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位同事来找我,说为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儿来咨询病情。 她女儿27岁,20天前出现发高烧,咽痛等症状。17天前,孩子不发烧了,症状也开始缓解。没多久就开始上班去了。 3天前,孩子出现了胸闷,胸痛和心悸,乏力的症状。去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给她查了肺CT,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同事来找我后,我和孩子通了电话,问了一些情况。 孩子的胸闷、胸痛、乏力的症状比前一天更严重,不发烧的情况下,心跳有每分钟近100次。 我让孩子去找当地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就诊,重点要查心肌炎的一系列指标。 这就是很多人都会关心的,新冠病毒感染后,自己会不会患心肌炎的问题。 在2022年9月1日,我国台湾地区的疫情发布会上,着重说明了两名二十多岁女性的死亡个案。 这两名20多岁女性,都没有慢性病史,都接种过三剂新冠病毒疫苗。 其中一例个案2022年8月21日出现恶心、呕吐、冒冷汗、全身无力、咳嗽症状,至急诊抽血检查发现心肌酶谱升高,于当天住院。 入院后出现心因性休克、心脏收缩力弱,疑似心肌炎,核酸检测阳性确诊。(Ct值18) 该病例经过积极治疗仍病况恶化,不幸于8月27日过世,死因为心肌炎并休克及新冠肺炎,怀疑为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爆发性心肌炎。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心肌炎的问题。 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心肌发炎了。 心肌炎的病因很多,感染、自身免疫性因素和各种理化因素,均可导致心肌炎。 比如,国外有大量文献报告了,打了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有很少量的人会出现心肌炎。 其中,病毒感染为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 能够导致心肌炎的最常见病毒有:柯萨奇B组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人类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单纯疱疹、脑炎/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已经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观察,都已经确认,能够导致感染者可能患上心肌炎。 一方面,新冠病毒病毒可以直接造成心肌损害,引起心肌炎。 另外一方面,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心肌受损。新冠病毒感染后,会有多种细胞因子和NO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害。 研究认为,打了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有很少量的人会出现心肌炎,也可能与这种机制相关。 目前文献研究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心肌炎的概率为打新冠病毒mRNA疫苗后的10倍。 综合文献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心肌炎的概率在十万分之四到七之间。 从发病机制上看,我们很难在感染新冠病毒后预防患上心肌炎。 虽然各家研究结果数据有不同,但是我们大概能够知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一万人中,发生心肌炎的不到一人。 那么,怎么来判断,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不会有心肌炎呢?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感染后,有症状的大部分人,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咽痛、肌肉痛、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在3到4天后会慢慢缓解。 如果在感染新冠病毒1到3周内,上面这些症状已经缓解了,却再次出现以下症状,我们就要警惕了: 1、胸痛、胸口压迫感或不适症状。 2、乏力,越来越严重。 3、心悸(心跳不规则、跳拍或“颤动”),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安静休息的时候,还有心跳快,甚至超过每分钟100次。 4、运动耐受不良,如走几步路就会很喘、没有力气爬楼梯。 5、 出现晕厥(昏厥)。 6、出现呼吸急促。 医生问完病史,听了心脏后,还要查一些指标,来看看,有没有患心肌炎。 当然,首先要查核酸或者抗原,确认新冠病毒感染。 心肌炎患者心电图会显示 ST 或 T 波异常、异常 Q 波、房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及新出现的心脏传导阻滞等心律不齐。 心脏X线检查:可检测心脏的形态学变化。大部分患者心影不大;部分患者可发现心影扩大。 心脏彩超可以判断是否有心脏扩大、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心脏收缩功能、心包积液等。 心脏磁共振对于心肌炎的诊断比较有价值。 实验室检测:心肌炎患者会出现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B型利钠肽(BNP)或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还可提示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也会有升高。 如果诊断了心肌炎,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你是不是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也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新冠病毒导致的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在80%,但是度过难关后,长期预后也良好。 除了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大部分新冠病毒导致的急性心肌炎预后良好,有一半的人,会在2到4周内恢复健康。少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发展到心肌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