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吉林延边的上海知青 摘要:本调查报告采集50多位留守延边知青的信息。将留守在延边的上海知青生活状况分成三种类型,即养老无忧型、生活一般型、勉强度日型。基于调查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颇具参考价值。 1 导言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知青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延边的上海知青,是特殊群体之中的“特殊群体”,是上山下乡运动的遗留问题,这也是无法回避的历史问题。从1969年3月1日起,先后共有17785名上海知青响应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来到延边各地插队落户。到延边的知青以67、68届初中生居多,也有少量的“老三届”高中生,他们当时的年龄大都在十七八岁左右。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有大批知青通过招工、上学读书等途径离开了延边;1979年前后,知青大返城,大部分知青通过病退、困退、上学、招工,逐渐回到了南方或者上海安居创业;1999年前后,许多留在延边工作的上海知青,通过提前退休,携带家眷,回到了上海颐养天年。 据统计,目前留在延边的上海知青大概有100名左右,占1.8万名上海知青的0.5%。 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为什么不回上海安居?难道他们不喜欢生养过自己的上海?不言而喻,有社会问题,也有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他们当前生活得怎么样?他们的婚姻问题,经济问题,创业问题,子女就业问题,身体健康问题,他们当前有什么困难,这是知青研究的空白点,这也是本调查要研究的问题。 留守珲春的上海知青赵忠烈夫妇 2 调查的目标与方法 (1)留守在延边农村上海知青生存状况 (2) 留守在延边城市上海知青生存状况 (3) 留守知青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生存状况: (4) 返城上海又回到延边生活的知青生存状况 (1)上门走访:从2012年开始,我关注留守延边的上海知青群体的生活状况,走进了几十户知青的家,面对面地采访他们的生活状况,详细记录了他们生活与诉求。 (2)电话或者视频采访: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利用QQ视频、微信视频等等手段,采访路途比较遥远的,交通不便的留守知青,累计视频采访达280多小时,电话采访达50多次,时长30多小时。 (3)随机抽样采访:利用受访者参加聚会,活动,进行随机采访,多达30多人次。 留守延边上海知青 3 调查过程 (1)从2012年开始,为了获取《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生存状况》的客观数据,笔者足迹涉及延边各地,行程几千公里,背着采访包,完全自费坐大巴、高铁、拖拉机,甚至牛马车,爬山涉水,走进几十户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的家庭;以一个知青运动的亲历者身份,去记录周围其他亲历者的生活轨迹;积累的50万字的资料,认为能够系统地记录留守延边当地的上海知青生活状况。本调查为日后研究知青这一段空白历史,留下了重要资料。 (2)目前,延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任何档案部门,存有记录留守上海知青的档案,在这些职能部门里无法找到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相应的资料,尤其是对这些留守知青生存状况,从官方途径无从考证。更没有一个政府部门在专门关注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的生活状况,或者出台帮助留守上海知青解决生活困难的措施。 (3)由于延边州有6市2县,面积达4.33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目前留守在延边的知青达100名左右,分散在全州各地。在这8年的采访之中,笔者跑了5市2县,也只采集到50多位知青的信息,调查报告里反映的31位留守知青的信息,只占留守知青人数的31%,所以调查报告难免挂一漏万,有一定的局限性。 4 调查中的阶段成果 通过8年的调查(2012年5月---2020年12月,2021年8月结题),积累了文字资料50多万字,在《今日头条》《老知青家园》《上海知青网--吉林频道》《上海知青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表了知青采访文章50多篇,个别文章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出版了知青题材的纪实性文学著作《岁月留痕》。 