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周小结:泰国的义工旅行

 雨雨的一隅之地 2023-01-21 发布于贵州

大家过年好呀!!!

这貌似是我第二次不在家里过年,第一次是2021年,当时疫情管控比较严,我和莎莎他们去了没什么疫情的云南过年,这一次是2023年,我自己来到泰国……没过年,因为我所在的地方并没有新年活动。不过我刚才在写记录的时候,还是听到了外面有放鞭炮的声音。

按周来过的话,时间会过得很快,像是我在黄渡小学那样,周一上完课接着是周二,周二之后是周三,周五上午结束之后这一周的志愿者任务就结束了。

我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去幼儿园的 Group 3(相当于小班),孩子们一般是两岁半,共计14名,非常小只的那种,似乎没什么太多的自我意识、情绪,一般会按照老师的指导来模仿,当然也会哭,要么因为想家(这样的情况不多),要么因为别人把不小心打到了自己,或抢走了自己的玩具。还有一个小朋友经常皱着眉头,有一天因为想妈妈哭了,我以为妈妈去外地打工或人不在了,但实际上妈妈在当天下午两点就会过来接他,看来我需要慢慢认识到他们的情绪和状态。

这个小女孩在1.20早晨的时候就哭了

我们所在的幼儿园一共三个班,志愿者老师大概有6个,所以每个班级平均两个,但实际上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周五的时候,Group 1(相当于大班)的两个老师都走了,所以这一天 Group 1 就只有一名本地老师来照顾孩子们。我和日本女生 Karen 在一个班级,我要待4周,她要待5周,相比较而言还算稳定一点。我是落地签,最久可以待一个月,而据说日本护照是世界最强护照之一,去超多国家都是免签证的,泰国应该也是其中之一,(注意,接下来是一个长难句)我想如果 Karen 知道去一个国家竟然需要办理签证才能过去,她的惊讶程度应该不亚于我们第一次知道持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护照去其他国家竟然不需要办理签证就可以过去的惊讶程度。

说回到幼儿园,我和 Karen 主要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带着他们学习 Phonic,这一周主要学习 A,开始的时候会用房间里面的电视播放两遍 Phonic song,接着会做20分钟左右的游戏,如 trace 字母 Aa + 绘画苹果,最后再播放两遍歌曲: Seven days a week, 之后本地老师会安排其他活动,如讲绘本、做手工等。

本地老师带着做手工画

电视连着网,使用的播放平台则是 YouTube(此处我就不展开讲啦,我觉得如果泰国所有学校都可以使用 YouTube 的话,那么在教育资源方面,保守点讲,一些部分应该就会比国内丰富吧),对于活动前的歌曲,我在前面尽量模仿每一个字母所对应的动物或工具,如 lion、van,而对于最后的歌曲,我和孩子们则会都站起来,一起 shake(hands and feet)。孩子们的表现肯定是不同的,活跃的或不活跃的、注意力集中在电视的或关注其他东西的,有一个我和 Karen 都认为很聪明的小朋友,叫 Time,在 Phonic song 的时候他就会来到我身边,和我一起比划动作,比如到了Q这个字母,歌词是 Q is for Question, Q, Q, Question, 他就会和我一起皱着眉头,用一只手的手指在头上画圈,超级可爱,我俩面对面,所以我用右手,他用左手。

有不少人只在这里待一周,我觉得会有点可惜,当然每个人的目的不同,我们在泰国的这种义工形式可以被称之为“义工旅行”,即两者兼顾,对不同的人而言,两者的比例会有所不同,对于我而言,义工的部分占比会大一些,我希望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泰国这边的教育情况,如教育资源、学校情况、孩子家庭状况等;而对于一些志愿者而言,他们可能希望只体验一周的时间,旅行占比更大,对于他们本人而言,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想学校或者志愿者组织也都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不会让志愿者们在短期内很深入地进入到教学当中,比如我和 Karen 在幼儿园,我们只负责一个环节,前前后后做一些辅助,而主要教学角色还是由本地老师来承担;选择 Teaching English 的志愿者们,他们会去往不同的小学进行教学,所以也不会和学生们建立很深入的关系,学校那边估计设置这种课程只是让学生们来体验?在这边做志愿者是可以转换项目的,但是我倒是希望这四周一直做 kindergarten,虽然我也希望能够体验一下 Teaching English,但是四周的时间来深度体验 kindergarten 可能都不够吧;另外我在国内小学 Teaching English 没问题,但如何用英语全程教学,我觉得自己还欠点功夫,毕竟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术语,这需要非常认真准备的,我不觉得自己在短时间内可以备好课,毕竟我还会分些时间给“旅行”的部分。

