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Ta说建筑】寒冬里的暖阳:壁炉

 黄之中 2023-01-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去年,我们跟随上海建筑师“宿新宝”老师,从“修缮师”的角度领略了许多优秀建筑背后的建造故事,看到了建筑中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所蕴藏的工艺之美。

今年宿新宝老师又将在【听Ta说建筑】栏目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内容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红衣白胡、憨态可掬的圣诞老人背着大包礼物,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顶,或是纵身一跃入烟囱,或是把礼物从烟囱中送到家中,这是小朋友心中关于圣诞节的美好童话。童话中,烟囱下正是冬日里的壁炉,宛如燃烧在家里的太阳,为全家人带来温暖团聚与黄色的光。
图片

近代报纸中圣诞老人从烟囱发放圣诞礼物的形象

根据1927年12月24日《The China Press(大陆报)》改绘

壁炉Fireplace,顾名思义,是装在墙壁上的火炉。依靠火炉辐射热量是传统住宅室内取暖的方式。罗马时期房间内由火盆或者火炕供暖,而沿墙壁设置炉膛和烟道取暖的壁炉一般认为首创于中世纪,开放式的炉子被移到房屋靠近墙壁一侧,通过高耸的排风罩将烟通过烟道排到室外。

壁炉作为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伴随侨民一同来到上海,成为上海近代建筑室内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视觉焦点。壁炉也是室内空间的核心组织元素,人们的栖居、生活都围绕着壁炉展开。

炉膛、烟斗、烟道和“四件套”

基本功能的壁炉由炉膛、烟斗、烟道和室外的烟囱组成,而壁炉形式的多样则由装饰丰富的壁炉套来打造。

作为室内取暖设备,炉膛向房间半开放,内部摆放炉架和燃料,炉膛要长期经受一千多度的高温,因此炉膛地坪(底盘)多为石材,炉膛内采用耐火砖砌筑,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同时炉膛墙壁表面受热均匀,不对建筑的墙壁产生伤害,充分发挥壁炉的安全供暖功能。炉膛上部为覆斗形的烟斗,将烟气聚集后通过烟道从高出屋面的烟囱排出。

图片

炉膛、烟道构造示意

来源:根据《实用砖工程建筑详图》改绘

壁炉的燃料有柴木和煤炭等不同类型。以柴木燃烧为例,壁炉内的柴木摆放也有专门的要求:将大木头放在靠墙墙角而非炉架(薪架)上,这块木头称为“炉背大木头”(Backlog)。炉架上靠近炉口位置摆放大块整木,再在两块大木头间的炉底上满放小木片、松毬或干树皮等易燃物。在两大木间的炉架上摆放细枝和引火物(如浸过火油的锯屑)。全部摆放安置完成后再在炉架下生火,引燃壁炉内柴木。

图片

壁炉内柴木生火方式示意

来源:1943年《科学画报》第9卷第10期

用于排烟的烟道,是在砖墙砌筑时预留出以砖为模数的烟道空腔,就普通住宅来说,烟道尺寸多为1/2*3/4砖或3/4*3/4砖。根据近代文献记载,烟道的横截面尺寸和炉膛开口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烟道横截面面积不小于炉口面积的十二分之一,如果炉口过大或烟道较小时,就会将炉底垫高或者在炉膛口上方增加厚铁皮来降低炉口高度。

图片

砖砌烟道构造示意

来源:根据《实用砖工程建筑详图》改绘

从烟道尺寸看,大则不过180*180mm,显然是圣诞老人无法容身的,且纵身跃下无异于飞蛾扑火。可见,童话是美好的,礼物还是要靠自身奋斗的。

此外,在使用中还有配套的工具用于打理、疏通和清扫壁炉,但随着壁炉取暖功能逐渐丧失,这些配套工具留存至今的已经非常稀少,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历史照片来见到。常见的壁炉配套工具有铁铲、钳子、拨火棍和灰刷,称之为壁炉“四件套”,也有另配工具支架的,合称“五件套”。

图片

1926年虹桥老宅照片中体现的壁炉四件套工具

照片来源:《虹桥源1号》

建筑风格的室内延续:壁炉套

近代建筑中的壁炉不仅出现在花园住宅、里弄住宅中,在旅馆、公寓、学校、办公等公共建筑中也可以见到装饰精美、特色突出的壁炉。人们围绕着壁炉栖居、工作、生活,无论冬夏,壁炉都是室内空间的视觉焦点,也是室内装饰风格、空间主次关系的重要象征物。

壁炉的装饰风格主要依靠炉膛以外的壁炉套来体现。壁炉风格也是建筑风格的室内延续,也可以分为新古典、文艺复兴、巴洛克、装饰艺术派等,但也如同近代上海建筑,其风格也具有很强的折衷与混合性。

简易的壁炉套多为木制,由两侧支柱衬托横梁,横梁上做托板用于摆放饰品,整体上形成一个“Π”形的门字独立框架。门字框内中心为耐火砖砌筑的炉膛,炉膛周边多做彩色釉面砖装饰。

图片

形式简单的门字框壁炉套(虹桥老宅) 

SFAP摄影

在门字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古典主义细部形成更具有装饰性的壁炉。如支柱改为古典柱式,横梁则采用额枋、齿饰、茛苕叶等装饰成古典建筑的檐部,壁炉套就俨然是一个微缩版的古典建筑的立面门套。

图片

爱奥尼柱式与额枋檐口组成的壁炉套

(外滩29号原东方汇理银行壁炉)