5 分析与思考 (1)留守延边农村上海知青中,女知青居多,大部分都是在下乡初期,嫁给了当地的农民留在了农村。当年她们有的出于感情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只是为了生存;或者想逃避繁重的劳动,觉得嫁给当地年轻人后生活有一个依靠和改善;这些女知青原来上海家庭生活条件不好,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收入少,无暇顾及下乡的她们,因此幻想通过婚姻来获得喘息的机会,为了能够在困境中活下去,为了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她们别无选择。另外,这些留守农村的知青,大部分文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受到当地风俗影响,一般都生有2-3个子女,而且子女的文化水平也都不高,在农村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者副业生产。 守延边的上海知青藤长根 (2)留守延边城市的知青,都是参加工作后,由于回沪定居无望,上海能够接纳他们的亲人少之又少。亲人们会用一种异样眼光看他们,怕与他们争夺父辈的房产,在上海亲人的眼里,回沪知青是另类,是不受欢迎的人。知青即使回沪,住房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经人介绍,与当地年轻人建立了感情,70—80年代在当地成家立业。 (3)留在州府延吉市的上海知青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大部分退休前都有稳定良好的工作,有的是科局级干部,有的是高级工程师,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老师,部分是工人,他们本来想在上海买房子,然后回去养老,2000年以后眼看着上海的房价一天天地涨,本人的工资加上存款无法再在上海买房安居,所以最后选择在延吉市养老。目前大部分都过着无忧的生活,都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 (4)返城上海又回到延边生活的知青,在上海拿着延边当地发给的养老金,两口子每个月加起来5000元左右(2020年数据),生活真的很拮据,同时不能生大病,因为没有一定经济条件来治疗。有的上海住房狭小,有的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出去租房子每个月高达几千元的租金(虽然政府有一定的补贴,但远远不够);有的寄宿在父母亲戚家,非常不方便;有的人虽然自己有住房,但由于考虑到孩子结婚需要住房,也只能把狭小的住房让给子女住,自己回到延边来养老;有的无法适应上海夏天的酷热或冬天的湿冷,特别配偶是当地人,由于亲属都在延边,想回到延边老家养老的愿望强烈,因此最后还是回到延边。 (5)这些留守知青,回到上海,上海人会当他们外地人;回到延边,当地人会称呼他们上海人,所以严格地说,他们是一群没有归属感的群体。 5.2.1 据调查统计,留守知青的配偶100%是当地人。 5.2.2 由于各人生活经历、文化水平、能力等等因素,目前养老与生活的质量有较大差别。笔者把他们分为:养老无忧型,生活一般型,勉强度日型三类来加以量化分析。 留守延边郑云志老师和他夫人于淑荣 (1) 养老无忧型:有一定的学历、一定的职称;退休前曾经是干部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两口子养老金加起来在8000—10000元左右(2020年数据);住房宽敞,子女有学历有固定工作;目前身体健康的,占受访者的23%。 (2) 生活一般型:退休前是企业编制,两口子养老金加起来5000元左右(2020年数据);大部分在城市有住房,子女有固定工作;目前身体尚属健康,占受访者64 %。 (3) 勉强度日型:退休前企业编制,目前仍然在农村生活;子女的文化不高,无固定工作;或者丧偶;本人身体有病,需要政府托底的,占受访者的 13%。 王龙娣,卢发君夫妇 5.2.3 目前留守延边上海知青户口迁回上海的有11个人,占受访者的35%。 5.2.4目前留守延边上海知青户口虽然没有回沪,但也享受到上海知青困难补助的有9个人,占受访者的29%。 6 留守延边上海知青与上海同龄人十年内生活状况的静态分析: (1)目前留守知青的年龄都在7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虽然他们都有当地的医疗保险,但是当地医疗水平比不了上海,一旦生了大病,在当地治疗会耽误病情,重大疾病的医疗费,对第一类知青来说,尚能承受,对第二类知青来说可能会有问题,而对第三种情况的知青来说,麻烦就比较大。 (2)与知青同龄的上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在5000元以上,事业编制人员工资都达到8000元以上。