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中国结婚率为5.22%,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不想结婚?

 谢耳朵馆长 2023-01-16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民政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的结婚率为5.22%,全年预估只会有不到700万对新人结婚,创下42年来的新低。
而在2013年还有1347万对,短短八年时间直接缩减了一半。而在这几组数据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态度。
婚姻是什么?是两个鲜艳的红本吗,还是两个亲吻的新人?婚姻其实是一则契约,他约定双方相互忠诚、相互扶持,并在法律上确定婚姻关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在古时,结婚都是要三书六聘,八抬大轿的。可以见得,结婚,从古至今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可为何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了呢?
在浏览各个媒体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有关女性不愿意结婚的理由,却鲜少有人聊聊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不想结婚了。
在河北有一对情侣,女生27,男生28,女生农村的男生市里的。这对情侣谈了七年,可是在买房的时候出了问题。
男方给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一起出首付写两个人的名,一个是男方出30万女方出10万,写男方的名。
但是女方希望不出钱,且加名,彩礼可以少些。但是说彩礼的时候女方要求16万,男方也就不乐意了,这个婚礼也就谈崩了。
正如以上这个案例,彩礼和房子,也就是物质要求阻拦了很大一部分男性的脚步。在这个消费水平日益增长,但是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的环境下,高价的彩礼和车房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从小男性接受的教育便是要有责任感,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他们也无法反抗这些高价彩礼和房车需求。
但同时,他们也确实无法负担起这些经济压力,更不愿意榨干自己的父母去承担这个压力。所以他们宁愿不结婚,毕竟婚姻成本真的是很大的。
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可以增高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但是如今的情形,结个婚都需要掏家底,确实是与婚姻的本质背道而驰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男性相比于女性会更爱自由。曾经的男人容易给自己套上枷锁,于是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执着前进。
但如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变成了利己主义者。这里的利己主义并非贬义词,在受到各方文化冲击的情况下,我们越来越重视“本我”,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感。
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们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重视自己的需求,不随意“牺牲”自己。
所以男性也渐渐地摆脱了枷锁,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在自己还没有确定好人生目标的时候便踏入婚姻是不理智的。
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爱”是很重要的,以致很多恋爱脑都是女性。
而对于男性来说,理解和接纳是更重要的,相同的,男性更需要自由和空间。而大部分时候,婚姻都会让男性觉得不自由。
曾经有个已婚男性跟我说,每天下班后踱步回家的时间是他觉得最舒服的时候。可见,自由和空间对于男性来说有多么重要。
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渐丰富的社交媒体,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我们被各种社会信息包围着,但我们最容易捕捉到的信息反而是那些负面的。
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相恋二十年却背叛老公的妻子,看到老婆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不是自己的。
要知道,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被“单身主义”熏陶着,浸染着,久而久之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且当前网络环境较为恶劣,男女对立现象严重,男性受到了过多的职责与批判,也算是苦不堪言。
在各个社交媒体下都能看见各种对立的言论,这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的打击都是剧烈的。
男性接触此类负面的信息越多,越会容易产生厌女的情绪,并产生移情,会觉得自己以后结婚了也会这样。
看到了那么多的案例,男性自然也会对婚姻慢慢失望,选择做单身贵族,起码不会被背叛,也不会当冤大头。
在当前男女对立的严峻形势下,结婚率低下也是自然的。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婚姻的负面态度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依然希望大家对“爱”保留一份真诚,保留一份期待。所谓“祝有爱者有爱,无爱者自由”。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