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西走廊》——使者

 快乐的老陈家 2023-01-21 发布于山东

《河西走廊》——使者
公元前202年,强大的东汉拉开了序幕,然而由于持续多年的战乱以及秦的暴政,汉初的社会寅支卯粮,强的匈奴骑兵屡次骚扰边疆,汉帝国只能被迫采取与匈奴屈辱的和亲政策。然而这种忍辱只持续到第五代皇帝——16岁登基的汉武帝很快采取了强硬的政策,靠着上四代休养生息换来的繁荣经济以及强大的军事开始反抗匈奴。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对匈奴的不了解,流芳百世的豪情化作出师不利的悲哀,不安于现状的刘彻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特派张骞出使西域,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越过匈奴,与西域的大月之两面夹击赶走匈奴。
公元前139年,张骞正式踏上了西域的道路。尽管在中原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面对大自然带来的压力,他们遇到了中原前所未有的问题,水源,食物,以及强大的匈奴——在黄沙漫漫的戈壁上,他们很快成为彪悍的胡骑巨大的目标——没有任何悬念,他们成为了匈奴的阶下囚。出乎意料的是冒顿单于并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而是利诱张骞归降匈奴,然而忠诚的张骞并没有屈服,想必他也有一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赤心。杰出的军事首领冒顿选择软禁张骞并给了他一个匈奴妻子。张骞的囚禁一下就是九年,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这个匈奴女人以及身上肩负的汉王朝的寄托支持着他并给予了活下去的勇气。在这段时光里,张骞的发现成为了汉帝国对匈奴重要也是唯一的情报——作为马上的民族匈奴,马充当着两个角色,平日用于交通战时属于战马,他们的防御也不像中原人的盾牌,而是选择轻便的盔甲,这无疑是给他们带来了逐电追风的神速,这一点也是中原人所真正惧怕的。但在九年的时间长河里,张骞却找到了匈奴人的弱点,他们的王朝有着不那么严密的军事组织……
张骞出使西域九年后平常的一天,他和他的匈奴忠仆堂邑父借正常打猎之名开始了逃跑计划,凭借身上的胡服,快马加鞭地逃出了匈奴的管辖区域。然而他们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选择继续向西南方行进。他们穿过焉耆,经过库车疏勒等地,约公元前127年,他到达大月之,但月之王却拒绝了夹击匈奴的提议不过张骞还是觉得不虚此行,随后的时间里,他又历经大宛,康居,大夏等国,收集了西域诸国的特色也包括上品良种——汗血宝马。
在归途方面,张骞与堂邑父选择从羌的势力范围内通过回长安,然而不幸再一次降临到他们身上,当时的羌已成为匈奴的附庸,两人再一次成为匈奴的俘虏。经过几番周折,两人再一次回到张骞的匈奴妻子身边。公元前126年春,匈奴军臣单于病逝,张骞与堂邑父再一次出逃,这一次,她善良的匈奴妻子也义无反顾地踏上返回长安的道路。公元前126年,张骞从西域归来,也带回西域的风土文化,人们面对这个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无不为眼前这个老到成熟的中年人而惊讶。
在影视最后,视野从巍峨的崇山峻岭一下上升到整个地球,以太空的视角放眼望去,印度的孔雀王朝逐渐走向衰亡,安息帝国正在雄雄崛起,而欧洲南部一个伟大的帝国——罗马,正拉开帷幕。历史的巧合,使得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个强大的国家——汉帝国,罗马帝国几乎同时开始征服自然的西征、东征。两个东西遥望的帝国,交相呼应。
2023年1月21日
青岛家中


看完后,请点亮右下角“在看”,
可以给我留言哦
据说微信新规则,不点亮在看
以后可能收不到更新后的自动推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