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护肺脏,提升呼吸道抗病能力

 新用户9390XC4l 2023-01-19 发布于新疆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又易感外邪,寒热皆所不宜,故肺系病最为常见。春节临近,面对新冠疫情,养护肺脏很有必要。

提高肺功能,试试呼吸八段锦

呼吸八段锦功法是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康复科总结多年中医肺康复的经验根据慢阻肺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八段锦功法的思路内涵而创制的一套健身功法。

全套共由八节动作组成,将“调身”“调心”“调息”有机结合,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穴位经络刺激结合,特别适合伴有呼吸困难或者膝关节不好的老人家锻炼。

第一节:攥拳叹气松筋骨

动作要点:坐位(或站立),双手置于膝盖(或自然下垂),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同时双拳握紧。闭气瞪目,叹气松拳。重复四次。

作用:该节动作包含了松弛训练、缩唇呼吸的内容,以及中医调神、调息的内涵。

此节功法通过用力握拳,缩唇呼吸,减慢呼吸频率,可舒缓放松、调整呼吸节律。亦即“以意领气”,调节气机之意。

第二节:双手托天气纳海

动作要点:坐位(或站立),双手置于腹前(或自然下垂),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双手同步上举,速度与吸气一致,同时气沉丹田,腹部鼓起。闭气保持,噘嘴缓缓吹气,同时双手缓缓归位,腹部凹陷。重复八次。

作用:该节动作包括了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通过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差,减轻末梢气道塌陷,改善气体交换,同时,还可以减慢呼吸频率,减轻氧耗。腹式呼吸通过膈肌松弛和收缩而调节腹腔内压力变化,增加呼吸潮气量。两种呼吸训练均可达到改善呼吸功的目的。

从祖国医学而言,肺主气,司呼吸,吐故纳新,为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肾主纳气,维持呼吸的深度与节律,此节动作通过调节肺的吸气、肾之纳气,使二者吸纳相因,人体呼吸运动正常,脏腑气机调畅。

第三节:左右开弓气自如

动作要点:坐位(或站立),双手置于腹前(或自然下垂),噘嘴吹气。头向一侧,双手举弓,吸气拉弓。吹气成箭,双手归位。左右轮流。重复八次。

作用:该节动作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训练同前,并配合上肢、肘部运动。“手之三阴,从胸走手”,《灵枢》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通过上肢、肘部的拉伸,可畅通心肺经络,开胸顺气、清肺舒心,改善心肺功能。

第四节:凝韵静神吐故息

动作要点:坐位(或站立),双手置于腹前(或自然下垂),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双手同步上抬至脐上。闭气同时双掌下翻,嘴巴张开。双掌下压同时用力哈气。重复四次。

作用:该节动作除包含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加入了用力哈气动作。气体的更新,可使身体拥有更健康的内环境。“吸气为补,呼气为泻”,用力呼气,可呼出更多的浊气,取其泻邪之义。现代医学而言,呼气同步震荡,可使吸气呼气流速增加,使分泌物产生震荡位移,从而促进气道廓清。

第五节:单足上抬缓吐纳

动作要点:站立位,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打开约30°以保持平衡,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同时单足慢慢抬起(足跟离开地面即可)。闭气保持。噘嘴缓缓吹气,下肢归位。重复八次。

作用:该节动作将呼吸吐纳与下肢导引相结合,将调心、调身、调息相结合,以意念控制肢体运动及呼吸运动,宁神的同时以意领气,调节气血的运行,均衡全身气机。

第六节:平举下蹲气归一

动作要点: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同时双手抬起至90°,双腿稍稍下蹲(不到90°)。闭气保持。噘嘴缓缓吹气,下肢归位。重复八次。

作用:该节动作将呼吸吐纳与四肢运动相结合。如上,闭气可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上肢平举可拉伸胸廓,有利于肺升清降浊。下肢是三阴三阳经主要循行部位,下肢屈伸可刺激足三阴三阳经,达到畅通经络、调理脾胃、固肾健腰之效。手起膝曲,四肢协同运动,配合呼吸吐纳,经络气血循环周流,互相交贯,达到气血脏腑调和之效。

