泻元气虚寒,当参前证治之

处方:黄芩汤治下利而头痛胸满,口苦咽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浮大而弦者,或协热而利者。黄芩(一两半)芍药甘草(炙。各一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枣子一个,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呕者,加半夏一两二钱半,生姜煎。

处方:(张涣)清胃散治挟热泄利。川楝子黄柏(微焙炙)当归(洗,焙干)地榆(炙)黄连(去须炒。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乳食前。

处方:香连丸黄连(姜汁拌炒,二两)木香(煨,半两)上为末。陈米饭丸,绿豆大。米饮下一二十丸,亦可调六一散。

出处:《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七脾脏部(上)(集)·泻(篇)

原文:热泻汤氏云:小儿热泻者,大便黄而赤,或有沫,乃脏中有积,或因乳母好饮酒,或嗜热物,或生下伤湿蕴热,医者不明,但用豆蔻、诃子等药服之,如水浇石,既不识其证,故不辨其冷热,用药又不得其法,焉能取效。此证当以小便赤少,口干烦躁为验,治法当用钱氏白术散渴去木香用之,五苓散(惊(去桂亦可服。其热甚者四逆散,大柴胡汤(俱伤寒)去大黄,服之殊验也。更用黄连丸(疳)等剂,亦佳。调中汤(痢)去大黄,加黄连枳壳。如夹热而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呕者加半夏。又有挟热泻痢而小便秘涩赤甚者,加减四顺清凉饮(里热)治之,即止。薛氏云:右腮色赤,饮冷,胃经实热也,用泻黄散(脾)。恶冷喜热,胃经虚热也,用白术散(渴)。右腮及额间俱赤,心脾翕热也,用泻黄散加炒黑黄连。若左颊右腮俱赤,肝火乘脾土也,用四君子汤(吐泻)加柴胡。若儿暴伤乳食,用保和丸(宿食)。乳母尤当忌厚味,节饮食,若乳母停食所伤,致儿吐泻等病,当治其母。大抵始病而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真气夺则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久泻元气虚寒,当参前证治之。黄芩汤治下利而头痛胸满,口苦咽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浮大而弦者,或协热而利者。黄芩(一两半)芍药甘草(炙。各一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枣子一个,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呕者,加半夏一两二钱半,生姜煎。〔张涣〕清胃散治挟热泄利。川楝子黄柏(微焙炙)当归(洗,焙干)地榆(炙)黄连(去须炒。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乳食前。香连丸黄连(姜汁拌炒,二两)木香(煨,半两)上为末。陈米饭丸,绿豆大。米饮下一二十丸,亦可调六一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