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凯的一首除夕诗,写出了中年人过春节的忧伤

 思明居士 2023-01-22 发布于河北

除夕,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是最欢乐的,烟花爆竹、压岁钱、走亲访友,每一件事情都是乐趣无穷的。

然而,对于中年人来说,除了有团圆的快乐,更有生活的压力。莫言说,“不到中年不知柴米油盐多贵,不到过年不知自己有多穷。”

亲朋好友相聚,好烟好酒摆上桌,几百元一盒的车厘子吃起来。掐指一算,一年打拼的积攒,所剩无几。我也才渐渐明白,小时候,父母嘴里念叨的那句,“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

中年人的除夕,真不容易,且看元末明初的诗人袁凯在除夕夜写下的一首诗——《客中除夜》。

客中除夜

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年岁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中除夜”指的是旅居在外的除夕夜,一个“客”字就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客居他乡。这首诗写于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诗人客居他乡,遇上战乱的年代,回家是一种奢望。

这首诗的大意是:

今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饮一杯除夕用柏树叶浸泡的酒,却也压不住思亲的万千行眼泪。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首联新巧,以“他乡故乡”对《诗经》绸缪中的“今夕何夕”,既点明除夜,又表示身在客中,妙手解题,不着痕迹。

无疑而问,更能引起人的注意。作者为何要这么问?其实也是在强调,今晚是除夜,而我只能在他乡,但心里想的都是故乡的人和事。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此联是这首诗里写得最漂亮的一联。每个字都稀松平常,组合起来却力道千钧,像《红楼梦》里香菱说的,“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情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看”字拙朴家常,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长辈看到孩子成长的欣慰,除夕之夜只能看他人儿女的酸楚,五味杂陈、难以名状的情感都包含在冷静的“看”字中,喜乐衬着哀凉,眼睁睁看着别家孩子成长,自家儿女却没有父亲注视的目光。

然而,在除夕之夜,这客居的忧伤全不能说,笑意不免有些怔怔,也不知自家的孩子冷暖如何,个子长高了多少,回家时是否还认得自己。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是时间的刻度,印刻着父辈的羁旅与衰老,于是心情更悲伤沉重了。但叙述依然是平淡的,反而显出惆怅的钝重。这是中年人的惆怅,克制而不煽情。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戎马,指的是战争。

休歇,停止。

关山,借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意思。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这一联交代了客居的原因,正是因为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归家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写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耐寒,古人在新年饮用用柏树叶浸泡的酒,寓意健康长寿。

诗人,心有千千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喝了酒,有什么用呢?

仍然是“泪千行”,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相对于颔联里的克制,这一联情绪奔放,少了一些含蓄的味道。

中年人的春节,想用一句话概括: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快乐!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