第七节:穴位拍打咳喘停

动作要点: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单侧上肢抬起135°。闭气,上肢拍打定喘穴两次。噘嘴缓缓吹气,上肢归位,左右轮流。重复八次。

作用:本节将呼吸吐纳与穴位拍打相结合。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为治疗肺系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要穴,具有止咳平喘之效,通过穴位拍打刺激,能达到疏通经络、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第八节: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要点:站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噘嘴吹气。鼻子吸气,同时足尖用力足跟悬,同时身体上顶手下按,闭气保持。嘴巴呼气足下落,身体颠簸。重复七次。

作用:该节动作踮足,身体上顶手下按,可拉伸胸廓,增加潮气量。足跟悬起、下落,身体颠簸,震荡脊柱、下肢,可调理督脉、膀胱经,畅通周身气血,濡养筋脉骨肉,使筋骨顺而气血行,气血行则脏腑调。

呼吸八段锦功法将传统中医呼吸吐纳、经络刺激、导引术等与现代肺康复训练有机融合,为全身性运动,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通过肢体锻炼、经络穴位刺激,宣通肺气,调节呼吸,调脾补肾,畅通全身经络、气血,达到锻炼呼吸肌,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之效。

养好肺,还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常喝温水

常喝温水能润肺。此外,还可以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做法:将热水倒入杯子中,用鼻子对准杯子吸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2、主动咳嗽

疫情期间,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3、笑口常开

中医有“ 常笑宣肺 ”一说。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

内容图片

另外,人在开怀大笑时,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4、按迎香、叩肺、搓手腕

按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2组。

内容图片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内容图片

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且可疏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搓手腕:手腕上有肺经的总开关太渊穴,它也是补肺气的第一穴,常搓太渊穴可以增强肺气。

内容图片

方法:用两个手的太渊穴靠在一起,相互地磨擦。经常擦上一分钟左右,太渊就开始发热,浑身就开始有点微微地发热。

食物润肺

肺怕燥,须常润,所以润肺的食物可多吃。

①山药:山药是润肺的最佳食品之一,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吃。最好的吃法是做山药粥,或者是直接清炒山药就可以了,不用过多与其他食物相配。

②梨:这个大家都清楚,梨水是用来清肺的,润肺的。所以,梨对于肺来讲是好东西。最好的吃法是,做成梨汤,或者是梨水,加入冰糖,吃梨肉喝汤,就好。

内容图片

③百合:百合是白色食物,而肺就适合吃白色的食物,所以,对于百合来讲,也是适合润肺的。最好的吃法依然是清炒,不用加太多的调料,清淡口味即可。

④银耳:银耳也是中医推荐的用于润肺养肺的食物之一。最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打成汤,最好加枸杞还有红枣。这样,会让银耳的效果更出众,记得加白糖。

内容图片

⑤白萝卜:萝卜有通气之说,而肺就需要过气,所以常吃萝卜可以让我们放屁,但对于肺的功能有很好的通畅效果。所以吃萝卜也是可以清肺的。

⑥石榴:有生津、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可用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⑦甘蔗:蔗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咳,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内容图片

⑧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瘘、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食疗养肺

梨膏

梨膏从唐代开始成为了御用养生之品,一直到了清朝被御医从宫里带出来,才在民间流传。

原料: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做法: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后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在放凉后的梨浆里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白果川贝粥

小儿、老人常常咳嗽、夜咳,但痰不多的可以试试白果川贝粥。

做法:白果6个、川贝5克、杏仁5克、百合10克、白木耳5克、蜂蜜30克,煮粥晚食。

杏仁降气止咳,百合、白木耳、蜂蜜润肺,川贝润燥化痰,白果敛肺平喘。对喘息性咳嗽、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咳嗽都很适合。

清蒸南瓜

南瓜补气益肺,从营养学来讲,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也是护肺很好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点蒸南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