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数上面几条龙|98%的人答错了

 国宝绘说话 2023-01-16 发布于河南


就是它,你找到了几条龙?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E:5条

如果是新手可能一条龙也找不到,

因为这些弯曲的线条充满了神秘,

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暗藏玄机,

告诉我,你选的几号?

如果还不确定,

或者无从下手,

可看以下提示,

高手可以忽略!


正面

背面


提示一:器物名称

这是一件春秋时期风格的和田玉质龙纹玉牌


提示二: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作为上层垄断的享用资源,其制作体现的是当时社会最高生产力水平。其器型纹饰的变换,反映了统治阶层的审美标准的变化,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的取向。

由于图腾承续的关系,以龙为题材的玉器是统治阶层精神思想最直接的反映。此外“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民族图腾的演进过程,在历史各个时期的玉器上都有很充分的体现,并延续至今。

从早期新石器大量用于祭祀活动的玉琮、玉璧自商周渐趋减少,或功能渐趋失去,到西周中期,其主要功能多为规范行为等级的礼器,玉器的发展逐渐进入“王玉时代”,其功能有了规范阶级等级象征的意义。

从出土的西周玉器来看,龙纹造型基本有统一规范,工艺以“一面坡”“双阴挤阳”为主,各地区出土件的风格加工工艺大同小异,在制作上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是制玉人不能逾越的。

以此对照春秋时期出土的玉器,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以龙为题材的玉器明显出现了很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装饰纹饰的多变性:突破了西周玉器龙纹饰的程式化模式,各地出土玉器龙纹饰的图案有明显的差异,这也许是受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影响,割据诸侯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标准要求所造成的。纹饰更加丰富、并精心提炼,变得图案化、概括化,同时出现更具抽象概念的几何图案

二、加工工具的多样性:通过对这一时期出土玉器加工痕迹的观察,不仅有西周主要的一面坡加工痕迹,有现在有些学者提出的用砾石刻划加工痕迹,还有出现典型的直砣加工痕迹,而且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现,不仅仅是个例。

三、工艺表现的渐进性:从早期多是平面玉器表面琢饰阴线图案,有单阴线、双阴线等渐进变化出压地起突的浮雕工艺的出现,为其后战国玉器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地区风格的差异性:从陕西、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出土器来看,这些原属秦、齐鲁、虢、晋等诸侯国的玉器,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审美取向明显不同。


提示三:吴越地区春秋玉器龙纹特点

春秋时期/ 玉覆面扬州博物馆/藏

这件浅褐色玉质,质地细润的玉覆面,从不规则的器形和不完整的图案看,明显是一件改制器,原应为春秋时期的一对玉琥。一面饰纹,另一面无纹。或许在佩戴过程中破损了,然后把它直接改制成叶片状的两件,在古代帝王的葬制中作为玉覆面来使用,覆盖在眼睛部位。

龙首的主要结构造型用双阴中宽线勾勒,不同于西周的一宽一窄线的表现,这种线形的出现代表此时已经是成熟期的春秋典型风格。从艺术性格来看,显然圆润很多,并且龙首纹饰经过了简化,只保留了基本的构成元素,摒弃了所有繁文缛节的装饰,显得言简意赅,却又不同于秦式玉器的直来直往,宛转曲线呈现优美的韵味。

龙首纹的基本构成元素在这里都清晰的表示出来,并且简化提炼到极致的效果。有的龙纹可能因整体布局需要而缺失舌部或鬣部,但一般都会保留圆形的眼睛,因此一般找到眼睛就能找到龙纹。


提示四:隐藏的眼睛

春秋/龙凤珮/赵卿墓出土

这件玉器出土于山西,为春秋晚期作品,龙的形态已经有很大变化。整体呈现“s”形,原本龙纹构成的图案元素都凝缩成不同的节点,如同一个个逗点并且凸起,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原来平面的龙纹图案开始向三维立体变化。

这些逗点又有不同的形式,有些带尾巴,有些两三个联在一起,有的带着柄;后朝在对它的表述定名上也各不相同,有“乳钉纹”、“谷纹”、“蝌蚪纹”、“勾连云纹”等,且不管图案在后朝演化过程中又被附着什么特殊含义,最初,这些逗点就是在龙纹图案造型中的关键节点。

下面我们把这件玉龙身上的节点描摹出来,稍微联想一下就可以找出暗藏的三条龙纹。

暗藏的龙纹已经用蓝色标注,单独比较一下龙首纹构成的基本要素都可以找到。卷起的鼻子,下卷的舌头,颌关节节点,扬起的鬣部等。最左边龙纹的眼睛用凸起逗点代替,另外的两条为无眼龙纹,这种现象在秦式玉器中也经常出现,归为龙孕育成长的现象。

比较一下山西出土的三件龙纹玉器,把其中较为典型的龙首纹罗列出来,可以清晰的看出龙首纹饰演化的过程,早期较为具象的龙首纹慢慢到中期开始抽象化,符号化再到晚期开始突破平面的束缚,浮雕立体的龙形造型慢慢呈现出来了。


综上所述

这应该是一件春秋中期吴越地区的龙纹玉器,龙首的主要结构造型由双阴中宽线勾勒,线条圆润,纹饰简化,共雕刻有4个龙首,3个带眼龙首和1个由于打孔而隐藏的龙首,所以正确答案是D,你答对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