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雪枫牺牲后,是谁临危受命,挑起了领导新四军第四师的重任?

 茂林之家 2023-01-20 发布于湖南

在新四军历史上,彭雪枫将军的牺牲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那么在彭雪枫壮烈牺牲之后,是谁临危受命挑起了领导新四军第四师的重任呢?

他就是能征善战、军政兼优、于1955年成为开国上将的张爱萍将军。

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根据党中央的命令,从苏北抗日根据地向西挺进,打通津浦线,收复在皖南事变后撤出的淮北地区,以求建立与苏北为一体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正当全师上下士气高涨、期待大展拳脚之时,却传来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年仅37岁的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这也是整个抗战时期新四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文章图片1

彭雪枫牺牲后,中央军委迅即于9月13日决定由时为第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临危受命,调任第四师师长,同时为了稳定军心,要求对彭雪枫牺牲的消息予以保密。

据护送彭雪枫遗体去铁路东的师部人员岳纲瑚回忆,当时正值西进战斗刚刚打响,已知情的第四师干部战士心情都十分沉重,情绪上也受到很大影响。战场痛失主帅,对于整个部队来说无疑是一大挫折,虽说来了新帅,但到底形势会怎么发展,谁心里都没有底。

张爱萍将军在第四师干部战士的期盼中很快就到任了。他立即深入部队了解情况,掌握部队思想动态后,于9月中旬召开了县团以上干部会议。

文章图片2

张爱萍将军当时才34岁,却已经是一位具有非凡军事和政治智慧的优秀指挥员。他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继续西进的作战方针,同时响亮明确地提出“复仇反攻”的口号,明确西进也是反攻,是为彭师长报仇,是向凶恶的日伪顽军讨还血债,解救豫皖苏人民于苦难之中。

这一口号的提出,大大鼓舞了第四师干部战士的斗志,一扫当时部队中的种种不良情绪,统一了全师指战员的思想,为部队的前进指明了行动方向。

第四师随即在张爱萍师长的指挥下于1944年10月间展开全面反攻,至1945年1月,相继实施了永北反击战和淮上反击战,巩固了交通线,使路西地区的新四军部队站稳了脚跟。

文章图片3

1945年2月,党中央公开了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并在延安和第四师驻地大王庄召开了公祭大会,悼念彭雪枫师长。在会上,军委领导将“为彭雪枫复仇”这一口号正式提出。

紧接着,第四师又在张爱萍指挥下发起了关帝庙战斗、长直沟战斗等一系列营以上规模的战斗,于1945年5月发起了由一个旅、两个团、8个县总队共13000兵力参加的宿南战役。直至7月间,连续9个月的反攻之战才告一段落。

据统计,在这次反攻行动中,共毙、伤、俘日伪军和顽军4.9万多人,解放了20多座城镇和8个县,豫皖苏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

文章图片4

同时,第四师主力部队也扩编了一个独立旅和两个团,还组建了一大批地方武装,为以后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彭雪枫将军牺牲、第四师士气严重受损的危难时刻,张爱萍将军临危受命,挑起了领导第四师的重任。在此期间,他处乱不惊,以其卓越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的雄才伟略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带领四师从挫折中走向大发展的坦途,表现出忠于祖国、忠于党、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气魄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为坚持抗战、保卫边区、扩大战果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四军和抗战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