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海洋边界与主张(LIS 37)

 我是孤独的星星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2018010209)

一、法国概况

法国位于欧洲,作为西欧土地面积最辽阔的国家,国土面积达到550,000 平方公里。法国也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总长达5,500公里。它的海域面积辽阔,与四大海面北海、拉芒什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相通,专属经济区更是达到了1,100万平方公里,是当之无愧的海洋大国。

二、法国的海洋主张

在领海宽度和外部界限方面,因为在1958年之后国际社会才制定调整划分海洋空间成文的规则,在此之前法国依据习惯国际法仅承认3海里的领海宽度。在海洋法公约成文编纂的初期,法国反对12海里的领海主权。但随着12海里的领海宽度被国际社会逐渐承认和接受,法国也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转变了态度,同意了12海里领海宽度。[1]

在基线问题上,法国认为应当具体明确规定直线基线的长度。在1971年的第71一1060号立法中,法国正式规定了领海划界情况。该法规定了法国适用12海里领海宽度,领海基线由沿岸低潮线、直线基线以及海湾闭口线组成。在法国的拉芒什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主要运用直线基线法,法属海外领士的领海很快也用同样的标准测量。

在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问题上法国对待大陆架的态度发生很大的转变。在早期法国还未认识到大陆架丰富自然资源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从上世纪50年代起阿尔及利亚开始争取独立导致法国的石油供应不足陷入困境,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法国于1965年6月14日加入大陆架公约,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海洋制度的构建中。

三、法国的海洋基线

文章图片1

法国领海基线

法国第1区的直线基线位于塞纳河的河口,从北部的自然闭合点 Cap de la Heve 延伸到没有特征的南部海岸,长度大约是8.4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条,塞纳河河流直接流入海洋,基线应是一条在两岸低潮线上两点之间横越河口的直线。北部的自然闭合点,标志着河口的向海界限﹔在基本上没有特征的南部海岸,没有选择独特的定位点。

文章图片2

2区的海洋基线是由两条长度分别为6.8和7.5海里的连续线,将诺曼底半岛以东的一个长方形的海岸缩进包围。根据海洋法公约第十条关于海湾的定义,海湾是明显的水曲,其凹入程度和曲口宽度的比例,使其有被陆地环抱的水域,而不仅为海岸的弯曲。但水曲除其面积等于或大于曲口所划的直线作为直径的半圆形的面积外,不应视为海湾。诺曼底半岛东部的凹陷最深的部分大约是3海里,该凹陷不是法律上的海湾,也不是对陆地的深度渗透。海水对陆地的最大穿透力约为3海里。几个小岛被围起来﹔基线内的水域基本上是浅滩。

文章图片3

第3区的基线在法令中有所规定,但这一地区在所引用的海图中没有体现。闭合线的长度为9.5英里,划定了瑟堡岛的边界。第4区的直线基线包围了Anse de Vauville的浅凹陷,该浅凹陷中海洋对陆地的最大穿透力为3海里,该直线基线的长度为8.9海里。

文章图片4

第5区该区域可分为两个与海岸形态有关的独特部分 :1)圣米歇尔山湾﹔2)布列塔尼和旺代的凹陷海岸。该海湾符合法律海湾的规格,它被一条总长为11.5海里的两段线围住。布列塔尼的北岸被许多小岛、礁石、岩石和低潮高地深深地嵌入和包围着。直线基线系统主要利用岛屿和小岛作为基点,尽管有一个大陆岬角。13个区段覆盖了整个北部海岸到lle d'Ouessant的西部。这些分段总长约142.5海里,平均长度为10.9海里。最长的一段为23.4海里﹔它位于lle Vierge的东部。干燥的岩石被用作基点,但都被引用为导航灯。

布列塔尼和旺代的西岸由基线划定,总长约212.3海里。所附海图在lle de Groix附近可能是不正确的。位于该岛正西的那一点可能应该位于北面几英里远的地方。此外,从这一点出发的直线基线应该终止于该岛的西海角。继续向南的基线显然是正确的﹔在所引用的海图上,直线基线存在一个断点。该岛的海岸线作为中间区域的基线。最长的一段约为39海里,平均长度约为17.7海里。