怎么旅行呢?这一周主要去了沙滩和商场,我所在的城市距离沙滩还是很近的。我喜欢摄影,所以和他们一起去的时候就会拍很多照片;另外从周二开始我也开始给小朋友们和老师们拍照,周一那天没好意思,因为怕本地老师会介意。感谢大家的配合,我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时刻、好看的照片,他们也非常喜欢。我又开始陆续上传到 instagram 上面,不过带有小孩子完全正脸的照片我并没有上传。

此处我再展开一下,国内的微信似乎完成了大部分的社会功能,发表状态、发表文章、发表图片、支付、短视频,甚至包括搜索引擎等,所以国内的小伙伴们几乎靠微信就可以走遍全中国,而中国的城市、人口都很庞大,因此似乎不怎么需要其他国家常用的手机或电脑应用,这似乎导致了一个状态,就是大陆人完全可以和大陆人自己“玩”,就像微型市场一样,而其他国家的小伙伴则有一些较为统一的应用,Instagram、YouTube、Google Maps、WhatsApp、Airbnb、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在国内都用不了。所以这是否会导致内陆地区更加封闭,而其他各国彼此更加交融呢?(我这么写能不能发表出来呀……)

无论做志愿还是旅行,都会涉及到使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的问题,我发现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绝大多数英语水平基本等于母语水平,所以他们交流的时候几乎没有障碍,我们有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等国家的,美国的也有五位,其中包括印度裔的两位50多岁的夫妇,亚洲好像只有中日韩三个国家的,我们的英语水平会低至少一个水平,我觉得自己做基本的交流没问题,但是涉及到很多细节就很难深入了,比如我可以说自己喜欢锻炼,但是当他们开始聊体育馆各种器材的时候我就一脸懵逼了;我喜欢摄影,但是你要是跟我聊参数名词,我就又一脸懵逼了……所以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常常带着微笑听他们讲,略显尴尬……

放一只幼儿园门前的狗狗出来缓解尴尬

在 Australia 留学的中国人 Joyce 的英语很不错,交流起来大致没问题,她也特别爱笑。这一周一共有四个人来自中国,除了 Joyce,还有在马来西亚读书的男生 Ethan,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也经常给我们看他和男朋友的照片;另一个是在香港工作两年的 Suki,她只有两周的假期,在这边待一周,现在已经离开了;从中国大陆出来的只有我一个,这是不是可以说明:1. 国内已经放开了,但还没有那么开,大家还在观望,或者这阶段是新年,所以出国的人并不多;2. 也许大家想出来,但是受限于这几年经济不景气,所以“贫穷”限制了选择。再回到英语交流问题,一方面我会觉得自己英语好菜,一方面我也就给自己打气,一直在大陆成长说成这样就已经算不错了。

另外感谢各位志愿者,我听了很多故事,给了我不少触动(即便不少细节我没有get到)。

来自德国的 Carla 今年35岁,经营着一个关于女性创业的线上网站和课程,她主要在 Portugal 的 Lisbon,似乎不在德国十几年了。因为不知道是否想要孩子而做 Kindergarten 的义工,体验一下看是否喜欢小朋友,另外她也在考虑是否找一个带孩子的男士结婚。

来自美国的 Brian 经常旅游,职业应该是玩 Porker game 的,有时候需要连续打30多个小时。年龄和我一样,都是32岁,目前也没有结婚生子。他喜欢跑步,但和我类似,年纪越大,越需要注意骨关节,我看他身上穿的运动品牌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Carla and Brian 都选择自己住,因为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我其实开始以为大家都比较喜欢住在一起,不分年龄,原来确实年纪大一些的更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年轻的倒不是很在意,我们宿舍4人,好像 Joyce 的宿舍有6个人,我们宿舍有人可能2-4点睡觉,而 Joyce 宿舍有人晚上8点就睡了。

除了 Carla and Brian,还有上一篇文章当中提到的来自南非的女生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好在她已经移民到了迪拜,将来希望成为护士。

这个周一到周五的生活我都有所记录,不过并没有都发出来,大家不用担心,至少我会把周记发表出来,每周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内容会更紧凑一些。

这周末有什么计划呢?没什么,像现在一样,一个人找个喝茶、喝咖啡的地方,坐一下午、写些东西、看看书,也不错,这倒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他老人家也喜欢在其他国家写作,因为在自己国家一切都很熟悉,也容易被亲友约出去,但是在其他国家就不同了,他会很容易静下心来写东西。另外我也应该开始恢复锻炼了,如果之前元旦回老家感染了奥米克戎,现在我应该彻底好了吧。锻炼的形式是跑步吗?也许吧,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还算凉快,另外附近的健身房也有跑步机,再看吧。

最后再次祝各位新年快乐,平安顺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