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妈后,我自己给自己整抑郁了

 一稼 2023-01-20 发布于江苏

最近几个月,我的状态很差,压抑易怒,做什么都没劲,脸上也没什么笑容。

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不过后来看看,可能只是状态很抑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抑郁症。

我一直想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抑郁。从表面上看,我的生活条件挺好的呀:

以前有住家阿姨,现在有亲爸亲妈帮忙,我不用做家务,三餐都有热菜热饭吃,随时有人搭手带娃;我不用上班,专心带娃就好,有空还可以修行;老公体贴又顾家,还一肩扛起了养家大任。

肯定会有人觉得,就这样你还抑郁?太矫情了吧!

其实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状态这么差。

我不明白,为什么当妈这件事对我来说,消耗这么大。

我研究了很久,总算理清一点眉目了,也为走出这个糟糕的状态找到了一点希望。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发现的3个原因。

01

习惯性的高标准/完美主义

生完孩子的头几个月,我的心很大,让阿姨接管了大部分陪娃的工作,自己继续拼事业,不断参加各种全天候的培训,设计新课,还带着团队把我们的课程推到了新高度。

我想的是,我反正也整天在家上班,宝宝随时找得到我,我也可以见缝插针地陪娃,总体陪娃时间总比那些要出门上班的妈妈多吧。而且我自己状态越好,陪娃质量不是越高吗?整天乐呵呵地陪娃不香吗?

这应该算合理吧。

可是我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宝宝为什么这么胆小怕生?宝宝为什么有需求都是找阿姨而不是我?等等。

我意识到了以前的思路是有问题的,放得太多了,让宝宝的第一照顾人成了阿姨。而阿姨毕竟不是妈妈,顶多可以陪伴和照顾宝宝,在很多方面是无法培养孩子的。

再加上我当时在事业上也接收到了强烈的信号要我彻底停下来去修行,短短2个月,我就从高歌猛进的女强人一下子成了全职宝妈。

为了弥补之前对宝宝的亏欠,这次我全力以赴地做好妈妈。

  • 晚上陪睡白天陪午睡;

  • 每天带他去不同的公园和早教班玩;

  • 让德福宝宝从中国给我寄了200斤的早教教具给他做性情文化熏陶;

  • 认真学习德福宝宝育儿课程,每天问指导老师各种问题,就怕我做错一步耽搁宝宝一生(一开始几个月我真的是每天都在找老师讨论,因为我疑惑太多了);

  • 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求身边的人都要做到,看到他们“犯错”就心烦意乱,觉得这是在耽搁宝宝。

于是,我从借力养娃的极端,走到了事必躬亲且完美主义的另一个极端。

好处么,是宝宝变得越发开朗好奇,对人很亲近,对我也是越加信任和亲密。我终于成为了他的第一照顾人。

坏处么,是我被我自己的完美主义给逼抑郁了。

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要求太高了,导致我一刻都不敢松懈。我老公几次约我出去吃饭放松一下,我都没答应。他反复提醒我要我要多多照顾自己,做做SPA,看看电影啥的,我也不去。

剧烈的愧疚感和强大的危机感让我一刻也不想离开宝宝,想要弥补我以前的缺位,也不想再错过宝宝宝贵的前1000天发展机会。

而且我觉得我可以这样像机器人一样不眠不休地运作,毕竟我以前工作时不就是常年这个样子吗?

但是,我发现工作和带娃真不一样,一个用到的是我的强项,对我来说很自然,一个用到的是我的弱项,全是内耗。

所以太容易疲劳了。

好在,我现在已经意识到我走了另一个极端,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要调整,要放松。

孟丹梅老师说,我们重新定义一下完美吧。完美就是以你目前的资源能做到的,就好了。你和身边人做不到的,就别多想了,那不叫完美主义,叫白日做梦。

的确是这样,我要放松,60分妈妈万岁!

02

习惯性的目标感和计划性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曾经引以为傲的目标感,计划性和行动力,这些事业上的好习惯在带娃上却给我造成了巨大的情绪内耗。
就做事业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自然的事情。不是容易,是自然,因为它很自然地用到我的强项和天性:自动生成目标,计划和行动。所以我可以常年不知疲倦地工作,因为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是自然的,没什么内耗。
带娃就不一样了,在我的大脑自动把一切都计划好的时候,宝宝经常是彻底地活在另一个节奏中。
  • 我想着到时候差不多吃饭了吧,饭菜都热好摆好了,他死活不肯进餐椅,还想玩;

  • 音乐课时间到了,他却死活不肯上汽车的安全座椅,完美错过上课时间;

  • 午睡时间了,我也累到不行了,想陪着他一起睡一会儿,但他可以继续闹个2-3小时,闹到我都精疲力竭了,他还不睡,还要我抱,还要加奶,还在拍门要逃出房间;

  • 等等等等

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和我的计划完全不符的行程持续给到我大量的失控感和内耗。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自动生成的目标和计划,在持续地和随心所欲的宝宝拉扯,大量地消耗我的精力和能量。
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而且状态很低迷,都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最近我才想明白,原来是我曾经的擅长给到我很大拖累。
于是我在觉得不耐烦和生气的时候开始关注我是不是又不自觉的设定了目标和计划,并且试着让自己回到当下,去感受宝宝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大脑像被解绑了一样轻松了很多,现实和计划之间的拉扯和内耗不见了,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以前我一直不太理解“活在当下”的意思,就是脑子理解,但是没有体感。现在被我自己的抑郁搞得精疲力竭以后,我不得不做出改变,倒是一下子感受到了当下的力量。
真的很自由美好,没有对过往和未来的任何担忧恐惧。
那就继续练习,直到“活在当下”也成为我的一个习惯吧。

03

我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是由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形成的,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成人后与他人的关系。

依恋模式主要分三种:焦虑型、超脱型和安全型(其实还有一种混乱型,就是一会焦虑一会超脱,这里就不提了)。

焦虑型的人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经常表现出紧张或粘人的行为,害怕被抛弃。

超脱型的人正相反,需要大量自己的空间,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

安全型的人么当然和人的关系就比较健康了。

我的依恋模式是安全型,偏超脱型一点,所以我是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的,不习惯有人整天粘着我。

这下理解为什么宝宝在这个阶段给我会造成很大内耗了吧。

因为现在的宝宝有时候就会呈现出我最怕的那种整天粘着你,见不到你就哭天抢地的状态。

有很多超脱型比较严重的人会是恐婚恐育族,比如“欲望都市“里的大先生就是比较典型的超脱型,恐婚,丁克,对凯莉很长时间都若即若离等等

反之,很多焦虑型的人会特别渴望结婚,要孩子,甚至要很多孩子。(当然,不是要很多孩子的就是焦虑型)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是如释重负的。

谜团解开了,我只是暂时不习惯这样的关系模式罢了。

那就给自己一点空间咯,多出去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勉强自己必须整天和宝宝粘在一起。

而且,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的世界越来越大,我相信这种模式对我的困扰也会越来越小的。也许等他长大自己开始闯荡世界的时候,我会少一点老母亲的分离焦虑?

总结:

这三大原因吧,可以很大程度解释我的状态问题(虽然我相信还有其他原因有待挖掘)。

以前我状态不好,我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就很难解决问题。现在找到成因了,解决问题就容易很多了,至少我知道自己的雷区是什么了,少踩也会好很多。

希望我慢慢好起来吧,能以更好的状态来面对我亲爱的宝贝。

也祝全天下的妈妈们越来越好,你们真的是辛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