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垣从脾胃论治耳鸣耳聋浅析

 安歌_ 2023-01-20 发布于河南
图片
第 2415 期
图片
作者 / 肖家翔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图片

耳窍聪敏脾胃为基
——李东垣从脾胃论治耳鸣耳聋浅析

耳鸣即耳内鸣响,耳聋则指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至失听。由于临床上耳鸣耳聋常相伴出现,其发病机理相似,故中医常将耳鸣耳聋并称。对于耳鸣耳聋的治疗,传统理论多从肾开窍于耳为立论依据,而李东垣则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出发,责之于脾胃。笔者临证,遵循东垣脾胃学说之旨,每有效验。  

一、病机发微:

耳不仅仅为肾之外窍,与脾胃的关系亦十分密切。《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上走于耳而为听。”李东垣进一步阐述道:“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明确提出了脾胃之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全身器官,包括耳的功能正常与否。认为脾胃虚弱引起耳鸣耳聋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精气不足,耳窍失养:脾胃为精气生化之所,若脾胃虚弱,精气生化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则导致耳鸣耳聋。对此《内经》就脾胃与耳鸣耳聋的内在联系作了论述。《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为何脾胃虚弱则出现耳鸣耳聋之疾?东垣指出:“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即言上养耳窍之精气其源在脾胃,并以经言为佐证:“《内经》云:'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养于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病,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脾胃,胃虚则俱病论》)东垣之论阐发了脾胃虚弱引起耳鸣耳聋之理。  

2清阳不升,耳窍闭塞:耳为清阳之窍,唯清阳之气易达之。东垣尝谓“耳目口鼻,为清阳之气所奉于天”(《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强健,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正常升降运动。可见清阳具有宣通耳窍之功。清阳之升有赖于脾胃之健运。

东垣明言:“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脾胃论・阴阳夭寿论》)若脾胃气虚,清阳之气生化乏源、升举无力,遂致耳窍闭塞而出现耳鸣耳聋。赵献可在《医贯》中赞赏东垣之论,谓“经曰清阳出上窍,胃气者,清气元气春升之气也。今人饮食劳倦,脾胃之气一虚,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肾肝,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邪害空窍,令人耳目不明,此阳虚耳聋,须用东垣补中益气汤主之”,进一步阐明阳虚耳聋为脾胃气虚,清阳之气不能上充耳窍所致。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二、用药法度:

耳鸣耳聋传统用药多以窍脏相应的原理为据,论治多以填补肾精为主。临床常见因滥用、过用滋腻之品而导致耳鸣耳聋不减,甚至加重者。东垣独有心得,认为耳鸣耳聋的论治应以调理脾胃为主,其用药亦与众不同。

图片图片图片

2佐以风药为升举:耳居人身之首部,要使精气、清阳上行至耳,东垣认为必须用轻扬风药升举之。如其主治耳鸣耳聋的名方柴胡聪耳汤,即用升麻、柴胡等风药,而用风药之目的不为祛风,而在于升举清阳。正如东垣所言:“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东垣还以在甘温益气基础上应用升麻、柴胡治疗耳鸣耳聋等头部诸窍疾病的重要性为例,指出:“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之升。”(《脾胃论・随时加减用药法》)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