2017年上海进行了企业和事业退休工资并轨制,目前退休的企业与事业人员工资都达到5000-8000元以上。而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的企业退休金只有2500元左右,事业编制的退休金一般就在5000元左右,差别都是在2500--3000元以上。因此,如果拿着延边的养老金去上海生活,生活压力就大了。这种低退休金是不可能适合上海高消费的生活水准的。另外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气候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种种的难题摆在他们的面前,所以他们选择在当地养老。 (3)上海住房每平米在7--10万元左右,而延边楼房每平米在4000-6000元左右,因此,留守知青住房大部分都比较宽敞,许多知青楼房都在80-110平米左右,个别知青楼房面积达150平方,而且楼房的设施与上海一样的。 (以上是2020年数据) 留守延边的上海知青王毛头 (4)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市场的蔬菜肉蛋奶类价格与上海差不多,延边饭店比上海便宜,上海10个人去饭店消费,一般饭店起码1500元以上,而延边大概600元左右够了。 (5)气候差别。上海的夏天酷热,冬天湿冷,而延边年平均气温在22度左右,冬天楼房都有地暖,室内温度在22度左右,夏天室外最热也只有28度左右,因此更适合留守知青养老。 7 几点建议和要求 (1)留守延边的上海知青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兄弟姐妹都在上海,有的子女在上海工作,一旦遇到大病或者特殊情况比较麻烦。上山下乡时期,当地政府对知青有许多优惠政策,当时那些与知青同辈的职能部门的领导,都非常同情关心知青生活,而现在的职能部门的领导,大部分都只有40-50岁,对知青,对知青历史不甚了解,也不会出台什么针对知青的一些优惠政策,也没有专门来管理留守知青的部门,希望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结合留守知青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2)这几年上海市政府对支援内陆建设者和回沪知青,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人员每年都有一定的困难补助,从2019年开始,即使户口没有迁回上海,只要在上海办理一个居住证,留守当地的知青也能享受一定的补助,而且配偶也能享受,这样留守知青夫妇每年能享受到8000—12000元左右的困难补助,这些优惠政策得到了知青们的拥戴。但困难补助的幅度还是小了点,因为当地发的养老金加上上海市政府的补助金,加起来与上海当地人相比,仍然有2000元以上的差别。建议上海市政府加大补助幅度,进一步提高留守知青生活的质量(以上是2020年数据)。 (3)目前异退知青(人和户口回沪而工资关系在当地的),都在上海办理了一张医疗帮困卡,得了病,门诊和住院都可以报销70%医疗费,如果上海市政府也能给留守知青这个待遇,这样万一留守知青得了大病,转院到上海治疗,先用当地医保卡结算,剩余部分再用上海医疗帮困卡报销一部分,这样会减轻留守知青的很大负担。(作者本人工资关系在当地,但户口在上海,本人有两张医保卡,已经享受到这个待遇了)。 (4)上海老年人65岁每个月有75元,70岁以上有150元老年补助,而延边地区虽然政策规定60岁以上每个月有100元的老年补助,但是由于财政拮据,这些承诺有的地区没有兑现,希望上海市政府也考虑一下留守知青的老年福利问题。 (5)希望知青团体协会或群体能够成立一个慈善组织,进一步关心留守当地上海知青生活状况;对一些生活有特别困难的个体,出台一些帮扶政策,让这些困难个体,感受到:上海还没有忘记他们。 附录:留守吉林延边的上海知青生存状况调查 (暂时不发布2万字) 参考文献 周培兴,肖俊锋主编.《悠悠岁月半世情》 周培兴主编.《上海知青网--吉林频道》 何永根.《岁月留痕》 何永根:《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上海知青网一吉林频道》编委,近十年来足迹涉及延边大地,行程几千公里,坐大巴,高铁,拖拉机,甚至牛马车,爬山涉水,走进几十户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的家。以一个知青运动亲历者的身份,去记录周围其他亲历者的生活轨迹,积累了50万字的文字资料,发表了50多篇采访文章。课题论文《留守吉林延边的上海知青生存状况调查》被编入《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著的《“后知青时代”调查报告》一书,出版了知青题材的记实性文学著作《岁月留痕》。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