采用古典柱式支撑额枋檐口的模式也见于石材或仿石的壁炉套,柱式的形式也不局限于希腊和罗马柱式,近代西班牙风格建筑中也常见西班牙所罗门绳柱承托檐口的西班牙式壁炉,与建筑风格浑然一体。

图片

所罗门绳柱承托檐口的西班牙式壁炉

(孙科住宅)

如同建筑一般,除了采用古典柱式承托额枋外,也有采用雕塑来做立柱装饰的,雕塑形象有人立像和动物立像,而在上海近代建筑中又以动物立像更为多见。

图片
图片

某近代建筑中采用翼狮立像作为壁炉立柱

当房间需要更加高大的壁炉作为空间核心时,常采用“上下叠合”和“内外套叠”的方式形成室内通高的组合壁炉。

“上下叠合”的组合式壁炉是在“门字形”壁炉套基础上,上下之间如同建筑般叠加排列形成与墙面等高的二层甚至三层框架组合。与视线同高的上层作为装饰重点,采用代表建筑风格的山花、柱式和各种装饰;而下层则相对简化,采用立柱承托横梁的门字形形式。

图片

“上下叠合”的组合式壁炉上部采用体现建筑风格的山花、柱式(上海市文联大楼)

SFAP摄影

除“上下叠合”外,高敞的大空间也有采用层层“内外套叠”的组合壁炉形式。如前文所述,炉口的尺寸要与烟道截面积有一定比例,因而炉膛本身尺寸一般是相同的,于是就在这个功能意义上的壁炉之外套叠放大的巨型壁炉套,形成不同层次和尺寸的壁炉组合。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舞厅的壁炉,东西墙面上是与房间通高的带覆斗巨型壁炉,大壁炉套为立柱横梁门字框,额枋上有代表美国的星条徽章和Columbia Country Club的CCC缩写符号,而大壁炉套内部则蕴藏着实际意义上的炉膛和小壁炉套。这样的“内外套叠”式巨型壁炉也见于中福会少年宫的大厅内。

图片

与房间通高的带覆斗“内外套叠”巨型壁炉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胡义杰摄影

图片

近3米高的“内外套叠”巨型壁炉

(中福会少年宫)

壁炉套作为建筑风格的室内延续,在“中国固有式”建筑内也有了中国化的装饰处理。典型案例见于1934年《中国建筑》上刊登基泰工程司设计的南京外交宾馆图样,其中壁炉立面采用清官式做法,须弥座、雀替、阑额、斗拱、和玺彩画一应俱全,炉口采用了官式的拱券门形式,等比例缩小后成为了炉膛口。

图片

“中国固有式”建筑中的中式壁炉形象

(南京外交宾馆图样壁炉详图)

来源:《中国建筑》第二卷 第十一-十二期

图片
图片

外交宾馆壁炉立面炉口造型(左)

与旧上海市博物馆拱门(右)比较

除了木、石材壁炉套外,也有一些装饰简单、通体瓷砖的壁炉,作为非主要房间或公共通道内的壁炉使用。瓷砖壁炉虽然相对造价低廉也便于日常打理,但通过定制不同样式、模数的瓷砖和多样化的拼贴方式,也实现了其装饰性和多样性。

图片
图片

非主要空间内装饰简单、通体瓷砖的壁炉

装饰壁炉套与无火电壁炉

随着建筑中管道暖气的应用普及,秋冬取暖的壁炉逐渐丧失实用功能,但作为文化象征,壁炉还继续作为房间视觉中心承担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建于1923年的卜内门洋碱公司大楼五层大会议室,室内整体布置全覆盖的柳桉木护壁,在主墙面中心设置了壁柱和通高的壁炉。虽然这个壁炉并无炉膛、烟道,完全是一个大理石组成的装饰构件,但也以极具仪式感的方式限定出了这个房间的核心位置。

图片

装饰性壁炉以极具仪式感的方式限定出空间中的核心位置(卜内门洋碱公司大楼)

SFAP摄影

1920年代初期,在炉膛内通过电加热的无火电壁炉也进入上海,与装饰性壁炉套相结合,增加壁炉仿真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辅助采暖的效果。

通过一张1934年雷士德工学院原校长办公室照片,可见校长李赉博(Bertram Lillie)背后为采暖用暖气片,而另一侧则为现代风格的石材壁炉,而炉膛内正摆放着插电的无火壁炉。

图片
图片

原校长办公室内暖气片与壁炉同在,壁炉炉膛内摆放着无火电炉(左),壁炉现状(右)

 SFAP摄影

所谓无火电炉(Electric Logs for the Fireless Fireplace),实际上是用赤陶模仿带树皮的原木样式,通电后电阻丝发热从而模仿柴木发热。在1920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英文杂志》上就刊登过此类产品的介绍。

图片

炉膛内的无火电炉介绍(左)

与陶制电炉产品图片(右) 

左图引自:1920年《英文杂志》第6卷第2期李培恩《Electric Logs for the Fireless Fireplace》

此类仿柴木无火电炉多放置于石材壁炉炉膛内,壁炉不设烟道,多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突出标志即在其炉膛内留有胶木电插座。

图片
图片

现代风格的石材壁炉和炉膛内预留的电插座

壁炉曾经是近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寒冷的季节中融化深埋人心的对凛冬将至的恐惧,也构成了人们围炉而聚的生活场景。

如今,壁炉不但作为历史建筑的重点保护部位予以保护保留,同时也是温暖和相聚的象征,暗含着“家”的隐喻,为使用者带来冬日的温暖和滋养。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