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事的情形,然后可以判断它的性质,由性质而知事之风险,由关联而知事之权重、地位、影响,然后才能把握到事的规律,最后就可以做好这件事。
所以要构建矛盾、要基于矛盾,力少而功多。以矛盾为门、破门而入。 我们看看高明的人是怎么样的。 1、不就仕曹操
先判断性质——曹操是个权臣,东汉才是正统,历史上西汉、东汉的权臣被正统搞倒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早期的判断是不出仕曹操,对于司马懿这样背景和才华的人来说,完全可以等,所以用拖字诀! 这种出仕带着一定的风险性,这是避风险。 2、就仕曹操
先判断性质——逮捕的性质已经很严重了,于是选择就职。这也是从风险的考虑,一方面曹操被搞倒的风险更小了,一方面不去就职的风险更大了,两害取其轻。 不出仕带着很大的风险性,这显然也是避风险。 3、择选主公
先判断性质——曹洪是枝,曹操是干,舍枝就干。已经被人打小报告了,这是带风险性的,那便等个合适的机会,所以机会一到,立即紧紧抓住。 这既是取利益,也是避风险,机会一至,紧紧抓住。 4、这手比曹操高明
先判断性质——刘备诡计得蜀,由性质而知事情的影响——不够服众,于是: 1)蜀人不够服刘备,这个矛盾是刘备一时的弱点——力量不能完全使用; 2)而刘备兴兵夺江陵,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这个矛盾弱点会进一步放大了; 3)而若刘备夺取了江陵,则这个矛盾会缩小; 4)即使刘备不能夺取江陵,但只要他收兵回蜀、集中了力量,则这个矛盾也会缩小; 5)也就是说此后一段时间的机会都不会比这个时间更好,所以是破刘的大好时机。 这就是知道刘备得蜀这件事的规律了。 知道这个规律,就可以做针对性的事——在汉中陈兵示威,这种不归附就更加扩大,于是就得到益州会震动不安的现象;当这种不归附扩大后,再进兵威逼,就会由不够归附进到瓦解,所以说这是个可以进行一系列放大的时机,所以说不能失时。而曹操却不能进行这种连锁思考,这一手就比曹操高明了。 推论 1)能进行一系列放大的,就是圣人说的时机! 2)能由导火索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就是圣人说的时机! 5、建策且耕且守
毛主席也是发动军队的大生产运动,终于获得了军队的持久和军队能力、军民关系的健全,为小米加步枪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看出了性质——以食为首,而看出了这种补充和消耗的矛盾性,并且给出了解决办法——军队也要生产。这一手是非常高明的,毛主席也是费了些时间、才进到这一步。 而从持久打算,正是战略家的一个必备特征,有持久才能执行战略展开。 6、劝止曹操迁都、破孙刘联合
先看性质——不影响国家大局,而迁都是示弱,进而看关联——使人心不稳,这是知己。 先看性质——孙刘外亲内疏,进而看关联——不安于对方的坐大,然后派人放大这种不安,果然使孙权派人袭杀了关羽,这是知彼。 知己知彼,这是知规律了,然后事情就解决了。这一手也是比曹操高明的。 7、归化民众
分析荆楚之民大多轻脱,于是以不移动制轻脱,这是帝王的矛盾之术——以矛盾的一面制矛盾的另一面,轻脱和不移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这是以静制动。 司马懿一再的发挥了这个能力——既用以治民,也用于治军、破敌。 8、识破孙权不攻
先看性质——孙权与刘备为敌,看其关联——两面树敌则危险、故要一面修好,这是知彼。而孙权应该只是想赢得战略空间、以免同时两面受敌。 先看性质——襄阳水陆交通要地,所以不能放弃,这是知己。基于知己知彼,这个主要矛盾抓的非常高明。 9、平定孟达
先看性质——反叛则必有所惧,再看关联——有惧、必有犹豫不决,于是写信慰解——放大孟达的犹豫不决,而导致其不能作准备,这既是拖字诀!也是矛盾之术——以有备对无备、以坚决对犹豫,这是能制造弱点、放大弱点。
这是抓主要矛盾,也是知己知彼,这是矛盾之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人多攻人少。而对手粮多,尤其需要使对手无备。
