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煎饼卷大葱

 简心素文 2023-01-18 发布于江苏

煎饼卷大葱

人越老,会越容易怀旧,味觉更是这样。

师太要是年轻时看到网上说山东人的乡愁美食是煎饼卷大葱,心里还会有点点嗤之以鼻:谁稀罕?俺小时候是吃得够儿够儿的了——

怎么会不够儿够儿的呢?一天三顿,一年吃几乎三百六十四天。初中四年住校捎的饭,有三年全是母亲用地瓜干和玉米摊的煎饼。

那时捎的煎饼,都是母亲在鏊子前烟熏火燎地一张一张摊的。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周末,母亲都会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只是夏季天不出两天,煎饼上全都是五颜六色的霉斑;而到了冬天又全是坚硬的冰冰碴子,实在是难以下咽。

记得那时邻居家的小男孩感慨万千的话:什么时候一天吃的都是白面馒头,什么不用就(“就”诸普意思:吃饭和喝酒时吃菜)也中!

但是现在,就是打死师太,师太也用双手加上双脚对这句话表示赞同。

师太成家后,每次回娘家好像都成了客人,临走时父母总会找点东西叫自己捎着。但是他们倾尽所有能拿出来的无非就是自己的土特产,最多的就是煎饼。母亲年纪大了,自己不能摊了,是自己的粮食找人加工的。父母都已年过古稀,很多庄稼地都种不动了,以很低的价格租给了邻居,想再送我们时令的瓜果蔬菜都不能了。

但一到逢年过节,或是假期,父母头天下午就会早早地清洗好玉米、小麦等粮食,有时会掺进花生、小米或者大豆,然后用热水浸泡。父亲会在夜里两点起来,去十几里外的加工煎饼的铺子门口提前排队等候。等到凌晨三点左右,再打电话将主人叫起来,等着加工,回家一般都在早上七八点左右。吃早饭后,还要将粘在一起的煎饼一张张揭开,揭完后还要一张张叠成方形再整整齐齐摞起来……有时候,要一两天才能干完。

每次担心父母太累,叫他们不用去加工了,他们总是说,我们自己也得吃。其实师太知道,那是一直习惯付出的父母,怕让我们空手回家后心里不安。

师太的老胃,因为前些年中药、西药、中成药的吃,损坏得厉害,很少在外面吃饭,外面的馒头吃两天都会发胀,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敢吃。可是每到每年的春天,用鲁提辖鲁大官人的话来讲就是“嘴里要淡出个鸟来”,特别想吃一口小huo(诸普发音是这个音,不知怎么写,就是春天新发的很嫩的小葱)葱。

而葱的绝配,就是煎饼卷油煎的带鱼或者是虾皮,最好还有腌制好的香椿芽。

原汁原味的五谷杂粮煎饼里,小葱微辣,更多的是清甜,虾皮微腥,鱼段浓香,母亲腌制的香椿醇而微咸。吃到嘴里,落到肠胃,像穿过沾衣欲湿细细的杏花雨,迎面吹来温润的杨柳风,然后又有暖阳懒懒地照进了心里,无比熨帖,无比舒畅。

父母在,还有机会能尝到记忆里的味道。

本篇文字写于2021年5月12日。

作者:末道茶

◆末道茶:【简心热推:全胜疫情信心满满】汪洋里的一条船——2022年最后的一个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