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人间有味

 新用户8249cTO6 2023-01-23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27






生活须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情有心,滋味就含这里了。

1

99岁的党婆婆提起过年,比小孩儿还开心。
平常都是孙子媳妇给她买衣服,去年,儿子和女儿给孙子媳妇说不用买了,还有新衣服买回来只试过一次一直放在那里没穿。女儿还说,一年四季都在家不出门,穿着新衣服没人看,孙子媳妇便没买新衣服,那承想,去年春节初一,老婆婆很不开心,嘴里还念叨着:“过年了,我都没新衣服穿。”
今年,刚进入腊月,孙子媳妇早早地给婆买了新衣服,婆婆试了,合适的很,女儿说:“脱下来吧,等春节穿。”婆婆说“先不急,让我再穿一会儿。”
孙子和婆开玩笑说“婆,阎王爷叫你哩。”婆回答说:“他不要叫我,我不去。”
这不,老婆婆乐呵呵地过新年了。

2

再说85岁的老妈。
给老爸老妈理发,我是自学成材的。
老爸在时,老夸我,给他理的发型好的很。
老妈不爱夸我,她总是说理短就行,不讲究,没样子。还给表妹说:“你姐老骗我呢,总是说忙忙忙,有时是出去逛去了,还说是去上班,我知道她哄我哩。”
但我给老妈理发是认真的,专门买了一套理发的剪子和剃刀(理发后刮脖子后面的短发工具)。年前,给老妈理发,把头发剪短后,到处找不到剃刀了。
“算了,妈,先理成这样,一会我去街上再买个。”我说
“好好再找找,看掉哪里了?”老妈说。
“找了几遍了,不找了,一会我去街上买。”我说
说完,我给老妈吹了头发,便开始收拾打扫了。
准备把手里的事忙完,上街买去。
一大会儿后,老妈叫我说找到了。
还念叨着说:“不静下心来好好找找,老是买买买,一直用着,肯定在哩么,做啥事都没耐心,着急地,没干完就半途而废……”
又重新给老妈披上理发披肩,认认真真地用剃刀刮净脖子后面的短发。
的确得认真想想老妈说我的话了,确实做过很多事我没耐心就半途而废,还美其名曰办法总比困难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3

他是送牛奶的。
我也忘记订了多少年了,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多少年,除了疫情严时,没法送外,他天天下午送,雷打不动。
老妈总喜欢搬个凳子坐在门外,看看外边的人,外边的天,也有个事,给我等牛奶。
送牛奶的人来后,把牛奶递到老妈手里,和老妈说几句话,老妈接过牛奶,送到灶房去。
今年冬天,我让老妈别太出去,巷口风大地,外面冷,加上疫情,总怕她感冒了。
前段时间开始,我下班回来,总看见牛奶挂在大门内了。
“送牛奶的放在大门内了,他说天冷,看到我不在外面等了,说挂在大门内安全。”

4

小麦苗的一个小羽绒背心纽扣坏了,我便到宝塔那边的零活店里去换。
有时总有些衣服上零碎活,我也去过几次这个店。
干净,整洁,不像有些零活店里,东西杂乱无章。
她四十多岁,一看就是干活麻利的人。“这个扣子比较麻烦,你得多等会。”她看了看对我说
“没事,我等。”我说。她向房子后面走着去取换扣子的工具。
这时,她拿出一个小盘子,里面放着一个烙好的柿子饼说“尝一下,我今天做的柿子饼。”
“不吃,不吃,我刚吃过饭,谢谢你。”
有时,我们总会感动,对于陌生人的一个小小的举动。
在她换扣子时,我打量了一下店内,两个缝纫机,一个案子,后面放一个桌子,几个柜子,这时我发现,一个墙角角,用笔写着“余生很长,何需慌张。”

5

从前,世上的事有远有近,如今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这个差别,我们可以即时知道世界或者全国发生的事情,很多遥远的事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反过来,我们身边的事情倒显得平淡无奇。
但是,实际上,那些遥远发生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也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把那些遥远的信息放在远处的背景上,把注意力收拢在身边,你手头做的事,你亲近的人,你的切身环境,你用眼睛所看到的每个温暖的瞬间。
年前折的腊梅凝脂花开,淡香满屋,春节过后,很快便会是凛冬散尽,春芽满树,丽日和风,清新明亮的人间美色。
人间有味,放下手机,静心品尝。

文图/高晓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支油锅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蒸肉麦饭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郭实是谁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寒露暖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为啥老朝邑县有二郎庙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北贝清朝民居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浅记明朝朝邑知县王道轶事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井庄老宅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东白池村的“马头墙”——记录渐渐消失的老房子(2)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西寺子村有位“关中大侠”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东高城的老屋——渐渐消失的老房子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走近洛河:远处,有一个新的起点
【大荔文学·史海钩沉·高晓茜】朝邑名儒杨树椿的朋友圈
【大荔文学·书评·高晓茜】品一壶温热的茶----读王凌琴老师《在河之洲》有感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走近洛河——王谦渡口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朝邑”不仅仅是县镇名
【大荔文学·史海钩沉·高晓茜】朝邑县尉刘幽求的那些事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南高迁的河 ——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浅说朝邑曾经景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理发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粱家村的河 ——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寺前村的河 ——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船舍村的河 ——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东湾村的河 ——走近洛河
【游记·高晓茜】解放村的河——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似仙渠的河 ——走近洛河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美丽的乾坤湾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雁过留声
【大荔文学·抗疫文苑·高晓茜】逆行无悔
【大荔文学·抗疫文苑·高晓茜】逆行无悔
       【大荔文学·抗疫文苑·高晓茜】逆行无悔
【大荔文学·抗疫文苑·高晓茜】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浅说明朝第一才子解缙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细嗅历史蔷薇 ——读《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有感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防汛抢险队伍里的“市监蓝”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城市鸡鸣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那些经典的激扬文字---读岳南《南渡北归》有感留记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逮蝎子的人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乐活”的老许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消失的碾麦场
【大荔文学·随笔·高晓茜】端午偶叹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唤醒我的你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百 合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小脚老太的故事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机关大院那段美好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尧头窑印象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窗口内外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烧社火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轻安自在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腊梅开了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溜达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煎黄菜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冬日黄河滩
【大荔文学·游记·高晓茜】非凡经历 -----石头峪穿越小记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瓦罐里的冰糖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浅冬柿园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闲来不妨想想年少趣事
【大荔文学·读后感·高晓茜】读《曾国藩传》有感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面馆的客人们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深秋闲步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渭河岸边的小花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金钥匙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南庄老姨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不期而遇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老李的欢乐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巧玲
【大荔文学·短篇小说·高晓茜】传递幸福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我再有2个多小时也能回了”她面露喜色地说着
【大荔文学·黄河文化行·高晓茜】黄河老崖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怅然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下庙老杨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老街轶事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定格了月亮的木窗子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初夏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那个温暖的老头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麻雀·家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卖洋葱的老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疙瘩”日历中的母爱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到一线去!到基层去!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那个下雪的春天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你没劲,让我来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牛娃娘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一碗稀饭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傻老李     

作者简介

高晓茜,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爱看书,喜文字,喜欢简单生活,想用简略小笔,书写世间美好!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