这是判断性质——逆反之心,于是要绝后患。这手也很厉害,所以毛主席说“敌人赞成的我们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是极有道理的,如果我们不遂敌人的心愿,则敌人的下一步行动就无从展开,我们就不会坠入敌人的阴谋之中了。 基本上,不按敌人的意见做,要比按敌人的意见做的风险要小!也许取不到利益,但至少没有风险,尤其是敌人占据强大的情况下。 推论 1)知己知彼、比对双方的参数条件,才能确定出主要矛盾。 2)由主要矛盾而定自己的策略,一方面避开自己的矛盾、一方面放大对手的矛盾。 3)有矛盾,就一定可以放大。 所以,毛主席说要捉住对方的矛盾、看出可能性,某一方面是要做放大其矛盾的操作,放大矛盾使小可能性变成大可能性,使大可能性变成机会、创造出现实。 10、预测诸葛亮
这是复盘诸葛亮的几次行动,判断诸葛亮几次失败的性质——攻坚、缺粮,抓到诸葛亮的矛盾和弱点,从而预测出诸葛亮未来的行动,这是知彼。 有了预测,就有了对应的准备,所以,诸葛亮虽强而智,但最终也无可奈何。 11、收伏降将
先看性质——核实户口,那是属于严苛的做法的。而为了收服这些人,就用矛盾之术——宽和和严苛,构成一对矛盾。所以以宽和的环境 替代他们之前受到的严苛环境,这就使这些人臣服了下来。 12、正兵拒诸葛亮
先看性质——自己是守,而如果出战既是攻。所以在性质之下,激将法也是没用,并且做到了——不以感情代政策。 技术很高明,加设了一道流程——上表皇帝请战、也是变直接博弈为三方博弈的变二为三之术,这就照顾了自己的面子、也照顾了众将的面子。这里也使用了矛盾之术: 1)诸葛亮的送妇人衣、是践踏面子的,而让皇帝命令拒战是照顾面子的,用矛盾之术化解了诸葛亮的计谋。 2)诸葛亮的手段是偏门、是奇术的,司马懿就用正门、正术来应对——找魏帝拒战。(这里,如果诸葛亮给魏帝送女人衣服、给每个魏将送去女人衣服,会怎么样呢?魏帝从何处找正术来应对呢?) 所以,
没有机会,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也无从决断、也无以展开其计了。司马懿既以矛盾之术破解,也不给他放大己方矛盾的机会。 13、重视情报、信息收集
这情报收集能力、情报分析能力,而观司马懿的各历史事件,都是有足够的信息去支撑他的决策的,完全能做到知己知彼,所以情报网络一定是比较完备和注重的。 14、扎营渭水之南
这是降低诸葛亮的持久,而增加自己的持久,这是此消彼长的。这也是基于诸葛亮的矛盾——难以持久,于是放大其矛盾。 15、赞诸葛亮
通过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来解释自己的行动,这也是矛盾之术——以敌人的强、为自己的软弱行动做辩解,消除了自己几个行动的副作用。 诸葛亮善虚实、足智多谋,这样做虽然没有获得利益,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这是降低风险的做法。 16、趁内乱欲攻蜀
先看性质——严重的争权、严重的内乱,看和其他事情的关联——内乱会导致人心有所不附、缺少对外准备。而一旦稳下来,则可以收拢了人心、作足了准备,则对付的难度会有所加大,所以,这确实是个时机,是个时间奇异点。 17、平公孙渊
估计可能性。因为通熟矛盾,所以就能估计可能性,知可能性、就能做预测,所以又强化了知己知彼。 这里为什么弃城而走是上计呢? 1)敌人远来不熟,并且难以持久,而自己是地头蛇。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地头蛇不与强龙正面交锋,强龙不能在这里待的久。 2)所以,使敌人劳师无功为上策,所以不能使对方能攻击到自己,不让自己成为明晃晃的靶子。
立了显眼的靶子了,就有使自己主力丧于敌人一击之下的可能,自己就无法持久了,自己的策略是以持久对不能持久,这就违背了自己的策略,这是失败之道,所以必成俘虏了。 3)敌人劳师、无功,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后面自然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筹码。