第6区的基线采取了直线基线的划法,这条线封闭了拉罗谢尔的海湾状缩口。该线的长度约为7.9海 里。第7区的由这两个区段的直线基线组成,它长度分别为12.0海里和11.8海里并且起到了封闭南部地区和吉伦特河口的作用。在通常意义上,第一段并不包括内陆水域。在这段海岸线总体而言比较曲折,而且紧接海岸的地方有一些岛屿存在,因此在此处采用直线基线是合理的,而且基线的总体走向与海岸线的走向一致,符合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文章图片5

在第8区艾格斯莫特湾,采取了直线基线将湾口封闭,这条单线长度9.4海里。这条基线采取直线基线是有问题的,它海岸线凹入程度和曲口宽度的比例,没有使其被陆地环抱的水域,因此它既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海湾,也不是海岸的一个深凹陷。第9区的基线划定与第8区的基线划定的问题是相同的。法国用一条8.25海里的单线将湾口封闭起来,它同样既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海湾,也不是海岸的一个深凹陷,不适用直线基线。

文章图片6

第10区直线基线在罗纳河三角洲以东,地中海是不连续的,总体上以岛屿或大陆海岸线的小段作为领海基线。该段海岸线比较曲折,可以采用直线基线,但是法国的直线基线的划定偏离了海岸的一般方向,而且基线内的海域没有充分接近陆地领土。这段直线基线划定有偏差。从罗纳河到土伦港,有8个部分包围了崎岖的沿海地区的海湾,利用近海岛屿作为主要基点。这些区段中最长的约为21.1海里,不过平均线长略低于8.5海里。

第11区的直线基线总共有十一段,总长度略多于75海里,11个基线段的。最长的是15.4海里,平均约为6.8海里。第12和第13区的基线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西边的直线基线长10.25海里,将Baie de Anges和Baie deVillefranche封闭起来。从整体上看,这两个海湾并不构成一个法律上的海湾,尽管它们确实构成了一个主要的压痕。中央部分(2.8海里)关闭了圣好望角湾,最后部分(2.5海里)在所引用的海图上没有体现,划定了罗克布伦湾的范围。

第14区

文章图片7

科西嘉岛的西部和东南部海岸深深缩进,被许多岛屿和小岛所包围。圣弗洛朗湾(8.7海里)和卡尔维湾(3.45海里)的司法海湾已被划定为两条海湾封闭线。从Cap de laMarsetta开始,一个连续的直线基线系统包围了西部和东南部海岸的其余部分,直到Golfe de Pinarello的东北部点。该系统由18个部分组成,总长度约为120.2海里。最长的一段约为12.25海里,而平均长度约为这一数字的二分之一。

法国直线基线系统的总长度约为715海里。超过366.3海里长度划定了法国西北部崎岖不平的布列塔尼海岸。约276海里服务于地中海治岸,包括科西嘉岛。最长的一段长度不到40海里。

四、法国的远洋群岛

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领海基线制度并没有明文的规定,因此大陆国家适用与第7条和第47条类似的直线基线将导致国家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域面积被扩大,进而可能损害《公约》所建立的海洋秩序,也极有可能被其他国家指责“滥用权利”。据缔约国磋商过程中的意思表示,《公约》中的直线基线制度显然不包括大陆国家的远洋群岛。

大陆国家援引《公约》第7条和第47条作为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的法律依据,是不合公约规定的。拥有远洋群岛的大陆国家只是受到直线基线制度及群岛制度的启发,认为在其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是符合国际法和国家利益的,并没有真正援引《公约》第7条和第47条作为法律依据。唯有在现有的际海洋法体系下解释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的合理性才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虽然《公约》没有对大陆国家远洋群岛的法律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但其序言申明:“对于公约未予规定的事项,应依照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进行”。而国家实践正是推动形成一般国际法规则的重要因素。

