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州村名与古遗址那些事儿

 姓氏文化藏谱馆 2023-01-16 发布于山东

​村名是一个地理实体共同约定的语言代号,是人居环境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

莱州市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约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聚居。夏有过国,春秋时为莱子国,汉置掖县,唐为莱州府,府治在掖县(今莱州市)。

历朝历代建村数连年增加,其中以明朝移民建村最多,达805个。这里就写写以古遗址命名的村庄。

以古国古城命名的村

三山岛镇过西村。公元前694年(东周庄王姬佗三年),方、国二姓居此立村,因在过国以西,取村名过西。《莱州市志·大事记》载:“过国乃寒浞代夏相称帝后,封子浇于过,为过国。过城在今莱州市城北20公里的过西村东。后来,夏帝相之子少康四十岁时,灭浇于过。”由此可见,过国是一个古国,过西村也是一个古村落。全村现有750多户,2340多人,曾是过西镇政府的所在地,社会文化活动、经贸活动都很活跃。现归三山岛镇辖。

程郭镇的东西程郭庄、曹郭庄等,都是古沙丘城外围的村庄,曾驻有卫城军队,所以村名都与城郭有关。沙丘城遗址在现在的侯家水库以东、歇山以西,相传为商纣王所筑跸宫。1957年调查时,四周城墙残基高约1.5米,有北、西、南三门,城外有城壕。城东壕外约50米处有古墓,石兽犹在。1983年普查时,遗址破坏严重,城墙残基仅存约600多米,高1.4米。程郭庄是明洪武二年,程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属沙丘城外围村庄,驻有卫城军队,故取名程郭。清初,村庄扩大分为东西两村。曹格庄是洪武二年,曹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属沙丘城外围村庄,驻有卫城军队,故得村名曹郭庄。

古城遗址东北有村落名石柱,现属平里店镇。明洪武二年,任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西南临沙丘古城遗址,存有石人、石羊、石狮及石柱,故取村名为石柱栏。1968年,简称石柱。

另据有关资料载,城港路街道的连郭庄也曾是沙丘城外围的驻军之地,故名连郭庄。平里店镇的西北障,曾是沙丘城设鹿砦为城郭之处,有聚落曰“北障”。可见当年沙丘古城城郭之大。

以古墓冢命名的村

驿道镇朱汉村。明洪武年间,王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此处当时有座关帝庙,庙内磬上刻有“诸韩”二字,故取村名诸韩。清初演变为朱汉。有资料称:“诸韩”乃“诛寒”的谐音,是夏代诛杀寒浇之地。韩浞曾封子浇为过国君,后被夏帝相之子少康所灭。《四续掖县志》“冢墓篇”说:“浇墓,在六区朱汉乡朱汉村东里许,土人相传为寒浞子浇墓。”

郭家店镇古村。南宋淳熙年间,宋姓由掖城北关迁此立村。村东有一座庙,庙碑上刻有“古有村”三字,由此取村名古村。尹洪林著《莱州市历史大事考记》说:汉朝康王是刘邦分封天下时,对同姓的康王封为胶东王,长居东莱。康王的爵位是世袭的,到了汉武帝时,康王名刘贤,他的三儿子刘吉性情古怪,凡事反着干,你说东他说西。老师教他一个“魚(鱼)”字,他偏说这是个“牛”字,说是在田里,有头,有四个蹄子。教他“牛”字,他说有尾巴,两边有刺,这才是个“魚(鱼)”字。刘贤死前选好了西山墓地,他知道刘吉不会听他的话,就想了个办法。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选了两个墓地,一个在西山,一个在东山。阴阳先生说东山风水好,我死后你们要把我葬在东山上。”说完他就安心了,他知道刘吉一定会反着干,把他葬在西山上。但刘贤死后,刘吉却说:“我长这么大,父亲的话我都没有听从,如今父亲死了,我得听他这一次的话。”于是下令把刘贤葬在了东山岭上。兄长拗不过他,他母亲哭着骂他“妖孽种”。当时有人在康王墓前守坟,后来就发展成村落,取名古有村。

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明洪武二年,陈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据传,曾有一位武官统兵在此安营扎寨,故取村名军寨址。村北有一大土堆,传说为当年的点将台。《掖县志》和《莱州市志》都说,“一门三相”即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三位宰相,他们的祖籍都是军寨址村。传说,村北有古冢,高大嵯峨,为吕氏祖茔。此消息传出,盗墓者频至,村里不得不派人看守。吕蒙正写的劝诫太子的千古奇文《寒窑赋》成为古代教育的奇文典范。

以古军事遗址命名的村

驿道镇迟家。明初,迟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西有一烽火墩,而取名墩上迟家。1958年简称迟家。该镇西赵村,明末,赵姓由西北障迁此立村,村北有一烽火墩,故取村名墩上赵家。1958年为区别于东赵,以其方位更名西赵。

烽火墩即烽火台,也叫墩堠,因烧烟常用狼粪,又名狼烟台。

金城镇新城村。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为防倭寇侵扰,官府在今金城镇万家村北海岸筑一土城,名曰“王徐寨”,驻兵防守。清初,土城被风沙所埋,遂南移。后在此建村取名新城。原寨北村庄都冠以“城后”字样。如城后万家、城后王家、城后曲家、城后刘家、城后张家等。

沙河镇东英(营)村、西英(营)村、营里、军营子,夏邱镇的营里村,都因曾有军队在此设过营地而得名。

金城镇的马塘村、驿道镇的驿道村、沙河镇的驿塘村,都因附近有驿站(官府在驿道上设置的为传递公文的人员休息和换马匹的场所)而命名。

以其他古遗址命名的村也有不少。比如,三山岛镇的马坊村。据《莱州府志》载:“隋大业七年,为东征高丽(今朝鲜)官府征调三十万夫役……造战舰三百艘于东莱。”当时曾在此处喂养过役马。大业十一年,孟姓居此立村,取名马坊。三山岛镇仓上村。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建有仓房,以贮备粮草。北宋天禧元年,高姓迁此立村。后来,杨、安、曲、王、梅、于诸姓相继在此落户,取名仓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