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网上的一段小女孩报警的视频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向民警哭诉每次她和弟弟吵架,爸妈都会把责任推到她身上,挨打的永远是她。 “他们从小教育我,说生弟弟就是为了让我有个伴,但我并不想要这个伴啊,我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他们!……我永远比弟弟大,难道我要让他一辈子吗?” 小女孩声泪俱下的“声讨”,不仅让视频中的大人们哑口无言,也让视频外的我们沉默了。 ![]() 很多父母生二胎之前如果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家大宝的想法,等到二胎生下来之后,就会像视频中的小女孩父母一样,天天为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而头痛。 我的好友玲还没生,就已经为这个问题头痛了。 在得知妈妈怀上二胎后,她家大宝就表现出极大的抵触情绪,觉得自己的爱被妈妈肚子中的宝宝抢走了,孩子天天哭泣,甚至让妈妈放弃肚子中的宝宝。玲无奈地问我要怎么办? 在处理两个孩子的关系时,父母简单说一句“大的要让小的”,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使家庭和谐呢? 另一个好友娴的二宝来得也很突然,是在大宝生日当天发现的。在大宝吹灭生日蜡烛的那一刻,娴告诉大宝他即将要做哥哥的消息。大宝听到后,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表示很开心。 娴说那个笑容至今还印在她的脑海里。 两个好友的大宝面对二胎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把即将到来的弟弟妹妹当成敌人,一个则把弟妹当成“生日礼物”。 我和玲都很好奇娴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在怀孕期间,娴就经常跟大宝一起看有关妈妈怀孕过程和二胎关系的绘本,让他知道自己当时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现在妈妈肚子里的弟弟或妹妹就和他一样,也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 现在看来,这种教育的方式效果很好。大宝通过看绘本,明白了自己和弟弟妹妹一样,都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爱的结晶,他就不会排斥弟弟妹妹的到来。 ![]() ![]() 全书16开大小,彩铅手绘风格,文字较少,图画场景较多,孩子可以通过故事场景中,了解到大黑熊与小男孩之间的幽默、暖心的二孩家庭故事。 故事从一只大黑熊追着一个小男孩开始。看得出小男孩很怕大黑熊,可是即使害怕,他隐约又觉得大黑熊应该是自己的家人。 因为正文的第一页写着“献给我的父母和身边那些待我如家人的人——无论他们像不像熊。”所以这本书里的大黑熊,比喻的应该就是小男孩的哥哥或者姐姐。 让我们继续看这本书里的小男孩与大黑熊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启迪。 ![]() 书本最开始,小男孩说“我跟一只大黑熊住在一起,他嗓门好大……” 他不喜欢大黑熊,还试图让爸爸妈妈赶走大黑熊,但是爸妈还是把大黑熊当家人看待,他为此感到很苦恼。 书中父母对待大黑熊和小男孩的方式不偏不倚,值得我们借鉴。 好友娴在得知怀孕后,就选择如实告诉孩子实情。 在她怀孕的每一个月份中,都与大宝分享当时他在妈妈肚子里时的状态,自然而然,让大宝对肚子里的小宝宝产生亲切感。 二宝出生后,随着弟弟的月龄增长,娴会去翻看大宝对应月龄的照片或者小视频,并告诉大宝,当时他像弟弟这么大时,妈妈是如何照顾他的,这让大宝有了一个认知: 原来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爸爸妈妈关爱的,那我也要像爸妈一样爱护弟弟。 娴还会告诉大宝,弟弟现在还小,她需要花很多精力照顾弟弟,但是没关系,爸爸陪伴大宝的时刻会更多。 这时爸爸就充当了妈妈的角色,陪大宝洗澡、读绘本等等,让大宝完全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在减少。 她也会教育大宝要让着弟弟。 她经常对大宝说爸爸妈妈很爱他,弟弟没来之前,他们只有他一个宝宝,但是弟弟到来后,爸爸妈妈就是要照顾两个宝宝,所以弟弟没有哥哥幸福,作为哥哥要更加去爱弟弟,来弥补弟弟缺少的那几年关爱。 大宝的爸爸也会跟他说,你是我的玩具,弟弟是你的玩具,爸爸如此爱护玩具,你也要像爸爸一样。大宝很认可爸爸妈妈的话,他特别愿意去爱这个弟弟,一直很爱护弟弟。 ![]() ![]() 书里的小男孩刚开始对大黑熊的评价是这样的:“霸道、吃个不停、强壮、跑得飞快”,他试图跟妈妈告状,家里有一只大黑熊,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帮助。 ![]() 很多父母在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关系的时候,多半是通过打骂,让一方妥协,或者让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孩子,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 看看绘本中小男孩与大黑熊的相处模式,是不是觉得父母不应该去干涉两个孩子之间的问题呢? 无论谁对谁错,父母都不要偏袒其中一方,当两个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由他们自己来处理,如果孩子无法处理时,父母可以作为听众倾听,作为旁观者给予引导,而不是作为判官来断定。只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才会让两个孩子都信服,可以更好地促进两个孩子的情感交流。 ![]() 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或者现实生活中,看到很多弟弟妹妹是制造麻烦的人,但是实际上,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能只归因到弟弟妹妹一边,哥哥姐姐也是需要行为引导的。 正如大黑熊与小男孩,虽然矛盾不断,但也常常互相关照。 正是在小男孩被欺负的时候,大黑熊挺身而出,让他看到了大黑熊身上的闪光点,再回想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便放下了隔阂。 孩子之间的矛盾,要让两个孩子自己去处理。引导孩子去发现他人的优点,才能轻松化解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娴家的两个宝贝,也经常会为了玩具、绘本、食物发生争执,但是她并没有像其他妈妈那样吼孩子,而是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从不参与两个孩子之间的争执。 她让两个宝贝自己去感受对方是自己的家人,两个人要懂得理解对方,包容对方。 她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告诉哥哥要多关爱弟弟,而弟弟要多听哥哥的话,不要捣乱、调皮,一家人就是要好好地爱彼此。 慢慢地,两个孩子发现原来有个伴儿是多么重要,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对方的好,然后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 二胎家庭,家长平衡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对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也大有帮助,他们会比别人更懂得去体谅他人、关爱他人、成就他人。 ![]() 故事的最后,揭开大黑熊的秘密,原来它是小男孩的姐姐。姐姐告诉小男孩:“我告诉过你我不是大黑熊。”小男孩:“嘻嘻,你就是。” 有什么比一只大黑熊更好的吗?两只。是呀,两只黑熊才是最好的亲人。 此时,我们能够看到,小男孩的心理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他从排斥姐姐,转变为从内心觉得自己跟姐姐是一家人,他深切感受到了姐姐对他的爱护,也感受到了一家四口和谐有爱的氛围,这才是最有爱的一家人啊! 好友玲在面对不平衡的家庭关系时,试图通过寻求外界帮助来解决大宝的心理问题。 而好友娴选择了直接告诉孩子事实,让大宝直接参与处理家庭关系,让他明白自己是家里的重要一份子,因而获得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两种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你怎么看呢? ![]() 作者 | 语梵:新媒体运营,小星星首席作者,人生信条自利利他,做温暖别人的小太阳️ 主编 | 星星妈 排版 | 知乎诺麻 ![]() ![]() ![]() ![]()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将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我家有只大黑熊》实体书一本。 本期活动时间: 7月17日-7月22日晚18:59止 活动内容: - 将本文转发至朋友圈,截图保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