法国在实践中对于岛屿比较分散且距离较远的远洋群岛,将部分岛屿或岛群看作一个个整体,群岛被分成几组各自适用直线基线,偏离主岛的某些小岛则单独适用直线基线。表现形式虽多样,但本质都是直线基线

凯尔盖朗群岛是由 1 个主要岛屿及周边小岛等 300 多个岛屿组成的南印度洋岛群。1978 年,法国颁布法令,宣布采用直线基线划法划定该群岛的领海基线,主岛和附属岛屿相连的 31 条直线基线构成其领海基线,基线最长一段为 19.7 海里。
法国的
瓜德罗普群岛位于加勒比海,由巴斯特尔和格朗德特两个主要岛屿及周边小岛组成。根据其1994 年 4 月21 日颁布的《确定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地区测量法国领海宽度基线的法令》,在瓜德罗普群岛上确定17个基点采取直线基线的方式进行海域划定。瓜德罗群岛最长的直线基线长为 18.7 海里。贝斯特尔群岛和格兰德特尔群岛可以属于紧接海岸的一系列岛屿。由于岛屿间距离较近,因而形成了封闭的水域即内水,但内水的范围较小。

罗亚尔特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法国颁布的《定义直线基线和惯用于新碦里多尼亚海湾封闭线的法令》中,采用直线基线划法划定该群岛领海基线,基线最长的两段为 35.96 海里和 35.84 海里。[2]

克尔格伦群岛位于南印度洋,由格良特尔岛和 周围300 余个较小的岛屿围绕组成。1978 年法国的第 78-112 号法令,在主岛与周围小岛一共确定了32 个基点,并用直线基线连接。其中最长的直线基线将捕鲸湾闭合,其长度为19.75 海里。此段基线并没有沿着海岸的大致方向,并且也超过了《公约》的第 10 条规定的最大长度,但考虑到捕鲸湾是合法的海湾,此直线基线的划定仍属正确[3]

第一,大陆国家为其远洋群岛划定直线基线并确立相关的法律制度,首先,从广泛性和普遍性上讲,21个拥有远洋群岛的大陆国家中,17个选择划定直线基线,占到绝大多数。国际社会有众多海洋国家,但拥有远洋群岛的大陆国家数量非常有限,通过划定直线基线建立起远洋群岛法律制度的大陆国家已超过其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且这些国家实践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次,从时间的持续性上看,大陆国家为其远洋群岛划定直线基线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丹麦于1976年正式划定直线基线。在1982年《公约》之后,此类国家实践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一些国家曾通过修改基点和基线的方式对远洋群岛法律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总之,近70年的时间内此类群岛适用直线基线的实践一直没有间断。延续70年左右的国家实践是完全符合国际习惯形成特点的。

第二,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基本己具备国际习惯形成的主观要素。法律确信主要体现在较为正式的文件中。将远洋群岛视为一个整体适用直线基线的思想在很多国际文件中都有所体现,文件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反映了有关国家从法律角度对大陆国家远洋群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试图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其次,上述国家都通过颁布国内法将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的制度予以确定。很多国家同时公布了基点的地理坐标和海图,并且在联合国秘书处完成了相关登记。

第三、划定直线基线的实践并未表达反对和异议,这可以被视为国际社会对这种做法的“默认”。国家通过与上述开展远洋群岛法律实践的大陆国家缔结海域划界双边协议,从而间接承认上述做法的合法性。1982年,法国同澳大利亚签订海洋划界双边协定,通过明晰两国国家管辖海域的界限,澳大利亚同样对法国凯尔盖朗群岛直线基线间接表达了承认;法国于2009年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凯尔盖朗群岛海里外大陆架的申请,虽然受到了荷兰和日本的反对,但反对的内容是针对法国对南极大陆附属海床和底土的主权权利主张,而不是反对法国在凯尔盖朗群岛采用直线基线的做法。