这里抓住敌人的矛盾,通过欲势作攻、放大敌人的矛盾,使敌人违背了自己以持久破不能持久的策略,使敌人事先的准备,尽皆无效了。这就造成了有备对无备,于是破之必矣。这是矛盾之术——构建了攻和守的矛盾、构建了有备对无备的矛盾。 凡以持久对不持久,主要通过构建攻和守的矛盾,有备对无备的矛盾,必须选出以强击弱的机会,作为不持久方,司马懿以自己的不持久破了敌人的持久。 而同样是以持久对不持久,诸葛亮的不持久则不能破司马懿的持久, 这是司马懿高明的一手。 1)诸葛亮构造的是丢面子、有面子的软矛盾,而敌人能忍耐,则这个矛盾破矣。 2)司马懿构造的是攻和守的硬矛盾,攻其必救,于是进而构造出了以有备对无备的矛盾。 也就是说诸葛亮不能生成敌人进一步的矛盾,于是他不能奏效,而司马懿注意消除自己的矛盾——比如不追击、就不使自己产生无备的矛盾。所以,在矛盾之术的运用上,司马懿是要高出诸葛亮一截的。
先看性质 1)迁营,是种恐惧,关联的是慌乱,进而形成自己的弱点,被敌人有机可趁。 2)出击,是种速决,违背自己以持久对不持久的策略。 3)出击,是种示强,使敌人畏惧而逃跑,这是最坏可能性,重新转入以自己的持久对敌人更大的持久了。 所以,从这里看出,善因事变,其中一个要点是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变。
平定了公孙渊之后,通过这一系列举动,是给公孙渊的残余势力树敌,也是安抚人心、施恩、使这块地方迅速平静和归化下来。这是以解放者之姿、取消敌对矛盾,使这个平叛战争变成正义的战争。 所以,先看性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通过构建了几个矛盾: 1)以仁义显残暴。 2)以宽恕显迫害。 3)以善良显坏恶。 于是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18、不给短袄
先看性质——不属于人臣之为、施恩。实质是这个功劳太大了,给自己的威望加的太多了,要避嫌疑,通过增加自己与士兵的矛盾,来缓解自己与上位者、其他威望者的矛盾,这是降低自己的风险。这是看穿了事情的关联——功大引猜疑。 19、拒绝子弟为官
这是功大,政治上历来先发者、容易成为众矢之的,通过避让,降低自己的风险。同时让先发者骄纵、使其失去人心。 这也是行矛盾之术——减小自己与君臣的矛盾,扩大对手与君臣的矛盾,轻则可以自保,重者可以进取, 这是拖字诀、以待时变。 20、兵法高见
这是环境决定人,人因环境而变,也是从可能性着想,避开最坏可能性、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这是列了军事的五种可能性,也是从可能性着想,把复杂的军事决策,浓缩成短短一句话,这是看穿了军事的本质了,这样决策就有了归依,就能避开最坏可能性、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21、智捕王凌
先看性质——君非折简之客,还是写信慰解,使对方不能很好的做准备,以矛盾之术——构建有备对无备、构建以强大对弱小,使对方难以抗拒,不战而屈人之兵。 司马懿趁此机会,最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这就限制了曹魏主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放大了自己的利益,为以后自己家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知性质、知关联、知规律,能行矛盾之术——能构建矛盾、放大矛盾、取消矛盾,进而知可能性、能预测可能性,所以最终统一了三国! 如果司马懿能再多活几年,应该可以把魏晋的过渡搞得好一些,只是时间不等人了,他一生善于等,终于不能让他再等了,这也是行矛盾之术的人的宿命吧——总是走向事物的反面的:从等得及走向等不及。 毛主席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从这些案例,确实可以看出行的是矛盾之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
|
来自: 新用户3997fVp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