五、海洋争端案例[w14]

(一)英法大陆架仲裁案

1.案情

英国和法国隔着英吉利海峡遥遥相望。英吉利海中的峽海峽群岛,分别距离英国本土海岸和法国海岸49 海里和8海里,使得此处的大陆架边界划界产生了很大争议。在英吉利海峡西南口向大西洋延伸到 1000公尺等深线之处的区域,英国的康沃尔半岛和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相距约100 海里,也使得两国产生了划界的争议。于是在1975年7月10日,英法签订仲裁协定,通过仲裁法庭解决两国之间的大陆架划界争端。[4]

2.两国主张

法国作为《大陆架公约》的缔约国,在法律适用方面,法国认为公约第6 条因英法两国保留态度的不同应不对两国发生效力。法国政府认为应该主要依据公平原则再结合沿岸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基础来划定大陆架的边界。在海峡群岛划界方面,大陆架的分界线是中间线,应该划在两国海岸的中间,在群岛部分保留一个3海里领海和 3海里大陆架的范围。在大西洋区域的划界上,法国认为应该只以两国海岸之间的距离的中间线作为边界。

英国在法律适用方面主张法国对公约第6条的保留是不合适的。在海峡群岛区域的划界方面,英国认为英国沿岸大陆架是与海峡群岛的大陆架连在一起的。边界应是两国海岸之间的中间线,中间线在群岛南部绕一个圈,形成插入法国格朗维尔湾的一个弧。在大西洋区域的划界上,英国主张以锡利作为基点。

法国提出的保留是条约法所允许的,该公约对英法两国是适用的。第6条对英、法两国不适用。在本案中,法国在声明中已明确地把海峡群岛所在的格朗维尔湾列为保留区,因而海峡群岛区不适用第6条。在大西洋区,由于双方已同意把划界区城打大到1000 公尺等深线的范国,保留与反保留都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在大西洋区域可以适用第6条。在本案中,国际习惯法规则与第6条产生大致相同的结果。

英、法两国的分界线本应该是海峡的中间线,但海峡群岛的位置已深入到法国的格朗维尔湾,不应认定位于英国的大陆架上了。因此英吉利海峽的大陆架边界确定为两策线。如果锡利群岛和威桑群岛这些群岛的效力被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都会造成于情于法不符合的效果。而对利群岛效力采取折中考虑的方法,创造性用两条假定线进行衡平,让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二)加拿大、法国海洋边界仲裁案

1.历史背景:

加拿大和法国的海洋边界争端始于 60年代后期,两国曾在纽芬兰和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南部大陆架区开采油气发生争端。[5]圣皮埃尔岛处在现在的加拿大纽芬兰诺瓦 · 斯科舍海岸凹处,密克隆岛处在纽芬兰南岸南部27海里处。两岛距圣劳伦斯湾口仅有 10海里。1972 年加法通过谈判确定了加拿大纽芬兰外部领海与法国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捕鱼区之间的边界。80年代中期,由于再次出现了捕鱼纠纷,两国决定采用仲裁方式来解决边界争端。

2.解决

在相互妥协前提下,该边界保留了1972年两方签署的渔业边界,划界区分成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部分给予法国38.4公里宽的海洋区域,第二部分判决规定了一个长达200 海里、宽10.5 海里的通向公海的“海上走廊”。规定10.5 海里的宽度是根据争议区域南部海面的正面宽度,即从密克隆岛最西端至圣皮埃尔岛最东端纬线的长度。

参考文献

[1]付琴雯:《法国海域划界问题的立法实践及挑战》

[2]王珊珊.大陆国家远洋群岛基线制度研究:以习惯国际法为视角.[D],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020年5月30日

[3] 刘欣.大陆国家远洋群岛基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第18页

[4] 刘家琛.国际法案例(法学教学参考书)[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第210页

[5] 李令华.加拿大、法国海洋边界仲裁案[J],《海洋世界》,1995(12):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